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區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紀實

2020年04月16日09:37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跨越千山 我們心手相牽(圖)

如孜買買提和妻子在自家果蔬大棚裡勞作。合辦 攝

產業幫扶促進當地就業。合辦 攝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在春播生產最佳時節,河北省隆化縣幽谷生態稻米基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掀起了春耕備耕的熱潮。基地負責人張利富和工人們忙著設計水稻育秧大棚、購買稻種、儲備糞肥……一派繁忙勞作的景象。

“今年我的基地又進一步擴大規模,從2017年的600多畝已經發展到現在的2000多畝,能有這樣的規模多虧了津南區對這個扶貧項目的支持,沒有津南人民的扶持就沒有幽谷生態稻的成功。”勞作間,張利富說起基地發展臉上瞬間挂滿笑容,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戰“疫”不鬆勁,戰“貧”不停步。兩個戰場,都是硬仗。自2017年以來,津南區先后與新疆策勒,甘肅秦安、靈台,河北隆化等地結成對口支援和東西部扶貧協作關系,用三年的時間,積極探索幫扶協作新模式新方法,全面推進農業產業立體幫扶、引才扶智勞務輸轉、基礎設施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深層次交流合作,走出了一條以推動產業扶貧為核心,以促進就業脫貧為目標,以助力扶貧扶志為重點的新型幫扶之路。

加快產業協作,增強扶貧“造血功能”

駐足於河北省隆化縣灣溝門鄉金沙堆村,放眼望去,巍巍燕山環抱,汩汩灤河滋養,山水間的2000畝稻田經過一個冬季的休養生息,已經慢慢復蘇,呈現出一副蓄勢勃發的模樣。

“這裡就是幽谷生態稻米基地,我們4月份即將開始基質育秧,預計5月中旬第一批秧苗就可以實現插秧作業。”基地負責人張利富站在田疇旁,滿眼喜悅地說:“去年,基地2000畝稻田總產量達到50萬公斤,秋收時節還未到就被北京高端超市通過會員制的銷售模式預購一空。如今,基地不僅實現了規模化發展,還帶動隆化縣421戶貧困戶通過流轉土地、產業分紅等途徑完成增收脫貧,而且這樣的紅利還覆蓋到周圍3個鄉鎮、10多個村,幫助500多人實現就業夢想。”

幽谷生態稻基地的成功,一方面源自灤河的優質水源和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另一方面便是津南區對這個項目的幫扶和支持。說起津南對幽谷生態稻基地的幫助,張利富滿是感激:“我們基地剛起步時舉步維艱,多虧了津南駐縣扶貧干部劉明杰把基地納入產業扶貧的扶持范圍,這幾年津南區先后投入資金幫我們引進水稻加工生產線、解決廠房問題,還幫我們購買了插秧機、拖拉機、收割機等農用設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更節約了人力成本。去年秋收時,我們人工成本由原來的16萬元減少到3萬多元,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

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在扶貧協作的道路上,津南區堅定不移走產業幫扶之路,三年來相繼與隆化、秦安、靈台、策勒四個貧困縣攜手打造了包括幽谷生態稻米基地、隆化番茄深加工及原料種植基地、甘肅省瑞祥盛禾糧油有限公司、秦安縣蛋鴨養殖基地、津南區靈台農特產品旗艦店、津南區精准扶貧養殖基地建設項目(種鴿場)、博斯坦鄉絨山羊養殖品種改良基地擴建項目等在內的50多個具有“造血”功能的產業扶貧項目,形成了立體化產業幫扶體系,讓全面脫貧攻堅的號角愈加嘹亮。

聚焦民生短板,加大幫扶“輸血功能”

在位於新疆策勒縣策勒鎮西南方向的國道旁,佔地6000多畝的津南新村,393套兩居房整齊排列。從高寒山區搬到這裡的如孜買買提·阿卜杜拉一家,不僅住進了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新房子,還憑著蔬菜種植和跑運輸,使全家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易地搬遷”是對生活在“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環境下,貧困人口實現有家有業的系統性扶貧工程。為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津南區積極探索“易地搬遷”新模式,不僅建造了改善人居環境的新居所,還規劃建設了農業功能片區,實現了以產帶城、以產促搬的“產城融合”發展。

津南區援疆干部於示川介紹說:“相較於過去因沒有穩定收入來源而不願搬、搬了沒人住的現象,津南新村的搬遷顯得十分順利。在這裡,搬下來的牧民想種地有免費大棚,想就業也有工業園區,大大拓寬了脫貧增收之路。”

