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河東區:讓民生畫卷底色更亮 讓百姓生活更美

2021年07月06日10:16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民生畫卷底色更亮 讓百姓生活更美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建引領、服務為民”河東區主題新聞發布會。區委書記范少軍介紹了河東區黨建引領、服務為民的有關情況。

  范少軍說,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是天津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開局之年,也是河東圍繞“金創河東·津韻家園”功能定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品質活力區,加快建設創新轉型示范區、城市更新實踐區、直沽文化繁榮區、宜居宜業承載區的關鍵之年。今年以來,河東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三個著力”重要要求為元為綱,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強化黨建引領、涵養為民初心、提升服務效能,讓河東成為一座有溫度的城市,讓河東的百姓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范少軍說,河東區著眼惠民更實,突出一個“真”字。聚焦民生之願,回歸民生之福,健全為民辦實事機制,以“雙進雙認·筑夢直沽”實踐活動為載體,推動“向群眾匯報”制度化常態化,創新進群眾家中門聽民生、串困難群眾門解難題、叩空巢老人門送關懷、守居民小區門筑平安、疏百姓心靈門解糾紛“五門行動”工作法,以為民初心贏得群眾舒心﹔著眼品質更佳,突出一個“新”字。堅持便民利民,突出和諧宜居,針對河東區老舊小區多、便民設施舊等問題,於2020年啟動新一輪45個小區、180.6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2.57萬戶居民受益。實施綠化及設施提升改造工程,建設“健身步道”,

  打造23處“口袋公園”,完成196個小區的路燈改造、4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23個歷史遺留佔路市場全部清除。完成19處37個點位“飛地”治理,“飛地”變“福地”,群眾的生活環境更加宜居﹔著眼效能更高,突出一個“智”字。立足創新轉型,強化數字賦能,建設智慧社區,積極建設集網格、綜治、養老、政務、民生、物業於一體的智慧服務平台,推進“互聯網+養老”模式,建設1900平方米的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打造“大數據+社區關愛”典型應用場景,成功上線全國首個電力“關愛碼”。建立共治共享平台,在天津市率先引入智能化社區治理平台“社區通”,解決群眾訴求174件,基層治理更有精度,服務群眾更有溫度﹔著眼成果更優,突出一個“長”字。堅持發展為要,注重成果共享,以提升群眾獲得感為導向,不僅盯住群眾急難愁盼的身邊事,更聚力謀劃事關群眾持久幸福感的長遠事,加快信創科技園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一冷等49處等老舊廠房提升改造。促進文旅融合發展,設計“直沽歷史文化游”等特色旅游線路,推動更多“工業鏽帶”變為“生活秀帶”“文化秀帶”,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爆發力、精准突破創新力和區域環境吸引力,把高質量發展成果切實轉化為群眾可持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范少軍說,黨心連民心,黨心暖民心。河東區廣大黨員干部將繼續深化與人民群眾血濃於水的聯系,始終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推動黨建引領為民服務更深更實,讓黨的建設基石更穩,讓民生畫卷底色更亮,讓河東百姓生活更美。

  區委政法委、區住建委、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等相關部門圍繞媒體關心的飛地治理、老舊小區改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居家養老服務等方面回答了記者提問。(記者 彭娜)

(責編:李丹、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