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聚焦信創產業發展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互聯網+”模式深度融入我們的今天,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19屆畢業生閔賽卻在這樣的生活中發現商機,創辦了上海赤電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兩年來,公司不斷發展壯大,2021年全年總收入超過8000萬元。
“緊密對接天津市‘1+3+4’智能科技主導產業,依托天津市作為全國信創產業鏈條全、產業聚集度高的發展聚集區優勢,聚焦信創產業發展的人才和技術需求,我們繪制出專業群建設與產業發展譜系圖。而這張譜系圖也是學校人才培養戰略的指揮圖。”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高江表示。
據了解,近年來,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華為、長城等信創企業、院校等100余家單位,牽頭成立天津職業教育信創產教聯盟。該校與華為共建“津電—鯤鵬產業學院”,以天津高新區與學院共同打造鯤鵬創新人才聯合培養基地為平台,通過鯤鵬計算產業人才培養、專業建設、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動“校企共育、課証融合、職業養成”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從產業需求出發,明確以“崗”位為需求為邏輯起點,遵循“以崗定課,以賽促課,以証驗課”邏輯關系,制定了專業群“微專業”課程體系,推動“崗課賽証”融通,開辟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路徑。
同時,該校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在搭建和實施“微專業”課程體系過程中形成了雙元協作的教師教學團隊,6名專任教師成為華為、新華三等龍頭企業聘用專家,23名專任教師長期服務於京津冀11家中小微企業,科技成果轉化20余項,累計獲得專利21項、軟件著作授權8項,為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超3000萬元,專業群內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和軟件技術專業教學團隊雙雙成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雙高計劃”建設中深化創新創業人才全過程培養理念,鼓勵師生為小微企業解決痛點問題,引導師生團隊利用特色專業,通過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技術開發出一套針對小微企業數字化智能生產管理解決方案——“智雲”小微企業數字化智能生產管理解決方案。“智雲”內含銷售、管理、庫存、財務四大系統,輔助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
2022年春,新冠疫情襲擾津城的日子裡,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團隊在“智雲”中推出適用於居家辦公的“虛擬辦公室”功能,使企業管理層不在廠區的情況下也能進行生產遠程管理調度,實現生產管理可視化。截至目前,“智雲”項目已累計為全市近百家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並在天津市雙創比賽中斬獲市賽金獎。
“從學校招生、就業部門最新統計數據分析,學校錄取分數逐年攀升,全國錄取生源分數12.6%超過當地本科線。軟件技術龍頭專業群服務信創產業輸送產業人才近3000人,高端人才佔比超25%,用人單位滿意度為99.9%。”高江對今年上半年學校就業推動工作進行梳理后發現,今年該校在畢業季組織招聘活動達到232場,去年歷史同期學校招聘活動隻有37場。
“按照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今年學校開展畢業生就業工作時多以利用雲就業平台、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的形式進行,其實這也是數字化為我們的工作生活實現的一種賦能。”高江表示,“在做好應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同時,學校也在前瞻信創全產業鏈后,積極調整實訓人才培養方案,依托鯤鵬產業學院繼續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信創人才,以更高質量的應屆畢業生就業助力信創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我國自主信息產業體系構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來源: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