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平津館改陳完成 “七一”起免費開放

2021年06月28日12:12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平津館改陳完成 “七一”起免費開放(圖)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平津戰役紀念館基本陳列改陳工程已全部完成,7月1日起免費對外開放。日前,記者提前探訪,改陳后的平津館基本陳列將以豐富的展示內容、全新的展陳形式、逼真的場景復原、現代化的多媒體展示手段,為社會各界觀眾提供互動式、沉浸式參觀和黨史學習教育平台。

  展陳文物3500件,平均每4件文物就有1件是首次展出

  改陳后的平津館基本陳列由序廳、戰役決策、戰役實施、人民支前、英烈業績和偉大勝利六個部分組成。展陳面積、展線長度和文物陳列數量較之前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此次改陳,平津館幾乎將館藏的珍貴文物傾囊而出,展廳內文物的陳列數量多達3500件,比之前的展陳數量增加了近千件,相當於平均每4件文物就有1件是首次展出,這其中“反飢餓反內戰大字報”“董其武的委任令”等都是國家一級文物。像平津館這樣在改陳中增加文物級別之高、數量之多、品種之全的,在同行業內都是非常少見的。

  步入序廳,首先映入記者眼帘的,是一組名為“闊步向前”的大型鑄銅塑像。平津館館長王培軍告訴記者:“這次改陳有眾多亮點,眼前的五大書記鑄銅塑像就是第一個。”據了解,原來五大書記腳下的底座高度隻有20厘米,現在不僅將底座加高至45厘米,還通過藝術化的構思和創意將底座設計成黑土地的模樣,讓觀眾進入展廳,瞻仰著五大書記,油然而生無比崇敬之情,同時腳下的黑土地將五大書記根植於中國大地,根植於人民的情懷表現得淋漓盡致。

  展示形式有大突破,兵器展台令人震撼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次改陳在文物展示形式上也有了較大突破,由於之前對文物保護的手段有限,文物就放在普通的展櫃裡,這次均換為恆溫恆濕的展櫃,文物展陳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在文物的展示上,也由原來的平鋪擺設改為立體展示,便於觀眾多方位、多角度參觀展品。

  作為軍事題材的紀念館,兵器展品無疑是軍事愛好者和兵器迷的關注看點,除了在展廳牆壁上隨處可見排列整齊的槍支布列外,全新呈現將近佔據了半個展廳的兵器展台更是令人震撼。馬克沁重機槍、湯姆森沖鋒槍、卡賓槍、九二式步兵炮等各式型號在解放戰爭中使用的長短槍支展品吸引人的目光,這些展品展現了那段難忘的歷史,讓人們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

  場景復原讓歷史真實再現,重溫紅色記憶

  西柏坡是人民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就是在這個不足10平方米的辦公室,毛澤東主席和他的戰友們領導和指揮了震撼世界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展廳內“毛澤東主席在西柏坡辦公室舊址”復原景觀,真實再現了毛澤東主席在指揮三大戰役時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偉人氣魄。

  走上三樓,仿佛進入到70多年前的戰場,硝煙和戰火猶在,張家口大境門復原城牆上的“彈孔”,見証了打響平津戰役的第一槍。燒得發黑的新保安城牆,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人民解放軍全殲國民黨“王牌”三十五軍的激烈戰斗。

  走進人民支前廳,一組繁忙熱鬧的場景進入了記者的視線,送子參軍、搶救傷員、縫制軍鞋、趕制軍糧的場面呈現了在戰爭中人民群眾支援前線解放軍的情景,運輸用的木船和推車,破冰用的棱槍和木榔頭,讓參觀者深刻體會到“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的真正含義。

  在英烈業績廳裡,記者看到,原先英烈牆的梯形臥碑都變成了一塊塊漢白玉石板,嵌在牆面上,這也是整個展廳最震撼人心的一部分,在燈光的映襯下,一個個金色的烈士姓名顯得格外耀眼,輕撫著他們的名字,時間仿佛又回到他們浴血奮戰的那一刻。

  科技手段打造智慧化場館,多媒體展示提升參觀體驗

  在平津館此次的改陳中,著重對公共服務系統、觀眾預約系統、語音導覽系統以及互動體驗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實現了場館的智慧化。展廳內分布了7個多媒體展示平台,為觀眾了解更多的黨史、軍史知識,進行拓展閱讀提供了便利。

  平津戰役沙盤推演、新保安戰役、開國大典……大量多媒體影像資料,分別展示出平津戰役前全國的戰略形勢,新保安圍殲戰、張家口追殲站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天津總攻中萬炮轟鳴場面,金湯橋上兩支部隊會師的熱烈歡呼場面,廣大農民車輪滾滾支援前線場景以及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發出的時代最強音的歷史畫卷……為觀眾呈獻出了精彩震撼的視聽藝術盛宴。

  此外,在展線上,還加入了許多老戰士珍貴的採訪視頻,通過口述的形式為觀眾講述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們的“初心使命”。

  王培軍表示,要以場館基本陳列改陳為契機,管好、用好並不斷壯大這個紅色陣地,講好紅色故事,講好黨史,傳播時代最強音。(記者 劉茵 攝影 姚文生)

(責編:李丹、崔新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