目前,像如孜買買提·阿卜杜拉一樣的393戶貧困家庭1249人已經陸續搬遷至津南新村,徹底遠離了交通不便且自然條件惡劣的高寒山區。

為把扶貧工作做深做實,津南區始終將重點聚焦在教育、醫療、住房等基礎短板上,不斷加大民生項目的“輸血”功能──依托津南區博能康復醫療中心,實施“陽光天使”腦癱和自閉症患兒康復項目,幫助秦安縣27名腦癱、自閉、智障和發育遲緩患兒,免費接受津南專業的定制化康復指導﹔投入4900萬元建設策勒縣第一小學新校區,選派40名援疆教師和25名支教大學生充實師資力量,打造領跑和田地區基礎教育示范校﹔實施住房安全保障工程,幫助自籌能力差的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讓貧困群眾住房有保障……一個個民生項目有序推進,一個個惠民措施不斷落實,扶貧路上津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腳步堅定而鏗鏘。

強化勞務輸轉,拓寬增收“毛細血管”

今年3月初,從甘肅省秦安縣出發的大巴車經過2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順利抵達1500公裡外的天津市津南區。這輛大巴車上載著14名來自秦安縣的返崗務工人員,村民張金粉就是這其中一員。下車后他難掩興奮,激動地說:“我在津南這邊打工兩年多了,受到疫情影響不能及時復工,心裡非常著急。沒想到包車直接把我們送到了務工地點,津南的貼心服務真讓我感動!”

疫情並未影響幫扶協作的節奏。2月底以來,津南區推出“硬核”舉措,採取“點對點”、“家門到廠門”的安全運輸模式,包車輸送30多名來自秦安、靈台的務工人員來天津市務工,不僅解決了津南企業用工燃眉之急,而且推動了東西部勞務輸轉,實現了復工復產與對口幫扶同頻共振。

三年來,津南區始終把勞務輸轉作為精准幫扶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與四個受援貧困縣對接合作,建立完善勞務協作長效保障機制,研究制定了勞動力培訓和勞務輸轉助推脫貧攻堅工作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切實提升受援地區貧困群眾脫貧技能,確保實現“培訓一人,輸轉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同時強化穩崗補貼等政策支撐,加強政策宣傳引導,開展專場招聘會,提升就業幫扶質量,消除貧困群眾“不想出去”的思想和“不敢出去”的顧慮,激發貧困勞動力就業積極性和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扶貧的關鍵在於扶志,在於消除貧困群眾的“精神貧困”,而讓鄉親們掌握熟練的勞動技能,就是給了鄉親們一個“金飯碗”。3年來,津南區依托各地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先后開展培訓二十余期,培訓農村勞動力超3000人,舉辦專場招聘活動十余場,輸轉貧困勞動力來津就業,就近就業,省外就業超萬人。如今,勞務輸轉已成為受援地群眾擺脫貧困、實現長期穩定增收的又一個有效途徑。

積極引才扶智注入脫貧“新鮮血液”

圓滿完成了為期一年的支教任務,盡管津南區咸水沽第七小學美術教師李中已與甘肅省靈台縣揮手作別,但無論是“援教送課”播撒下的“藝術火種”,還是向當地學校捐贈的價值近萬元的圖書和繪畫材料,都讓他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痕跡。

東部支援西部,不僅是先富帶動后富,也是傳授先進經驗,實現東西部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最好機遇。近年來,從津南區赴受援地區“傳經送道”的不隻有教師,還有遍布黨政機關、醫療衛生、農業科技等各個領域的領導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他們把天津沿海開放地區的先進理念、技術、信息、經驗等毫無保留地傳導到受援地區,進一步增強了貧困地區干部人才隊伍帶貧減貧能力。

──選派干部到受援地區一線挂職鍛煉、扶貧扶智扶業。3年來,津南區派駐策勒、秦安、靈台、隆化挂職干部共計15人,其中縣處級5人,科級10人,通過補充急缺人才,解決當地干部“思路貧困”“辦法貧困”的問題,為脫貧攻堅注入“新鮮血液”。

──鼓勵和引導專業技術人才向貧困地區基層一線流動。3年來,津南區共選派各類專技人員二百余人,為四地培訓教育、醫療人才超4000人次,助力受援地區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教育隊、醫療隊、農技專業隊。

──組織受援地區黨政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來津學習交流。3年來,四地先后組織35名黨政干部到津南挂職鍛煉﹔選派286名教育、衛生等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到津南區跟崗培訓,通過全方位、多層次人才交流,幫助受援地區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更新理念、提升能力。(記者 劉靜男)

記者手記:

有一種情誼叫心手相連,有一種牽挂叫山海情深。3年的時間雖短暫,但其中飽含了津南區精准扶貧的情深義重。

自2017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開展至今,津南區累計援助策勒、秦安、靈台、隆化四個貧困縣各類資金3.5億元﹔惠及受援地區貧困戶超13萬人,幫扶約10萬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這一串數字不僅記錄了津南區扶貧協作3年的成果,還代表著津南攜手四地奮力脫貧致富的堅定決心,更描繪著同心共赴全面小康的美好藍圖。如今,甘肅省靈台縣、秦安縣,河北省隆化縣3個受援縣順利實現脫貧“摘帽”,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按計劃將於2020年底實現脫貧“摘帽”。

(責編:唐心怡、王浩)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