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憑闌 把落腳點放在“辦實事”上

時代在變,群眾的需求在變。進入新時代,我們既要繼承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也要積極探索為民服務的新路徑新方法,把落腳點放在“辦實事”上,把黨的初心使命、為民宗旨、群眾觀念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必須長期堅持。正在深入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是“學史力行”的重要體現,也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實際檢驗。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就要先明理,必須深刻認識到,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樹牢宗旨意識,踐行初心使命,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把為群眾辦實事落在“行”上,一件一件真誠地辦、用心地辦,才能確保實踐活動深入扎實、取得成效。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密切聯系群眾,是一個必須實踐的時代課題。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實踐中,如何緊緊抓住群眾需求的“痛點、堵點、難點”?需要更廣闊的視野、更具時代性的舉措,找到新時代群眾工作的突破點和著力點。“辦實事不是簡單幫錢幫物、搞花架子、堆幾個盆景”,必須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決不能走過場、搞形式。辦實事是一項制度,不是一陣風。既要立足眼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又要著眼長遠、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體制機制,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辦實事、解難題,考驗的不僅是啃“硬骨頭”的決心,也檢驗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智慧。從黨員干部下沉社區服務居民,到創新服務企業模式,我市多部門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把群眾、企業的“呼聲”變為部門集結的“哨聲”,用心用力用情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事實証明,事情辦得越實,與群眾貼得越近,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體現在一個個生動實踐中。
實打實,才能有心貼心。為群眾辦實事,必須要在“實”字上下功夫。“實”是結果,也是手段,決定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我們黨的初心是為人民謀幸福,多看群眾高不高興、滿不滿意,把“小事”“實事”“大事”辯証統一起來,辦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件件“實事”,就能成就長遠發展的“大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