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學黨史·辦實事 對話地方領導”

專訪|天津市河西區委書記李學義: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核心區

2022年01月04日14:10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近日,中共天津市河西區委書記李學義就“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河西區如何引導全區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河西區採取了哪些創新舉措”“如何深入了解群眾‘急難愁盼’,確保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河西區如何做好養老服務”“下一步,河西區將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等話題接受了人民網專訪。

以下為專訪實錄:

河西區委書記李學義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河西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人民網: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河西區如何引導全區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李學義:河西區位於天津市中心東南部,海河西岸,是全市黨政軍機關所在地,特殊的區位決定要有特殊的政治擔當。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河西區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精神和市委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把“規定動作”扎扎實實做到位,把“自選動作”認認真真做出彩,帶領全區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全力構筑“創新河西、活力河西、文明河西、韌性河西、幸福河西”五大城市品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核心區,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河西區委書記李學義就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干部群眾代表交流。河西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堅持對標對表,把教育的標准立起來。我們堅持以首善、首課標准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區委切實扛起主體責任,精心謀劃、統籌協調,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抓好抓實,確保學習教育組織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責任到位、落實到位。我們堅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第一時間專題學習研討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推動區、處級中心組學習全覆蓋。全區88個單位均組織3期讀書班(研討班)。我們堅持精准聚焦、精准發力,先后14次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進行安排部署,5次召開區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出台規范性文件36個,抽調40名干部組建10支區委巡回指導組,深入全區各單位開展檢查督導,傳導壓力、激發動力,實現上下聯動。我們堅持特事特辦,全區統籌、財政專款,第一時間為2781個黨組織、1.8萬名在職黨員統一訂購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4本必讀書目2.1萬套﹔為全區處級以上干部配發《改革開放簡史》等3本參考書目,有力保障學習。我們還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建成1個區級、14個街級、149個社區級中心(所、站),以此為陣地學黨史、說故事、傳精神。

形成聲勢態勢,讓宣傳的喇叭響起來。我們堅持宣傳宣講先行、新聞報道緊跟,努力營造學習教育強大氣場。我們打造了三級宣講體系,組織200余名宣講員,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先后組織3輪2400余場次集中宣講。特別是,突出銀發典型,激勵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建功新時代、助力新征程,72歲的區委宣講團宣講員郜世偉巡回宣講20余場。我們注重讓黨史宣講“活起來”“火起來”。打造懷翁亭、解放天津突破口、“四史”主題教室等現場教學點,上好現場感、沉浸式黨史課。堅持“移動優先”,辦好指尖上的課堂,利用微視頻進行黨史微宣講,讓干部群眾流動不“流學”,務工不“誤學”。我們建成用好社會公益宣傳載體1000多處,安裝公益廣告4500余塊次,高頻次播放公益宣傳片5萬余分鐘,用溫暖朴實的鏡頭語言傳遞出“百年風雨兼程鑄就了今天的光輝歲月,百年堅守初心帶領人民走向富強”的成就、使命和責任、擔當。我們做強媒體宣傳,在市級以上媒體刊稿960余篇,其中,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朝聞天下》《焦點訪談》《今日中國》等欄目播出13篇,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中央主要媒體255篇。我們還打造了多場“億級”流量活動,舉辦“津誠所至、協作同甘”東西部協作產業節,4.2億人閱讀﹔承辦團中央“青春向黨”中國青年網絡音樂節,1600萬網友同步唱響,1.8億人閱讀﹔開設“我把黨恩記心中”微博話題,成為“爆款”,1.3億人瀏覽。

突出開門開放,使沉澱的資源活起來。河西區坐擁博物館、大劇院等一批高品質的市級文化場館,有“紅色記憶”等一系列高水平的黨史主題展覽活動,是開展學習教育得天獨厚的資源。我們堅持借風行船,充分借助各類場館資源,做好“自選動作”。組織各級黨組織參觀展覽、欣賞演出,開展主題升旗、主題演講、重溫入黨誓詞等黨日活動,舉辦“砥礪一百年、輝煌再出發”藝術黨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巡展等一批主題鮮明、引領性強的宣傳活動,累計800余場。承辦全市“點亮津城、共慶華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聯動燈光秀,在市文化中心、天塔同步開啟,將慶祝活動推向高潮。我們堅持黨史專家講黨史,從區委宣講團到黨校主題班次,常態化邀請市級專家講解,助力干部理論學習,2021年共邀請68名專家講課。我們堅持用足市級機關資源。作為全市黨政軍機關所在地,在黨史學習教育上有著“近水樓台”之利,2021年以來,2787名市級機關干部輪值入列河西,宣講、辦實事3772次。

