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區海水淡化產業勢頭正勁

2021年02月23日11:57  來源:濱城時報
 
原標題:濱海新區海水淡化產業勢頭正勁

  海水淡化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濱海新區著力加強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積極構建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生態環境,讓“梧桐樹”根深葉茂、聚木成林,集聚人才創新發展,持續推進海水淡化人才生態和產業生態一體建設,打造以海水淡化為創新應用的新興海洋產業體系。

  構建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鏈

  2020年7月,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與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海水綜合利用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技術優勢、制造優勢和資源優勢,拓寬研究領域,突破“卡脖子”技術,產學研用相結合,做強做大新能源產業,更好地支持地方發展,服務國家戰略。

  在天津渤海化工集團,這裡已基本形成了海洋化工、石油化工、碳一化工“三化”結合的產品結構。天津渤海化工集團董事長王俊明表示,渤化集團擬開展海水循環、濃鹽水化鹽、鹽鹼聯合利用,實現海水資源綜合利用。同時,圍繞海水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渤化集團可以為海水淡化產業相關單位提供市場應用場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化工/發電—海水淡化—海水循環冷卻—濃海水制鹽/制鹼的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鏈。

  如今,在濱海新區的海水淡化產業發展中,“提升產業協同運作水平”成為關鍵詞。以海水資源利用為核心,濱海新區已集聚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中鹽工程技術研究院、中海水處理科技、藍十字膜科技、中海科技實業、恩那社水務等行業龍頭企業,相繼建成北疆電廠20萬噸/日低溫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大港新泉10萬噸/日海水淡化工程等項目,應用環節工程裝機總量保持全國領先,形成了上游海水淡化技術研發、中游成套裝備研發生產和下游工程總包為主的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鏈,海水淡化工程規模總量居全國前列。

  產業生態環境不斷完善

  海水淡化水佔濱海新區總用水量的6.1%,其中14%為生活用水,86%用於工業,海水淡化工業規模化應用具備豐富的施展空間。濱海新區將海水淡化產業列入“十四五”時期重點發展產業,探索建設海水淡化試驗場,創建國家海水資源利用技術創新中心。大力支持天津臨港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將自然資源部天津臨港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產業引領性的示范樣板工程。目前,濱海新區正積極推動產業規模化應用,臨港30萬噸/日大型海水淡化項目正在開展選址、取排水等前期論証工作,項目一期試驗場項目加速落地﹔自然資源部天津臨港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范基地一期中試試驗區建設即將竣工驗收。

  濱海新區還成立海工裝備子基金,重點引育海工裝備和海水淡化龍頭企業,營造區域產業生態﹔推動區內龍頭企業作為共同發起單位成立海洋產業基金,重點支持海工裝備和海水淡化產業,引領推進海水淡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推動產業創新要素快速聯動,濱海新區強化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推進“科教融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全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由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牽頭,聯合天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中海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單位,以臨港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為依托,聯合建設“天津海水資源利用技術創新中心”,在人才培養、基礎研究、平台建設、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等方面強強聯合。

  放眼濱海新區,這裡正在匯聚全國海水淡化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產品生產、工程建設及場景應用等各方資源,構建海水淡化全產業鏈條、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記者 單毅)

(責編:李丹、陶建)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