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文明實踐基地綻放濱城活力

2021年10月30日17:21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濱海新區位於天津東部沿海,地處環渤海經濟帶、京津冀城市群交匯點,區域面積2270平方千米,海岸線153千米,轄5個國家級開發區、21個街鎮,是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北方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榮獲全國文明城區和國家衛生城區等稱號。

2019年,濱海新區被列入全國第二批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區。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濱海新區堅持政治引領,以理念為先導、以人民為中心、以創新為動力、以服務為手段,在實現文明實踐1中心、25所、469站全域覆蓋基礎上,梳理盤活全區紅色資源、科技場景、文旅地標、生態名片等,“串聯”起國家海洋博物館、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濱海科技館等57個場所,與區委黨校、市民學校、區屬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等基層陣地“並聯”,統籌謀劃、一體部署,打造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服務有力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矩陣,營造出基地開花傳思想、服務群眾聚人心的生動局面。

實踐路徑

一、提高站位,夯實思想傳播主陣地

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統籌推動全區力量開展宣傳教育服務群眾活動,夯實傳播新思想主陣地。

一是擴容“宣講基地”。發揮區委黨校、市民學校等理論基地作用,建立“理論宣講+志願服務+新媒體”三位一體宣講模式,組織800余名宣講志願者隊伍,開展“迎建黨百年、講濱城故事”主題宣講報告86場,1.4萬名黨員聆聽﹔成立“新時代勞模宣講團”“巾幗宣講團”等理論宣講隊,深入基層陣地宣講﹔制發《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等宣講課件,黨史專題宣講2634場,受眾24.3萬人次。發揮基地輻射作用,以濱海新區圖書館、中新友好圖書館、保稅區文化中心、泰達圖書館“四手聯彈”,以書香濱海慶建黨百年,開展“黨史進萬家”及汽車圖書館進鄉村、進社區、進工地等活動,把黨的創新理論送進千家萬戶。

二是創新“網格基地”。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打造“紅網格”平台,將全域全員納入民生紅網格,實現“平台群眾共謀、社會力量共建、民生網格共管、實事辦理共評、活動成果共享”“五共”實踐模式,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上腳步穩實,今年以來辦理“百姓需求”近1.5萬件。發揮專職網格隊伍作用,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人、地、事、物、組織“一網兜清”的網格業務聯動機制,通過覆蓋全區的743個基礎網格,600余名專職網格員+志願者,針對14大類、136項事項常態化巡查,累計兜梳107.2萬件,辦結106.7萬件,辦結率99.5%,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三是並聯“傳媒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區融媒體中心、學習強國“濱海新區學習平台”同謀劃同建設,“兩中心一平台”融合推進,用活“點單派單雲平台”和“津濱海”手機APP,在“津濱海”專設文明實踐展示頻道,加大學習強國“濱海新區學習平台”文明實踐稿件推送,用足濱海廣播電視台、《濱城時報》等傳統媒體,實現全媒融合、全時互動、全域覆蓋、矩陣化傳播態勢,累計在各平台刊發稿件4000余篇,瀏覽量超450萬人次。“兩中心”攜手聯動,打通線上線下傳播渠道,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等三個基地開展科普教育等“文明實踐線上行”網絡直播活動,瀏覽量突破100萬人次,擴大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二、平台共享,鳴奏同頻共振交響樂

以文明創建和文明實踐為載體,在平台共享上下功夫,整合特色基地,實現“1+1>2”的效果。

一是統籌基層文化站點資源,服務“遍地開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揮統籌整合、指揮調度作用,全區2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469個實踐站與黨群服務中心、“五愛”教育陣地等實行共建共享,全區街鎮綜合文化站、村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陣地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共建率達到100%。充分發揮365個村居文化管理員作用,結合基層文化需求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文體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2021年,通過“點單派單雲平台”對接“戲曲進鄉村”、“文化進萬家”、鄉村電影放映工程、全民閱讀季、廣場舞大賽、評劇新苗比賽等各類活動3836場次,參與人數6萬余人次。

