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講堂”,老黨員小學生共話新時代

“孩子們,大家知道近幾年我們黨和國家取得的偉大成就嗎?”“我知道!我們成功舉辦了北京冬奧會,我特別喜歡冰墩墩、雪容融。”“我看新聞上說,現在都有無人駕駛的汽車、地鐵、收割機啦。”“還有,我們的作業變少了,課外活動更多了。”“你們說的都對,都是新時代發生的變化、取得的成就。”日前,在天津市紅橋區鈴鐺閣街道曉春裡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來自紅橋區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圍在87歲的老黨員韓師羲身邊,“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這是一堂銀發新苗共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小院講堂”,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走進社區,和老黨員們一起拉家常說變化,聽老黨員講解二十大精神的豐富內涵。
現場,韓師羲圍繞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內容,結合自身經歷,講述近年來為老服務、市容環境等方面發生的“蝶變”。
韓師羲告訴孩子們:“生活中處處都有對老年人的關心關愛,吃飯有老人家食堂,辦事有老年人綠色通道,出門坐車有敬老愛老專座……這都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體現。”孩子們深受啟發,爭先恐后地表示:“我聽姥姥說,社區裡經常搞義診活動,請醫生來免費給他們測血壓呢!”“我奶奶還參加了小區裡的合唱團,經常出去表演節目。”
“不光我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年,咱們的市容環境、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好,城市街道更加整潔,家門口的公園綠地越來越多……”老黨員們將我國和天津取得的偉大成就融入“小故事”、變為“家常話”,一一說與孩子們聽。
“社區老黨員用孩子們感興趣、能聽懂的‘小切口’把‘大道理’講明白,讓他們對黨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紅橋區中心小學德育主任劉霞說,“我們也會繼續嘗試把思政課放在社會生活中去講、融入社會生活中去講,不斷提升課程的生動性、鮮活性、深刻性,引導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做新時代接班人。”(記者 史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