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熱議——

辦好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和教育事業(議政建言)

本報記者 易舒冉 史一棋

2021年03月18日11: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辦好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和教育事業(議政建言)

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強調,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問題,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如何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辦好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和教育事業?我們採訪了幾位全國政協委員。

——編 者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胡豫委員:

加強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公立醫院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形成以公立醫院為主體的醫防融合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的健康服務。建議:

支持高水平公立醫院多院區發展,以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契機加快發展感染、呼吸、重症等重點專科群,培育優秀專家團隊,整合科技攻關力量,做好應對新發傳染病防控救治的要素儲備。

完善網格化醫聯體布局。高水平公立醫院牽頭,帶動疾控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實現急救、門診、疾控網絡的互通共享,健全靈敏高效的傳染病預防機制﹔統籌應急狀態下醫防聯動、資源征調和統一指揮﹔建設互聯網醫院,擴大無接觸遠程診療,推動分級診療。

明確公立醫院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其在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急危重症和疑難病症診療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加大公立醫院的硬件、人員、經費等方面的保障投入,強化公立醫院姓“公”屬性,增強防控救治的內生動力。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王階委員:

傳承發展中醫中藥文化

源遠流長的中醫中藥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結晶,在守護國民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做好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建議:

規范“病証結合”,創新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病証結合”是西醫疾病診斷(即“病”)加中醫辨証論治(即“証”)的新診療模式,因能增效減毒而深受歡迎。可開展臨床大樣本病例調查,總結疾病証候要素、常見証候的分布規律及臨床特征,制定病証結合証候診斷標准規范。

加快推進中醫醫院院內制劑發展。院內制劑是中醫特色的體現,要提升院內制劑的科技含量,研究出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院內制劑﹔要加快醫院制劑審批,完善注冊管理,優先批准適應症為急危重症且中醫具備療效的院內制劑。

按照中醫學科特點及規律做好人才培養。中醫藥人才應具有深厚的中醫功底及文化底蘊,熟讀中醫經典,具備中醫望聞問切及理性思辨的臨証技能,同時還要學習西醫基礎醫學體系,掌握現代新科技新方法,成為兼具中醫和西醫扎實功底的臨床醫生。

阜外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敖虎山委員:

解決醫衛領域“卡脖子”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解決一批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設備、疫苗等領域“卡脖子”問題。

建議一方面從國家層面上做好頂層設計,集中資金、人才,建立平台,開展科技攻關,建立長期機制推動醫療領域的科技創新。另一方面要鼓勵廣大一線臨床醫生從事和參與醫學科技創新,通過制度保障、獎勵機制調動醫生的科技創新積極性,注重科研成果的轉化,注重科研成果是否真正符合臨床需求。

建議鼓勵社會力量,包括企業、資本投入醫療領域的科技創新,形成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對醫療領域的科技創新要有耐心,做到久久為功,行穩致遠。還要支持和鼓勵國產醫療設備在臨床中的使用,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最終創造出中國人自己的高端醫療品牌,打造我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所長池慧委員:

創新疾病預防科普方式

疾病預防科普,如同阻擊戰的隱蔽戰場,要以信息為矛刺向因無知而滋生的恐慌情緒,以科學為盾抵御謠言制造的混亂。醫學科研工作者應該精准專業地傳播科學認識、解答公眾疑惑。

建議有關部門根據新冠肺炎疫情的新情況、新特點,與時俱進地創新防疫科普方式。制作一些適合傳播的小視頻,採用公眾更易接受、表達更加生動的方式,從醫學專業角度,介紹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幫助大家做好居家、外出、辦公期間的自我保護。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看不清敵人的艱苦戰斗,需要信息先行。建議有關部門在信息系統建設上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及時發布疫情防控的國家層面重要部署、醫學研究最新進展、國際社會反應及防控策略、疫情變化要點等,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信息支撐。

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委員:

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立德樹人,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評價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是“十四五”期間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上開好局、起好步的關鍵所在。建議堅持系統觀念,從學校、教師、學生、家庭和社會方面協同推進教育評價改革,著力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和正確評價標准,逐步改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觀念,重點評價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提高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等情況。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努力培養更多適應高質量發展、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各類人才。

此外,還應該圍繞立德樹人這項根本任務,以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為契機,講好抗擊疫情這堂生動的“大思政課”,用新發展理念持續推進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變革。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第一小學教師扎西委員:

加快中西部地區教育發展

提升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教育教學質量,需要從強化教師培養和創新教學方式兩個方面著手。目前,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偏低,師資結構失衡,教育資源供給與配置比較短缺。

建議加強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定向培養和精准培訓,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將先進的教育理念、思路、方法等整體輸出和有機融入當地教育教學實際,實現由“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的轉變。針對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實際需求,大力整合發達地區在教育綜合改革相關領域的實踐經驗和成果,通過研究成果孵化、培訓課程共同開發及項目化等合作方式,轉化為服務和支持中西部各級各類教育人才專業發展的優質教育資源。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國家網絡教育資源平台,助推發達地區名師資源的互聯互通。通過網絡課堂、網絡名師工作室等形式,利用網絡視頻直播等方式,實現名校名師的流動網絡教學,讓欠發達地區的中小學生與發達地區的學生一起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廣西民族大學校長謝尚果委員:

高質量的教育需要好老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教師的天職,不只是傳授書本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塑造學生健全的品格、向善的品行。廣大教師應該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

建議一方面緊扣教育改革關鍵環節,夯實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著力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凸顯創新創造導向﹔另一方面突出師德第一標准,通過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和培育弘揚高尚師德,激發教師涵養師德的內生動力。

邊境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值得關注。有關部門應加大面向邊境地區實施農村學校教師定向培養計劃,支持部署師范大學和高水平地方師范院校,重點幫扶邊境縣定向培養一批優秀教師。改善邊境學校教師待遇,激勵教師扎根邊境教育。

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王涌天委員:

發展在線教育 促進教育公平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應充分發揮在線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在線教育可以有效縮小地域差別,讓人們平等地獲取新知識和新技能,確保人人共享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的紅利。

為更好地發展在線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將中小學教育專網建設列入國家新基建項目規劃,夯實部際和區域間協調機制,頂層規劃、分步建設、分級投入。建成穩定、安全的教育專用網絡,加強教育雲服務、數據中心等平台建設,提高在線教育網絡穩定性,確保帶寬,保障教學質量﹔借助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中西部教育振興發展計劃、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等國家工程,精准補齊農村、邊遠、民族地區和薄弱學校的網絡短板﹔建立優質在線教育資源庫,集聚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形成產權保護和共享機制,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服務。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18日 第 18 版)

(責編:李丹、陶建)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