著力謀事干事,讓發展的步子走起來。我們堅持用經濟發展的實際成果彰顯黨史學習教育成效。我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精心謀劃區“十四五”規劃,匯集各方智慧,凝聚廣泛共識,科學做好河西未來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我們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河西就是品牌、人人都是環境”的“大環境”理念,把服務企業發展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切入點,持續深化“放管服”、“一制三化”改革,精准打通企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我們堅持系統謀劃部署,出台優化營商環境責任清單,開發建設國內首個營商環境綜合評價優化平台,加大為市場主體紓困力度,深化稅收征管制度改革,持續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有力激發市場活力。我們堅持打造高效政務,強化部門和街道政務服務大廳標准化建設,建立招商幫辦和上門服務工作機制,密切跟蹤、靠前服務,不斷刷新審批速度紀錄。2021年實現了項目從備案到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証僅用14個工作日的新記錄,比全市40個工作日的標准提前了26個工作日。我們著力厚植創新土壤,建立“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常態化幫扶機制,通過對重點項目的現場服務、專屬服務、並聯服務等,提高為企業辦事的效率,提升城區吸引力。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突破千億元,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實力實現歷史性突破,區域發展向更高層級、更高質量邁進的基礎條件進一步夯實。

人民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河西區採取了哪些創新舉措?

李學義:我們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作為進一步聯系和服務群眾的重要手段,通過緊盯“一線一米”、聚焦“一老一小”、深化“一創一建”,帶領全區廣大黨員干部行動起來,唯實惟先、善作善成,不斷提高河西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緊盯“一線一米”辦實事。我們堅持建強一線堡壘,傾力打造“民意直通車”工作機制,推出“民意工作室、重點問題提級辦理、社區問政面對面、十百千為民服務、機關干部入列輪值”5個板塊,架構了高效便捷的“紅色通道”,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活動開展以來,全區共走訪居民群眾近53萬人,解決群眾訴求和問題超15萬件,“河西區居家養老服務管理平台”“沖鋒陷陣火焰藍,守護百姓保安全”項目被評選為天津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十大經典案例,“西岸綠道:城市的文化內涵和顏值擔當”項目入選為服務百姓創新案例。

天津科技大學大學生志願者通過卡通繪畫為梧桐小學學生講解中草藥知識。河西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聚焦“一老一小”辦實事。我們堅持抓牢基本民生,尤其是關注“一老一小”兩個重要群體,不斷增強服務的溫度和厚度,讓老有所養、幼有所育。我們扎實推進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建設,打造44個養老服務中心,總面積達2.6萬平方米,形成“15分鐘700米為老服務圈”﹔把“一句暖心話、一餐可口飯、一場小活動、一群老伙伴、一天好心情”落實在日常接待上,成為老人“家的延伸”。積極推進適老化改造,探索“三床聯動”,用好醫療機構204張醫養護一體病房床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25張短期托養床位,推動300張家庭養老床位建設,逐步形成全鏈條醫養康養服務體系,作為典型經驗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我們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優質教育需求,推進集團化辦學,新開辦3所民辦小學,5所民辦幼兒園。積極創建“智慧教育示范區”,以初選第一的成績代表天津市入圍全國遴選並脫穎而出,入選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項目。積極擔起全市課后服務試點使命任務,探索開展暑假托管服務,推出200余門素質拓展課程,積極推進校外培訓機構轉型,為全市“雙減”工作落地落實貢獻“河西經驗”。

