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津南區:護衛百姓健康 備足中醫“處方”

2021年08月12日10:21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護衛百姓健康 備足中醫“處方”(圖)

口腔科醫生正在為患者醫治

  “津南區有了這麼專業的中醫醫院,這可真是為老百姓辦的一件大實事兒。”家住天津市津南區雙橋河鎮的黃平蘭有10年的糖尿病史,需要定期到天津市代謝病醫院進行療養,因為路程較遠、一床難求等原因,每當提起就診經歷,黃大娘難掩無奈。今年,黃大娘選擇了“家門口”的津南區中醫醫院,無論是就醫環境還是診療水准,都給黃大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津南區的民心工程──津南區中醫醫院的搬遷改造項目於2020年9月完工並投入使用,今年3月底住院病房正式開放,自此津南區又增添了一家學科健全、團隊專業、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性醫療機構。

  建設“叫得響”的醫療學科

  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津南區中醫醫院本著“辦百姓滿意的中醫醫院”的宗旨,一邊挖掘建院以來形成的學科優勢,一邊深度調研津南區周邊的海河、胸科、環湖等醫院的辦院特色,與其形成錯位、互補發展格局,運行一段時間以來,為周邊百姓提供了集預防、診療、康復為一體的“鏈條式”診療新體驗。

  6月底,邢賢文(化名)老人因大面積腦梗被送到中醫醫院針灸康復科,入院時伴有鼻飼飲食、肺部感染、心衰等病症,情況危急。該院內科主任、海河醫院神內及消化科主任、環湖醫院ICU主任“強強聯合”第一時間組成醫療團隊,針對老人極不穩定的病情,“量身定做”治療方案。同時,經過住院部多科室醫護人員中西醫結合的精心救治,20多天后老人康復出院。

  針灸康復科是住院部的特色學科,目前已與天津市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簽訂醫聯體,同時特邀北京中醫醫院康復科專家定期帶教查房。一段時間以來,該科室通過借助“外腦”+修煉“內功”的方式,不斷提升診療水平,為患有腦中風康復、帕金森綜合症、頸肩腰腿痛等病症的患者提供了細致入微的就診體驗,成為學科建設的“中流砥柱”。

  除康復效果凸顯外,津南區中醫醫院還聚焦“診療”領域中的先進技術、前沿儀器、服務方式等方面持續用力。如骨科、口腔科引進了小針刀、臭氧關節注射、封閉、種植牙等治療技術﹔眼科加大了預防保健投入,以進校園、進社區等形式,將愛眼護眼宣傳、眼病檢查等服務覆蓋到老、中、幼多年齡段人群,同時開設線上就診渠道,定期發布小視頻、多時段答疑解惑,目前該科室已掌握了全區中小學生的視力數據,為即將開展的“角膜塑形鏡”治療等青少年視力綜合防控工作做足准備。

  打造“信得過”的醫務團隊

  每周二、三、四、五,由津南區中醫醫院承辦的津南區名中醫工作室裡都會聚集一批慕名而來的患者。津南區中醫醫院院長王玉民作為四大“掌門人”之一,從事中醫臨床工作近三十年,他說:“工作室門診每次接診30余人,治療病種主要以心身疾病為主,包括抑郁、焦慮狀態、睡眠障礙等,以中醫治療為主,輔以心理疏導,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其他三位名中醫分別來自葛沽鎮衛生院、八裡台鎮衛生院、北閘口鎮衛生院,都因醫術高明、醫德高尚,贏得業內稱贊、百姓信賴。工作室自2020年8月挂牌運營,他們一來將多年總結的療效可靠、方法獨特的組方和技術進行推廣應用,二來帶隊科研、教學,為津南區中醫藥的傳承和創新儲備新鮮力量。每位名中醫根據各自的細分領域,圍繞《腦卒中健康管理》《中醫外治法治療脾胃病》等課題邀請醫學界專家走進津南區中醫醫院授課、交流﹔每3年一個周期,每位名中醫負責帶教培養5名中醫專業學員,在手把手、面對面的傳教過程中,進一步總結經驗、拓寬思路,從而提升學員專業素養。學員李建說:“我來自津南醫院,通過跟師學習,逐步掌握了指導老師臨床中使用六經加專方專藥的診療思路,臨床療效較前明顯提高,增強了從醫信心。”

  猶如津南區中醫藥領域的“中樞神經”,津南區中醫醫院一邊向全區輸送專業醫療人才,一邊吸納各界“杏林中人”。通過引進高端人才、聘請京津等地三甲醫院的知名醫生、以幫扶形式從天津海河醫院定期“導入”護理團隊等渠道壯大團隊力量,目前該院擁有臨床醫務人員100余人,分布於臨床各個業務科室,其中中醫藥人員不低於60%,構建起了診前、診中、診后全程服務的“硬核”人才梯隊。

  涵養“看得見”的中醫文化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大家都認識哪些中藥材呢?”在咸水沽鎮第六小學,一堂別開生面的科學課正在進行。來自津南區中醫醫院的醫生將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表現形式帶入課堂,為他們播撒下興趣的種子。中醫醫院中醫科主任高德菊說:“提起中醫藥,大多數的孩子都覺得很陌生。我選擇從比較常見的食材講起,容易調動起大家的興奮點,這就是中醫藥文化的傳承。”

  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津南區中醫醫院的文化下基層活動還正在向小站鎮天同醫養院延伸,採用定期坐診、健康指導等方式,開展助老服務。本著“治病必求其本”的中醫辨証施治的基本原則,針對老年人慢性病多發的情況,調理身體機能,達到陰陽平衡,用中醫藥護佑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讓中醫藥貼近孩童和老人,正是對“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這一要求的有益嘗試。同時津南區中醫醫院還加強了與10個基層衛生院的聯動,按照醫聯體協議,達成“雙向轉診”,即“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積極發揮中醫醫院在人才、技術及設備等方面的優勢,促使基本醫療逐步下沉社區,社區群眾危重病、疑難病的救治到中醫醫院,從而實現中醫藥文化在津南區醫療機構中的循環暢通。

  “下一步,津南區中醫醫院將借助‘中醫藥進社區’活動,科普中醫健康知識,重點宣教如何運用中醫治未病方法為身體健康保駕護航。”王玉民說,“借助區域醫聯體,還將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展開中醫發展技術培訓,夯實我區中醫藥發展基礎。”(記者 董瑩瑩)

(責編:李丹、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