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從農田到餐桌:共繪食安“同心圓” 筑牢食安“防護網”

2021年09月14日09:49 | 來源:濱城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農田到餐桌:共繪食安“同心圓” 筑牢食安“防護網”

趙名霞在種植基地採摘黃瓜

新區餐飲企業明廚亮灶

“餐飲安全 你我同查”活動現場

  ■ 自2018年濱海新區積極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來,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樹牢共同締造、為民服務、創新發展理念,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保障水平,著力推進食品安全工作高質量發展,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濱城大地共繪食品安全“同心圓”,筑牢食品安全“防護網”,全方位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 目前,全區共建設放心菜基地22個,放心畜產品基地15個,放心水產品基地28個,19個品牌被認定為天津市津農精品品牌。新區共有市級以上現代農業與食品安全技術領域研發機構20家,其中重點實驗室9家(國家級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家(國家級2家),建立了雜交水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級)、濱海新區海水工廠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糧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今年以來,嚴格落實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推動餐飲服務質量提升,食品生產企業自查報告率達到100%﹔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新區學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達到100%﹔深入開展農資打假“春雷”、公安“昆侖”、保健食品“打清整”、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食品安全“百日行動”、民生領域“鐵拳”等專項行動,依法嚴懲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

  食品產業作為濱海新區優勢產業之一,新區聚集了眾多食品龍頭企業,形成涵蓋種養殖、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的“全鏈條”食品產業體系,地域大、主體多、分布廣、業態全。截至2021年8月,全區共有種植基地110家、畜牧養殖基地235家、水產養殖基地70家,農資經營戶88家、食品生產企業193家、特殊食品生產企業14家、食品銷售單位17281家、餐飲服務單位12355家、食品攤販6813戶。自2018年濱海新區積極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來,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樹牢共同締造、為民服務、創新發展理念,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保障水平,著力推進食品安全工作高質量發展,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濱城大地共繪食品安全“同心圓”,筑牢食品安全“防護網”,全方位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放心基地”插上智慧翅膀

  綠色食品豐富“菜籃子”

  瓜果蔬菜齊飄香,金秋九月豐收忙。走進位於濱海新區中塘鎮的天津瑞建融綠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無公害種植基地,這裡的黃瓜、玉米長勢喜人,處處呈現一派豐收美景。“今年收成不錯,再過十多天,我們這100多畝玉米就可以採收啦。我們的蔬菜糧食不但口感好,更主要的是注重無公害,基地全都選用低毒好降解的生物農藥制劑,更多的時候採用挂粘虫板的物理殺虫方式殺虫,吃著安全放心。”天津瑞建融綠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名霞說。

  在濱海新區,這樣的蔬菜種植基地不在少數。記者了解到,新區積極推進以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為主的蔬菜糧食基地建設,引導農戶進行科學種植、綠色種植,不斷在品質品種上下工夫,做大做優“菜籃子”,為市民提供著越來越多的本地優質蔬菜。在建設蔬菜基地的同時,新區還加強區、街鎮、基地三級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連續多年實施“放心基地”建設工程。截至目前,全區共建設放心菜基地22個,放心畜產品基地15個,放心水產品基地28個,19個品牌被認定為天津市津農精品品牌。

  “西紅柿該不該澆水,不是由農業專家或者農民說了算,而是讓西紅柿自己說了算。”在北塘街寧車沽綠郡農業種植養殖基地,科芯公司與當地共同建立了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這裡的智慧大棚裡,AIPA技術體系也就是人工智能的精准管理農業讓人嘖嘖稱奇。大棚一端的盛放水肥一體營養液的白色罐體和輸送管連通,蔬菜瓜果“渴了餓了”,傳感器會將信息上傳到雲平台進行大數據分析,然后反向指導設備需要給哪株作物澆水補養。該技術以大數據採集和農業種植模型為基礎,對田間地頭做精細化數據管理和分析,借以雲端管理后台輔助,實現水肥一體數字化、可視化、精細化控制,從而實現節水控肥、降低人力投入,並提高作物的品質和產量。

  多年來,濱海新區堅持高質量發展,在源頭把控地產蔬果、糧食、肉蛋等食品安全的同時,持續推動食品產業轉型升級。

  嚴格食品生產經營監管

  共同締造“食安街景”

