看不清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天津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全面實施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堅持以法治建設先行區為目標,大力推進法治天津、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把建設法治政府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以示范創建活動為抓手,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整體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委依法治市辦成功組織了2019年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天津市西青區第一批被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綜合示范地區,濱海新區(行政執法監督平台建設)第一批被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單項示范項目。和平區、河西區被命名為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設綜合示范地區,市公安局(交警總隊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支撐 積極探索執法監督新模式)、市審計局(全力推進審計全覆蓋構筑大數據審計監督“一張網”)、寶坻區(農村宅基地管理創新機制探索)被命名為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設單項示范項目。
2021年,天津市委依法治市辦繼續組織推動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堅持以“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加快打造美麗天津”為元為綱,深刻把握戰略定力,篤定高質量發展不動搖,聚焦天津市“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等目標任務,找准服務保障著力點和切入點,推動法治成為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請廣大市民朋友予以關注,積極參與,為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設投上您寶貴的一票。投票時間:6月26日—30日。
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赴錦鄭成品油管道現場,開展《天津市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起草調研工作,檢查企業規范設立管道“三樁一牌”情況。
強化頂層設計,健全完善執法制度體系,扎實推進《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修訂起草工作,經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全票通過並頒布實施。
綠色生態屏障區共736平方公裡,其中南北長50公裡,東西寬15公裡,涉及濱海、東麗、津南、西青、寧河五個行政區,分三級管控,採取“一軸兩廊兩帶三區多組團”的規劃布局。
“天津市交通運輸數據資源交換共享與開放應用平台”深入挖掘“大數據+”應用模式,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提升公眾出行服務質量,助力法治交通建設全面提升。
市場監管部門構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打破“人盯人”模式,避免人情監管﹔實施“清單式”“計劃性”監管,杜絕執法任性﹔推動聯合抽查,避免重復檢查,減輕企業負擔。
這是全國省級層面第一部涵蓋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的地方性法規,將醫療保障已經出台並經實踐驗証成熟的做法以立法形式固定下來,為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法治保障。
公安北辰分局借助智能化手段,通過開發創建警務督察大數據應用平台“預警模型”,實行7*24小時比對、問題實時預警,尋找影響執法公信力的堵點,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進人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