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藍天常在繁星閃爍──京津冀深化生態環境協同治理

2021年06月05日08:38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實現藍天常在繁星閃爍

“仰望蒼穹,繁星閃爍,這感覺真美!天津空氣越來越透亮了,我在郊外拍出來的星空格外清晰!”最近,我市一位天體攝影愛好者晒出了一組星空拍攝圖,他告訴記者,近幾年,京津冀三地天文觀測和天體攝影愛好者逐漸多了起來。有良好的空氣質量“打底”,大家紛紛表示“很出片”!

京津冀地域相連,大氣和水環境也連為一體。可以說,攝影愛好者們拍下的那一幅幅美麗影像,如同一張張成績單,記錄著三地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的顯著成效。

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融,城鄉鳥語花香。這樣的自然美景,既帶給人美的享受,也是人類走向未來的依托。

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地更綠了,這背后,是京津冀三地在生態環保領域多種形式的協作機制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步一個腳印,京津冀的生態協同步伐越來越緊密。

前不久,記者跟隨空氣質量預報員李立偉走進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他一邊從電腦上查看東亞地區氣象雲圖,一邊向記者講解做空氣質量研判時需要考慮到的環境因素。在初步預判了當日的空氣質量發展趨勢后,他繼續與市氣象部門會商,研判未來72小時環境空氣質量,並在全國環境空氣質量平台上發出了我市預報信息。

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工程師楊寧說:“一旦預測可能出現重污染天氣,我們將迅速與北京市、河北省開展區域會商,就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空氣質量變化趨勢等進行研判,共享預報預警信息,推進區域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會商及應急響應聯動。”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我市積極與京冀生態環境系統交流互動,形成合力,跨界污染應對能力有了明顯提升,聯防聯控機制走在了全國前列,區域生態環境建設一年邁上一個新台階。

數據顯示,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我市PM2.5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排名第五﹔重污染天數4天,在“2+26”城市中重污染天數最少,排名第一,同比減少8天。PM2.5濃度及重污染天數兩項指標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2020年至2021年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為區域空氣質量總體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過去一年,京津冀區域協同減排,緊盯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領域,推進結構調整,深化治污減排。其中,我市集中力量破解“園區圍城”“鋼鐵圍城”,累計完成246個園區治理任務,園區治理任務基本完成,3家鋼鐵企業完成整體退出﹔率先完成北方地區居民清潔取暖﹔建成華電國際、南港港鐵物流、忠旺鋁業鐵路專用線,鋼鐵、焦化、水泥行業大宗物料鐵路運輸比例大幅提升。

京津冀在生態環境法律法規和標准制定上,逐步體現協同要求。統一協調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立法安排,率先在省級層面為全國區域協同立法提供了范本,完善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法規制度體系。

三地環境執法協同性越來越強,信息也越來越通暢。共同打擊區域內環境違法行為,形成了有部署、有行動、有標准、相互支持、共同配合的環境監察執法局面。生態環境聯合執法打破“層級壁壘”,使執法聯動機制進一步拓展、完善和深化,切實解決了一批交界處環境違法問題,清理了一批違規項目,推動了區域環境質量的不斷提升。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在“津城”與“濱城”之間,一條綿延736平方公裡的綠色走廊上,樹木茁壯成長。這裡,是京津冀東部綠色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天津還升級保護修復了875平方公裡天然濕地,153公裡海岸線綜合治理,守牢生態安全邊界。

如今,京津冀三地生態協同發展正闊步向前,步伐踏實而又堅定,為這片區域的宏偉藍圖,增添一道道鮮亮的綠色。(記者 曲晴)

(責編:孫一凡、張靜淇)

推薦閱讀

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濱海高新區按下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高新區將認真貫徹市委、區委的決策部署,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和“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實踐中,擔當高新責任、展現高新作為、做出高新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自創區建設新篇章! 【詳細】

天津頻道|獨家關注|高層動態 |觀點評論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15個委辦局晒出“民生成績單” 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先后走進直播間,圍繞民生熱點問題,與群眾代表、聽眾、網友和專家學者交流互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現場回應群眾關切,讓各部門能夠直接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為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詳細】

商業財經|游在天津|科教文體|民生輿情

本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