  舌尖雖小,安全事大。舉辦大型食品安全專場文藝演出,組建“科普惠民”科技志願服務隊,開展食品安全相關領域科普主題宣講,建立食品安全宣傳站,設置食品安全宣傳欄,開展群眾關心食品安全問題大調查,暢通群眾投訴舉報渠道……今年以來,濱海新區積極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除了開展食品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車站、進景區、進工地、進醫院、進企業、進工地、進養老機構等常態化、多樣化宣傳活動,新區市場監管局還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參與“餐飲安全 你我同查”,對市民關注度高的“網紅”餐廳、夜市開展監督檢查,深化拓展社會各界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的途徑,共同締造美麗“濱城”“食安街景”。

  “您好,我們是新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今天邀請社會各界代表一起來看看咱們夜市落實食品安全管理情況,請您配合……”自5月21日首期“餐飲安全 你我同查”主題活動啟動,新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群眾多次走進社會關注度較高、就餐意願較強的夜市、餐館等,對商戶食品安全公示信息、從業人員衛生、后廚環境衛生等進行現場檢查。同時,開展專題座談,耐心解答社區黨員、群眾日常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引導社區群眾積極參與社會監督,扛好扛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推動新區餐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良好格局已經形成。

  記者從新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2021年以來,嚴格落實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推動餐飲服務質量提升,食品生產企業自查報告率達到100%﹔開展集中交易市場專項檢查,扎實推進集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入場銷售者建檔工作﹔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新區學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達到100%﹔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售賣“三無”食品、“山寨”食品、過期食品等﹔持續開展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嚴格落實“五不准”“三專”要求,從速推進“雙排查、雙推送”機制落實、及時規范追溯平台錄入工作。今年以來,深入開展農資打假“春雷”、公安“昆侖”、保健食品“打清整”、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食品安全“百日行動”、民生領域“鐵拳”等專項行動,始終堅持零容忍態度,落實“處罰到人”要求,依法嚴懲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

  改革創新打造“助推器”

  探索濱城示范模式

  疫情防控常態化,食品溯源和用餐安全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焦點。在金元寶濱海農產品交易市場,新區創新打造的電子信息歸集管理模式已經日漸成熟。借助這裡的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場內銷售的食用農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信息真實、查詢便捷。支持餐飲單位極速上線推進“網絡訂餐”建設﹔引導餐飲單位店內就餐轉向線上“網絡訂餐”﹔在實施“無接觸配送”服務基礎上,推進安心自提點建設應用,提高“最后一百米”安全服務能力,加強消費者和騎手安全保障﹔“食安客簽”實現外賣“一餐一簽、一客一簽”﹔“放心碼”與天津“健康碼”實現信息共享和信息互認……一系列惠民舉措發揮防疫、食安雙作用,共同筑牢濱城食品安全“防護網”,保証老百姓吃得安心、放心、稱心。

  同時,新區堅持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農業領域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為食品安全提供科技支撐,推動食品產業轉型升級。9月10日,記者從新區市場監管局獲悉,截至目前,新區共有市級以上現代農業與食品安全技術領域研發機構20家,其中重點實驗室9家(國家級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家(國家級2家),建立了雜交水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級)、濱海新區海水工廠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糧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這些都得益於新區實施的食品安全科技發展計劃。三年來,新區大力推動食品安全科技創新,推進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示范。支持天津科技大學建設省部共建食品營養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2021年獲得科技部中央引導地方專項資金500萬元支持。組織開展9項區級食品安全領域科技計劃項目,培育食品安全科技創新型企業。給予嘉吉食品(天津)有限公司等企業超過1200萬元的“智能制造專項資金”支持,幫助綠色工廠項目、食品生產上雲應用示范項目、無菌灌裝奶茶建設項目、年產動植物脂混合奶油12000噸項目等落地,進一步提高企業生產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動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食品經營環節信用分級分類精准監管。鼓勵支持食品企業參與各類評選,京糧天津糧油2018-2019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放心糧油示范加工企業”。

  “自2018年濱海新區啟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以來,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部門創建與區域創建相結合、常態創建與重點突破相結合,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保障水平,著力推進食品安全工作高質量發展,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新區發揚‘跳起來摘桃子’的精神,錨定示范引領目標,結合濱城特色特點和實際情況,深入挖掘探索,爭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做法,推動濱城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階,以‘舌尖上的安全’護航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城’。”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杜紅梅 魏薇 賈磊 攝影報道)

(責編:李丹、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