二是整合全區各類文博場館,賡續“紅色血脈”。舉辦國家海洋博物館《“巍峨的豐碑——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 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展覽》等,讓百年黨史鮮活起來。建立博物館協同服務聯盟,以矩陣式服務覆蓋全區。國際版畫藏書票收藏館、大港奧林匹克博物館等7家博物館通過線上知識普及、線下游覽等方式,吸引3.5萬人次“博觀濱海”,感受新區歷史與當代、改革與開放的歷史文化底蘊。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面向青少年開展“小小歷史講解員”實踐體驗,讓青少年在參與活動中明史、愛黨、愛國、愛家鄉。

三是打造場景體驗實踐基地,守護“生命健康”。用好醫療、科技、消防、公安等資源,在生命健康安全體驗館等場所舉辦主題宣傳活動,開展自然災害、應急救護、交通安全、災害避險等展示體驗和知識講解,以現場模擬、情景結合、參與實踐方式,宣傳健康安全知識,單次直播活動在線實時觀看人數近10萬人,濱海科技館文明實踐參與量較疫情前增長32萬人次。健全完善區域性和專業性體育場館,打造智能化“泰達第二體育場”,日均入場鍛煉人數超3000人次,加大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建設,全區體育場地面積835.6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8平方米,社區健身園建設覆蓋率100%,為未成年人教育“雙減”提供更加豐富的陣地資源。

三、以文化人,構筑新區文化高地

舉辦有影響力的論壇講座,在分享交流中形成文化品牌,構筑濱城思想文化理論新高地。

一是思想論壇育品牌,打造文化新高地。依托中國社科院和國內專家資源,以中華思想研究院為平台,通過舉辦“唯物史觀與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論壇”“中華思想史高峰論壇”全國峰會,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思想傳統文化相結合,挖掘新區歷史上取得的成就,凝聚濱海新區新時代奮斗精神,梳理推出70余個“濱城之最”,為推進濱海新區深化改革“二次創業”提供有力精神支撐。建立全國首家中華思想通史館,打造濱海沙龍、濱海書苑、濱海講堂等各具特色的文化交流平台。

二是文化中心展經典,講活中國好故事。濱海文化中心總建筑面積達31.2萬平方米,充分發揮其“文化+”復合型綜合體的功能,在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先后聯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西柏坡紀念館舉辦《偉大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鑄魂——延安時期的從嚴治黨》《紅色土地 英雄河北——河北革命史聯展》“紅色記憶”大型音舞詩畫等經典展覽和演出,持續數月全國規模最大的連環畫創作成果《學習用典——中國優秀經典故事全國連環畫作品展》共接待參觀8萬余人次。

三是鋼琴公益雲展播,傳遞濱城強聲量。在濱海廣場、國家海洋博物館等地標性文化廣場,舉辦“同唱一首歌 永遠跟黨走”“共鍵和諧 同奏未來”(天津·濱海)鋼琴公益雲展播活動,現場百架鋼琴同奏、氣勢磅礡,普通群眾、學生與自閉症兒童等特殊人群現場參與互動,場景溫暖感人。雲展播活動自5月啟動以來,相關報道累計瀏覽量突破1.06億,抖音、快手視頻播放瀏覽量平均每支展播視頻已逾1.2萬。系列活動呈現出主題鮮明、形式多樣、文化多元、人文氣息濃郁、國際范兒十足的濱城文明實踐特色,讓“紅色音律”“濱城故事”傳得更遠刻得更深。

