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引灤入津40周年:飲水思源 豐碑永存

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
2023年09月15日16:21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天津依水而建,因水而興。水是天津發展的命脈,是人民幸福的源泉。

1983年9月11日,甘甜的灤河水汩汩入津門,結束了天津人民喝咸水的歷史。40年來,引灤入津工程累計向天津供水330多億立方米,發揮了巨大社會經濟效益,也深深改變了天津發展軌跡。

艱難歲月——天津曾極度缺水

地處九河下梢、渤海之濱的天津被水環抱,卻也曾經是一座極度缺水的城市。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天津城市生活和工農業用水不足現象日益突出,缺水嚴重制約著經濟社會發展。水資源短缺迫使人們超量抽取地下水,天津地下水開採高峰期年開採量達10.38億立方米,結果造成大面積漏斗區,地面平均每年以80毫米的驚人速度沉降,已經到了不能再抽的地步。

回首那段艱難的歲月,天津全市日供水量被壓縮到60萬噸的極限,即使如此,蓄水量也僅夠維持1個月時間。

天津水源無以為繼,幾百萬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受到極大威脅,老百姓喝的都是苦咸水,人們戲稱“天津一大怪,自來水可以腌咸菜”。

回首那段艱難歲月,今年76歲的市民張志強仍然有著深刻的記憶:為了吃水,在大街小巷,到處可見提桶攜水的人流﹔在機關單位,幾乎都在設法尋找備用水源﹔為了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用水一壓再壓,除了保証人民必不可少的食品、副食、糧油加工、醫藥、發電等行業的生產用水外,全市工業生產完全陷入癱瘓狀態。為了保証市民生活用水,農業生產糧田不再供水,稻田改旱田,菜田供水減半﹔為了解決用水,全市各行各業採取限水措施,共渡難關……

天津水源危機牽動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心,國務院在1981年8月召開的京津用水緊急會議上決定引黃濟津,豫魯冀三省人民顧全大局,立即響應。10月28日,黃河水從人民勝利渠千裡迢迢抵達津門﹔11月27日,山東潘庄、位山也同時提閘放水。這次引黃,國家投入巨資,豫魯冀三省人民幫助天津解決了燃眉之急。

眾志成城——創造水利史奇跡

英雄引灤奪天工,萬壑千山架長虹。

1981年9月25日,國務院以(81)國函字133號文件正式批復,同意實施引灤入津工程,並明確將引灤入津全部權力和責任交由天津負責。這一英明決策是解決困擾天津已久的城市供水問題的正確戰略性抉擇,也開創了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由地方政府全權實施的先河,極大調動了天津人民的積極性。

說起40年前參加引灤入津工程的往事,時任中建六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的張蘭祥如數家珍。“引灤工程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大會戰取得勝利的一項法寶是建設者頑強拼搏的斗志。我們為了全力推進項目施工,白天黑夜三班倒,大家瞄准一個目標,那就是要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務。許多職工負傷流血不下火線,病痛在身仍堅守在施工一線。不少女職工為全身心投入建設,把年幼的孩子委托給親屬照料。”張蘭祥說。

在工程建設最緊張的階段,進度是以日報進行統計的。張蘭祥回憶,當時由於多個下屬公司同步施工,各單位和班組之間創優爭先,工程節奏不斷加快,材料供應計劃經常滯后於現場需求。因為當時材料採購還沒有完全市場化,隻有將鋼材等物資供應計劃不斷加大提前量,才滿足了不斷刷新的工程進度。

張蘭祥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記憶,是引灤入津工程爭分奪秒、日夜趕工的一個縮影。

1983年2月初,國務院委托水利部在天津召開通水協調會,明確指出:“所有蓄水和通水工程,都按照7月完工、8月試水、9月驗收、‘十一’通水的統一部署進行。”1983年8月15日10時,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庫同時提閘放水,灤河水噴涌而出,飛奔天津。引灤入津工程開始全線試通水,24日10時停止,歷時9晝夜。1983年9月5日8時,潘家口、大黑汀水庫和引灤樞紐閘依次提起,正式向天津供水,9月11日,甘甜清澈的灤河水流進千家萬戶。至此,天津人民結束了喝苦咸水的歷史。

引灤入津工程共投資11.34億元,完成土石方3460萬立方米,石方166.67萬立方米,澆筑混凝土63.73萬立方米,使用鋼材11.2萬噸,木材5.4萬立方米,水泥36萬噸,設備1776台套。工程初步計劃3年完成,經過奮戰,僅用了1年零4個月。1984年,引灤入津工程被國家質量獎審定委員會評為國家優質工程,榮獲金質獎。2011年,引灤入津工程被全國土木工程建設行業內組織推選為“百年百項杰出土木工程”。

勵精圖治——奮力前行四十年

40年來,引灤入津工程累計向天津市安全供水332.8億立方米,在支撐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高品質生活創造方面碩果累累。

水資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有效支撐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目前,天津市已經形成“一縱一橫”引灤引江輸水干線為骨架,於橋、爾王庄、王慶坨、北塘、北大港等五座水庫調蓄調度,輻射城鄉的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全市年供水總量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不足20億立方米提高到2022年的33.55億立方米。依托引灤水源,天津市城市供水事業也不斷取得突破,截至目前,全市33座水廠總供水能力達到480萬噸/日,是引灤通水前的5倍,城市供水水質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農村供水水質合格率達到90%以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引灤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引灤水質持續穩定向好。2000年以來,隨著引灤沿線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引灤水富營養化趨勢明顯,影響了供水安全。近二十年來,天津市水務部門積極協調市有關部門和引灤沿線區縣,累計投入57億元開展引灤水源保護工作。截至目前,引灤全線水質均達到地表水Ⅲ類及以上,潘家口、大黑汀水庫、於橋水庫動植物多樣性逐步恢復,有力地保障了引灤供水安全。

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以用水微增長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引灤水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引灤通水以來,天津始終把節水作為一項戰略措施常抓不懈。引灤通水四十年來,天津市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截至目前,全市萬元GDP用水量20.57立方米,位居全國第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8.48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0.722,位居全國第三。

引灤生態保障能力充分顯現,助力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水平。引灤調水有效地增加了天津市可利用水資源量,通過置換超採地下水、實施生態補水等措施,有效遏制了天津市地下水位下降和河湖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有力地帶動了全市生態文明建設。

“引灤入津工程歷久彌新、未來可期。”天津市水務局副局長王洪府說,當前天津正處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關鍵時期,水務部門將聚焦“四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建設目標,持續推動引灤入津工程和天津市供水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努力為高品質生活創造提供支撐和保障。

(責編:孫翼飛、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