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優化完善對困難群眾的救助服務方式——

政策有溫度 救助有速度(走特色發展之路)

本報記者 龔相娟
2022年07月28日08: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政策有溫度 救助有速度(走特色發展之路)

“先走訪低保戶,上午剛好有慈善組織要入戶做幫扶評估,我們跟著一起過去,省得打擾兩次。”周佳新扛起救助物資,邊走邊說,干練中不乏細致。退伍轉業后,這是他在天津市津南區民政局社會救助科工作的第三年。

增加救助渠道

上午9點,周佳新到達津南區咸水沽鎮新業裡社區曹女士家。曹女士孩子4歲了,耳道內長了惡性腫瘤,化療兩年多,目前穩定。曹女士父親,去年也查出患癌。一家兩個重病,讓曹女士焦心。

“最擔心的是遇到疫情,沒法出門買藥。”曹女士說,今年1月初,津南區突發本土聚集性疫情,快遞沒法送貨。曹女士突然想起,之前留過網格員李志環的微信。李志環了解情況后,立刻聯系其他區的朋友幫忙買藥並開車送到附近,在馬路邊交接后再接力送到曹女士家裡。

“以后遇到這種緊急事情,除了找網格員,也可以在津南區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信息平台上發信息,工作人員看到后會聯系志願者幫您。”周佳新拿出手機,一步一步向曹女士講解,“救助申請”欄中,分為“申請疫情救助”和“申請社會保障”。疫情救助中就包括藥品急需、食品需求、特病醫療和生活物資等類目。

津南區2021年底推出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信息平台,讓遇困人員隨時隨地有渠道可以求助,大大提高了社會救助效率。

減免就醫費用

了解幾家低保戶情況后,下午兩點,周佳新趕赴醫院探望正在體檢就診的老人。

在這之前,津南區民政局聯合區內的大德中醫醫院,走訪了8個鎮45戶,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送生活物資,開展義診篩查,對發現的患病人員及時治療。

“初步篩查以老年人常見慢性病為主,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大德中醫醫院副院長孔珉德介紹,如果特困老人在醫院治療,醫院負責老人出行接送,對於醫保報銷、民政救助范圍以外的自費部分,醫院再給予減免,讓困難老人不用為看病擔憂。

老人的健康狀況是開展救助幫扶的重要參考信息。周佳新說,津南區民政局已為分散特困供養人員建立健康檔案,統一存於大數據平台,為日常差異化、智慧化救助提供信息依據,可以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快速了解老人情況。

突發疾病就醫,分散特困供養人員醫療費怎麼支付?

《津南區特困供養人員醫療救助工作實施意見》明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門診、住院個人負擔部分醫藥費一般按80%比例予以救助,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個人負擔部分醫藥費予以全額救助。

對於急難型臨時救助,津南區民政局與津南醫院、120急救中心,開通綠色通道和急救通道。街、鎮協調的特殊困難群眾可以先救治后結算,目前綠色通道已為30余名困難群眾解決了急難臨時就醫問題。

幫扶滯留人員

今年1月8日,津南區發生疫情后,區民政局辦公室求助電話不斷,工作人員每天24小時守在電話旁邊。“有一些不是民政部門的事情,但我們也沒有拒絕,接到電話后把問題轉介其他部門。”周佳新說,臨時滯留遇困的外來務工人員、貨車司機最需要幫助解決的是就餐和住宿難題。

接到電話以后怎麼幫忙呢?周佳新介紹,工作人員會根據滯留人員實際需求,安排志願者送熱水、方便食物、協調安排住宿。疫情期間,救助管理站為滯留人員解決了住所難題。

功夫在背后。社會救助工作既要用心用情,也靠機制保障。

2020年疫情突發,天津市民政局第一時間發布通告,公布各區民政局社會救助聯系人姓名、電話號碼、救助標准。對於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流動人口,無需提供居住証,由急難發生地街道(鄉鎮)或區民政部門採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臨時救助。

近幾年,天津探索社會救助確認權限下放鄉鎮(街道)改革,全市有13個區實現街道(鄉鎮)全部下放,去年全市新審批社會救助對象1.6萬人,臨時救助6.76萬人。

民之所憂,政之所在。“政策有溫度,我們要進一步把救助速度跟上,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困難群眾。”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長劉麗紅說。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7月28日 第 10 版)

(責編:孫一凡、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精彩圖集
  • 冰雪運動“破冰”進校園
  • 不負春日好時光 櫻桃花開俏爭春
  • “小兔拔拔”叫響地裡的“金疙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