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山鄉演新戲 人家盡歡顏——贊花鼓戲《山那邊人家》

2022年08月28日11:48 |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湖湘文化
小字號

原標題:山鄉演新戲 人家盡歡顏 ——贊花鼓戲《山那邊人家》

早就聽說花鼓戲《山那邊人家》好評如潮,我一直充滿期待。7月31日晚,終於有機會,同來益陽採風的中國作家“天團”、益陽市和清溪村的干部群眾,一起欣賞了這部大戲。演出中,笑聲不斷、掌聲不斷、喝彩不斷。

我就成長在周立波小說中描述的山鄉,是地地道道的“山那邊人家”。看得更親切,更高興。劇中呈現出清新自然的山鄉風物、輕逸靈秀的民情民俗,還有活潑明快的花鼓特色,讓人清風拂面、耳目一新。這是一部干淨、優美、流暢,值得細細回味的好戲。在題材選擇、劇本構思、表演藝術、音樂創作、舞美設計多方面創新出彩。

《山那邊人家》從比較集中的題材選擇中獨具慧眼,與書寫新時代的山鄉巨變遙相呼應。這是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和益陽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攜手合作,首次把“文學家與當代經典文學作品”搬上戲劇舞台。這是一個頗具膽識、獨具慧眼的選擇。事實証明,這一選擇帶來了獨創的競爭優勢。這部劇生動演繹了作家與人民、作家與生活、作家與作品的關系,也啟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攀登新時代文藝高峰,隻有像周立波那樣深入地扎下根去,完全融入群眾的生產生活,融入到群眾的思想感情,才可能真正發現和書寫新時代的“山鄉巨變”。

編劇充分展示創作才華,在准確理解原作的基礎上,巧妙引用、精彩化用、大膽創造,成功把文學搬上了舞台。巧妙借助戲劇舞台,完全打通了劇內劇外,讓作家自身走進劇中,走進生活,走進人民,成為了戲中的一員,人民的一份子。劇中的周立波既有宏觀的第三人稱視角,又有微觀的第一人稱視角,既是一個記錄者、觀察者,更是一個創作者、參與者。這是對原作最大膽的設計,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讓觀眾感受到了親近感、新鮮感、穿越感。特別是青年學生請教立波先生的細節,問:“她們為什麼總是笑?”立波答曰:“她們想笑!”再無多言,堪稱神來之筆。我覺得作家和人民的關系處理得特別好,群戲很好,意境很好。雖然劇名不叫“山鄉巨變”,但是我感受到了變化帶來的快樂,看到了人民朴素的生活追求。值得稱道的是,該劇雖然取材於周立波短篇小說《山那邊人家》,但沒有拘泥於原作,而是圍繞一系列益陽題材作品做了一番篩選和綜合,把一些有意思、有意義的情節和人物移進了戲劇之中。整部劇本干淨流暢,才華橫溢,像一部充滿濃郁鄉情的散文詩。同時,在詩意化的敘述中,讓觀眾感受到了鄉愁,也勾起了我自己有關家鄉益陽的記憶。

尤其值得點贊的是,演員們的表演特別動情、特別出彩。我不得不為周立波的扮演者、花鼓戲表演藝術家周回生叫好!塑造出了周立波作為知識分子的風度和智慧,作為人民作家的淳朴和謙遜嶄新形象,舞台表演神形兼備、拿捏得恰到好處,真正做到了不多一分,不少一分。演出結束后,周立波親屬后人、清溪村村民爭相與回生老師合影,一些年紀大的鄉親們熱淚盈眶,表示像極了周立波本人。青年演員張丹飾演的胡桂花,擯棄了以往花鼓戲中湘妹子的符號化、程式化表達,有個性、接地氣,體現了益陽新媳婦的美麗乖巧、善解人意與顧全大局,並不是符號化了的辣妹子,清新活潑,有剛有柔,別具一格。另外,演員陳正春飾演的鄧滿爹、郭振威飾演的鄧伏生,謝曉君飾演的何家姆媽,羅勇飾演的卜小偉等人物形象生動飽滿,活靈活現地展現了新中國農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氣質,塑造了一個淳朴善良、真誠樂觀的農村社會群像。

“韻味、好聽”是這部花鼓戲的又一大特色。音樂創作用足了各種湖南花鼓調的曲式唱腔,自然貼切地展現了花鼓戲的藝術特點。全劇以“採蓮船”為主題音樂,採用地道的花鼓戲曲牌和益陽民間小調相結合構成,還特別融入了地道的益陽方言和本地童謠,飽滿豐沛、原汁原味。我在現場聽著時而俏皮、時而婉轉的花鼓唱段,仿佛聽到禾苗拔節、茶子花開的聲音,悠悠揚揚、自自然然地繚繞在耳畔,給人以深深的沉醉與美感。

相對於傳統的花鼓戲劇舞台,這部劇的舞美現代感十足,實現了新的突破。該劇大膽引進新的舞台技術,把多場景、多時空的環境濃縮成一個寫意空間的轉台,使整個舞台靈動起來,緊湊起來,也更時尚起來。在尊重主題思想與選材內容的基礎上,編劇、導演在緊鑼密鼓之間,以輕鬆愉快的筆調,寫一二小事,以浪漫抒情的手法,排三五場景。我最喜歡星空下的禾場上那一場戲。夏天的鄉村夜晚,有星星,有蒲扇,涼風習習,閑話家常,童年的記憶就這樣復活在舞台。或許可以說,整部劇就是用翠綠的竹林,用青青的禾苗,用月亮、流雲,精心構建的一幅中國山水風情畫。所有山裡人家的物件錯落有致,緩緩在舞台上舒展開來,構成如詩如畫的舞台情景。讓觀眾感覺到時代的特點,生活的氣息,地方的味道。

《山那邊人家》是近年來難得的一部具有傳統戲劇情懷、又充滿現代審美表達的優秀作品。它既能讓頗有閱歷的觀眾勾起往事鄉愁,又能滿足年輕觀眾的審美需求,覺得新意盎然。某種程度講,這是新時代花鼓戲發展的新成績、新探索、新表達,對於我省花鼓戲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帶來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十年磨一劍。好戲須經百遍改,演員要歷千場磨。行筆至此,又欣聞花鼓戲《山那邊人家》全體劇組,即將赴天津參加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展演,並全力角逐全國戲劇大獎。我為之喝彩、為之點贊,並報以更大的期待!(蔣祖烜)

(責編:孫一凡、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精彩圖集
  • 冰雪運動“破冰”進校園
  • 不負春日好時光 櫻桃花開俏爭春
  • “小兔拔拔”叫響地裡的“金疙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