深化“一創一建”辦實事。我們堅持以繡花功夫和匠心精神,深入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推動城區品質不斷升級。我們堅持在文明創建中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以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為牽引,推動“新門前三包”、第三方測評等機制,促進了常態長效。我們堅持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針對社區設施產權關系復雜、管理難度較大的實際,編印《河西區城市管理便民手冊一本通》,用600余頁的篇幅,將垃圾收運、燃氣、供熱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6方面內容責任講清、辦法講明,並把服務群眾事項細化到自然小區、樓門,讓群眾遇難事不犯難。我們還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建立起“社區治理‘三方建’ 難點問題‘四家抬’”的工作機制,在全區216個純物業小區、454個准物業小區全面推行,牽頭針對性地解決了30余項社區復雜問題,以實際行動向群眾匯報。

人民網:河西區如何深入了解群眾“急難愁盼”,確保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李學義:為群眾辦實事,貴在“把准脈”“診對症”“開對方”,這樣老百姓才能買賬。在主題實踐活動中,我們聚焦群眾急難愁盼,聽民聲、察民意、解民憂,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裡。

聽民情,找准“需求點”靶向發力。我們積極落實“四個走遍”要求。區領導以上率下,示范帶動開展“書記訪民意”大走訪大調研活動,2021年“七一”前我們走遍了全區14個街道、149個社區和各類困難群眾,累計調研走訪46.23萬人,繪制“群眾訴求清單”6995件、已協調解決6822件。我們傾情打造了“民情民意工作室”。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收集民情,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北方網“政民零距離”、黨群心連心、政務微博、“津治通”等信息受理平台整合起來,全方位地收集民情、匯集民意、傾聽民聲。累計辦結群眾訴求15萬件,列出重點問題、“疑難雜症”1495項,目前已全部解決。我們開展了“社區問政面對面”活動,組織100余家區屬職能部門(企業、社會團體)走進社區,直面群眾、直指問題、現場協調、現場答復,並梳理出其中重點難點熱點問題109個,納入“民情民意工作室”台賬督辦。我們還積極開展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入列輪值工作,與群眾喝一壺水、坐一條板凳,嘮家常、聽民聲、交摯友。目前已有4802名市、區黨員和干部按時下沉社區入列輪值,共走訪居民(商戶)7.01萬人,辦理民生實事7115件。

察民意,抓住“合力點”聯動發力。我們堅持創新工作招法。將群眾反映強烈的長期性問題、涉及民意廣的普遍性問題、需協調解決的復雜性問題、長期懸而未決的疑難性問題、苗頭性隱患問題納入“民情民意工作室”問題台賬,並建立長效化管理機制,按照“小事及時辦、大事限時辦、難事協調辦”的目標要求,形成“N種方式收集社情民意、五類問題提級辦理、四級銜接問題處理”的“N+5+4”工作模式。我們堅持重點問題提級辦理。組織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專題對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問題、基層治理中的突出問題進行綜合研判、提級辦理、督辦問效,及時推動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我們積極探索“分級診療”和“多元化解”相結合。成立工作專班,區委組織部主要負責同志任主任,區委組織部、區委政法委負責協調推動,區網格中心負責匯總分配,區委督查室負責工作督辦,各區屬職能部門、街道社區黨組織對接民情民意事項承辦,通過多部門合力,確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

解民憂,主攻“關鍵點”精准發力。我們堅持跟蹤督辦與協同推進相結合。通過聽、談、查、訪、析等方式,實時跟進問題辦理情況,在強化內生動力的同時,加大外部推力。聯合多部門召開協調推動會、現場研判會,形成銜接有序、互為補充、聯動處置的問題辦理全鏈條。2021年召開協調推動會25次,合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495件,大大提升了群眾的滿意指數。我們堅持解決問題與建章立制相結合。2021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城市管理類事項佔訴求總量的90%。依據這一現狀,我們加強分析研判,相繼出台了《關於群眾關切的部分城市管理類問題處置指引》《關於深化“吹哨報到”機制進一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實施意見》《“社區治理‘三方建’難點問題‘四家抬’”工作機制》等,因需施策、有的放矢地規范了處置流程,提高了辦事效率,解決了訴求根源。較2020年同期相比,城市管理類投訴出現了“兩升一降”的態勢,承辦質量提高了,群眾滿意度提升了,訴求量較2020年減少了4126件。

人民網:日前,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的通報中“天津市河西區多管齊下著力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入選,河西區是如何做好養老服務的?

