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天津11月9日電 為推動天津市生物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建設目標,近日,生物制造產業(人才)聯盟成立大會在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舉行。聯盟構建了“政府搭台、人才主角、產業發展”的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的生態環境,旨在進一步促進人才交流、企業合作,切實解決制約生物制造產業“卡脖子技術”問題,有效提升天津生物制造產業核心競爭力。
一直以來,天津的生物制造產業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完善的產業鏈條、豐富的創新資源和明顯的政策優勢。濱海新區緊緊圍繞天津“一基地三區”的功能定位,堅持實體經濟發展方向,堅持制造業強區,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產業創新中心,打造了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8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同時,濱海新區也始終把生物制造產業和生物醫藥研發作為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加快打造生物制造全產業鏈條。目前,濱海新區擁有市級以上生物技術研發平台100家,生物醫藥企業超過1500家,生物醫藥科技型企業數量佔全市比重超過50%,形成了以創新藥物、現代中藥、醫療器械、基因檢測、細胞治療等領域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天津港保稅區是濱海新區的重要功能區,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對外開放優勢明顯。依托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兩大國家級戰略支撐平台,保稅區獨具發展生物制造產業優勢。為進一步推動生物制造產業加速發展,保稅區規劃了面積達8平方公裡的生物制造產業園,園區集合研發、中試、生產、展示服務等功能為一體,依托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科研成果,主要發展微生態、新型蛋白質、可控降解生物基材料、功能糖、臨床醫學食品、生物醫藥和寵物保健功能食品等七大產業。結合生物制造產業特點,保稅區還專門出台了生物制造產業扶持政策,在生物制造產業化、生物制造研發創新和生物制造人才引育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此次成立的生物制造產業(人才)聯盟由百余家全國生物制造行業相關的企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組成。聯盟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為主席單位,設有生物化工、生物材料、生物醫藥、食品與營養品、生物農業五個專業化、鏈條式的領域分聯盟,123家聯盟單位積極參與。依托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科技支撐,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牽引和帶動優勢,共同建立生物制造產業互動交流、溝通合作的平台,促進供需對接、資源共享和成果轉化。
聯盟成立當天還舉行了生物制造重點項目簽約儀式,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中科院工生所、復星醫藥、瑞普生物、潤盈生物、北合科技、海晶集團、福洋生物等單位和企業集中簽約12個重點項目,投資總額超過50億元。下一步,聯盟將充分調動各要素積極性,促進產業集聚,加快形成生物制造科技創新生態和產業鏈,打造國際生物制造產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