四、規范引導,志願服務質效雙提升

面對群眾多元需求,把文明實踐基地作為課堂和考場,培育壯大有專業、有規范、有情懷、有作為的志願服務團隊。

一是用足資源配置建強專業隊伍。以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為平台,發揮“政府資源”配置作用,充分利用文化、科技、衛生等行業主管部門和群團組織優勢,依托機關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專業協會等,組建涵蓋文化科技、醫療衛生、法律援助、應急救援等領域的19支專業志願服務隊伍,實現人才、管理、內容的專、精、特,常態化開展與群眾生活高度關聯的“文化進萬家”、醫療健康講座、全域科普等志願服務活動。

二是用好社會組織豐富服務體系。圍繞扶老助老、扶貧助困等,引導各專業社會組織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區慈善協會的“書香筑夢、閱享童年”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塘沽街與津誠公益、新濱海義工等社會組織合作創建的“文明促進1加1”微實事廣場,開發區志願者協會“幸福社區 HOME家園行動”等,已成為優質志願服務品牌,讓志願精神綻放美麗濱城。

三是匯聚社會力量引領社會風尚。文明實踐著力於“專業便民”,發動轄區醫院、理發店、法律服務等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力量參與志願服務。古林街“紅管家”志願者隊伍,囊括了轄區內的法律服務、診所、電器維修、家政服務等個體戶、小企業職工,利用街道社區“組織在線”系統,有針對性地開展集中或一對一上門義務服務,把百姓身邊問題、常見難題解決得又快又好,也讓志願服務的“個體熱情”轉化為社會風尚。

五、機制保障,助推基地建設步穩蹄疾

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文明實踐基地管理、運行、保障機制,推動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順利實施。

一是分眾化定位。建立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數據庫,分類展示、分類管理,根據各類文明實踐基地專業特點採用不同實踐活動形式,讓群眾通過參與,體驗不同文化場館帶來的別樣感受和精神收獲。如濱海科技館吸引大量未成年人體驗探索科學奧秘,鄉村基地注重青少年感受勞動實踐,文化中心圖書館為讀書者提供享讀悅讀空間,大港濕地保護區吸引大學生參加環保公益行活動,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國家海洋博物館定位於海洋文化展示保護研究和科普教育,濱海航母主題公園集合國防教育和軍迷體驗等等。

二是集約化設計。讓文明實踐走進文博場館,共建共享、城鄉互動,提高公共資源利用率,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文化吸引力。近幾年來,培育出太平鎮大道口村“紅徽結對幫幫團”、寨上街“牆根講堂”等6個市級、29個區級優秀志願服務品牌,“文明實踐趕大集”在全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成果交流活動上作展示。

三是智能化運營。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理念、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融入系統設計,將各類文明實踐基地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單派單”系統,利用大數據分析統計功能,對文明實踐基地實施動態管理、供需分析、實時調度、精准對接,使濱海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項目銜接、活動不斷、導向精准、高效運行。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通過系統累計發單3.8萬余個,開展各類活動3萬場次,參與群眾110萬人次。

探索啟示

堅持為民導向,釋放濱城文化資源稟賦。一個地區的文化資源稟賦,日益成為區域競爭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文明實踐基地建設要充分依托區域文化資源稟賦,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發展特色,在陣地、隊伍、活動的融合上不斷提升水平,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陣地導向,激活文博場館紅色文化魅力。認真謀劃,深入挖掘區域紅色資源、歷史資源、文化資源和智能資源,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統籌布局、一體打造,充分發揮文明實踐陣地在黨史學習教育及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中的作用,持續激發群眾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弘揚民族精神。

堅持共建共享,構筑文明培育精神文化高地。文明實踐基地建設要著眼盤活資源,著力實踐場地、平台的共建共享和聯通貫通,突出陣地拓展、主題設計、價值理念、展陳效果、渠道載體和方法手段的守正創新,調動各方力量和社會資源,用主流價值觀牢牢佔領思想文化陣地,把文明實踐基地建成滋養精神、陶冶情操、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

(責編:唐心怡、崔新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精彩圖集
  • “點綠成金”迸發新活力
  • 水綠融合 生態惠民
  • 暢通水系循環 涵養河湖生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