李學義: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是全社會的共同願望,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以來的深切牽挂。多年來,我們高度重視老齡工作,用真摯熱情、細致暖心的各類為老服務舉措,讓老人們享受著幸福夕陽。

馬場街居家養老中心為老人提供配餐服務受到普遍歡迎。河西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貼合需求完善服務保障,贏得夕陽無限好。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源於生活的安心與貼心。我們緊盯社區老年群體基本生活需求,不斷完善老年人幫扶政策,整合多方資源,為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全力落實老年人服務保障工作。相繼出台低保特困老年群體、殘疾老年人、失獨老年群體以及高齡獨居困難老人幫扶政策,每年投入專項資金慰問特殊老年群體,積極落實老年人優待証、敬老卡等各項惠老政策,讓老人生活更加順心、安心、暖心。此外,在每年為社區百歲老年人發放營養補貼的基礎上,2021年啟動面向90周歲及以上老人發放重陽節慰問金,切實把敬老、愛老、助老落到實處。

樣板引路打造先行試點,實現原居安養。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源於養老的舒適和便捷。作為全市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試點,我們將其作為全區“一號工程”統籌推進,大力實施“133工程”,在全區建設街級、社區級居家養老服務載體,構筑區、街、居三級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開展“助餐、助醫、助浴、助潔、助急”“五助”服務項目,探索智能化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面向特殊需求的老年群體提供“一鍵通”應急呼叫及三維防護服務。2021年,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創優出新,借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東風,會同區內多部門單位共同探索“兩中心”“融合式”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搭建“榕樹課堂”文化養老,安排三甲醫院醫師走進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家門口”的專業診療,打造“志願互助”養老,讓老人享受原居安養的紅利。

以文養心豐富老年群體生活,提升幸福指數。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源於精神的滿足和愉悅。區民政局、區老齡辦會同區文旅局、教育局、體育局等多部門單位,充分貼合老年群體精神文化需求,聯合開展了各類老年性文體活動。作為河西區文化品牌活動之一,“我們的節日——重陽節”逐年深化主題,不斷濃厚著孝老、敬老、愛老的文化氛圍。連續多年開展的“情滿重陽”聯歡活動中,天津京劇院、天津歌舞劇院等多家文化院團的專業演員送上精彩節目,將精品文藝節目送到老人的“家門口”。各街道社區也結合實際,發揮社區文體團隊專長,組織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藝演出、體育健身、科普教育等活動,讓社區老人從中收獲喜悅、感受幸福。

人民網:下一步,河西區將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

李學義:河西是天津第一個行政建制區,是“津衛肇始、沽水流觴”之地,有著光輝的革命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我們將繼續挖掘好區域內紅色文化內涵,用好區域外各類紅色資源,不斷深化拓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政治自覺、堅定歷史自信、凝聚奮進力量。

共青團河西區委組織青年干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參觀活動。河西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堅持在學好百年黨史中汲取養分。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為節點,黨史學習教育進入新階段。從現在起到黨史學習教育總結大會,我們將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重點,通過專題學習、宣傳宣講、深入研討、主題實踐等,組織全區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識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系統理解新時代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向深入。

堅持在講好河西故事中凝聚力量。加快打造“河西區城市記憶館”,以河西人民作為城市記憶的講述主體,以建筑場景、事件作為空間展示主體,進一步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內容,組織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參觀學習,在重溫歷史中傳承革命精神。設計推出《百年風華,初心永駐》主題展,聚焦新民主主義時期,從不同側面展現黨領導河西人民走過的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的革命歷程和取得的開天辟地、翻天覆地的輝煌成就,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鑒往知來,礪行致遠,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核心區貢獻力量。

堅持在擔好時代使命中開創新局。立足新起點、勇擔新使命。我們將帶領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繼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牢記使命、拼搏奮進、爭創一流,全力打造“創新河西、活力河西、文明河西、韌性河西、幸福河西”五大城市品牌,加快建設首善之區、打造品質城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全力展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核心區的新氣象!

(責編:陶建、王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