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東麗區瞄准消費升級新需求 培優做強精品農特產品

2024年01月18日16:07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高效生態農業結碩果(圖)

華明農業園內,梁天譯(左)在指導助手如何不傷果採摘草莓。

歡坨村西紅柿種植基地,董志梅(左)在自家暖棚內幫客戶採摘西紅柿。

這一茬兒的火龍果已銷售完畢,田淑華(右)忙著給火龍果樹精心修剪枝杈。 攝影 張清

三九時節,寸土寸金的津郊田野上,尚有殘雪待融,東麗區的一個個暖棚內卻生機盎然。紅紅的歡坨西紅柿、紅紅的華明草莓、紅紅的軍糧城火龍果……讓本該單調乏味的冬日,挂上了喜慶的“幸福紅”。

緊鄰中心城區,區域高度城市化,耕地面積僅佔全區的16.6%,農業發展空間極其有限。在金貴的耕地上,如何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做好現代都市農業這篇文章?東麗區從未停止思考和探索。

探索實踐中,東麗區逐漸摸索出一條符合該區特點的發展路徑: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做足“土特產”文章,培優做強一批市場影響力大、競爭力強的精品農特產品,為農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歡坨西紅柿

品牌興帶動產業旺

走進東麗區金鐘街道歡坨村西紅柿種植基地,58歲的種植戶董志梅正在自家暖棚內忙碌。眼下正值水果西紅柿豐收季,雖還未到春節,訂單卻已紛紛到來。

“都是老客戶,京津冀地區都有!”停不下手中的活兒,董志梅一邊將新採摘的西紅柿裝箱,一邊利索地打包,不一會兒,20多箱西紅柿就被裝上了車。

種植西紅柿六七年,料理著3個暖棚,董志梅早已習慣了每天起早貪黑的辛苦。“西紅柿賣得好,咱就干勁足。以往一年種植一季,現在一年種植兩季,一年算下來,得有近10萬元的收入。”

“知道嗎?去年,咱們歡坨西紅柿總產值首次破了億元大關!”田國雨,東麗區金鐘街道歡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一見到記者就迫不及待地報喜。

田國雨告訴記者,歡坨村合作社共有成員2946戶、8371人。在這裡,西紅柿種植是主導產業,種植面積約1680畝,大棚1276個。包括董志梅在內的種植戶485戶,有1160人從事西紅柿種植。

“如你所見,歡坨西紅柿都是暖棚種植,過去隻有單一的老味兒西紅柿,現在增加了水果西紅柿。”問及為啥歡坨西紅柿如此受歡迎,“憑實力!”田國雨幾乎是脫口而出。

“其實歡坨村種植西紅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半個多世紀以來,村裡許多人家老少三代都以種植西紅柿為生。”在田國雨看來,歡坨村得天獨厚的“膠泥”土壤、保留“老籽兒”的優良品種、傳統和科學相結合的種植管理方式,都是成就今天歡坨西紅柿的必備條件。

不靠科技和狠活兒,歡坨西紅柿憑實力征服了食客的味蕾。2022年,歡坨西紅柿榮登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上榜“國字號”,享譽京津冀。

讓田國雨更高興的是,歡坨西紅柿巨大品牌效應背后,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活力。“歡坨西紅柿的特色種植,吸引了來自京津冀地區的數萬個家庭來基地採摘,他們在採摘果實的同時,還會選購包括西紅柿在內的各種蔬菜種苗,作為家庭盆栽景觀植物拿回家培育。各種以歡坨西紅柿為主題的農旅活動,為我們這裡的種植戶帶來了近千萬元的收益。”田國雨說,“歡坨西紅柿節”已成功舉辦了四屆,目前,已成了歡坨村人最期待的節日。僅以去年第四屆“歡坨有好柿”西紅柿節為例,融合文藝表演、採摘體驗、趣味游戲等多種活動於一體的展現形式,吸引了各地游客數萬人。

採訪中,東麗區金鐘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成立告訴了記者一個好消息:“東麗區首個農光互補智慧產業示范區項目已落地歡坨村,目前,一期1200畝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項目將利用2000多畝閑置土地啟動大棚改造,引領種植戶實現更大規模的標准化種植,最終實現向產業化、集團化方向發展。”

談及歡坨村的未來,田國雨充滿了期待。他說,將進一步依托歡坨西紅柿的品牌價值,打造以西紅柿為主題的田園綜合體,諸如特色民宿、特色餐飲等﹔用足西紅柿資源,在西紅柿上下足功夫,實現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

華明草莓

打造優質品牌提升附加值

特色農產品讓村民富了起來,高效都市型農業,也讓“新農人”有了發揮的舞台。

冬日暖陽下,行走在東麗區華明農業園舒適又愜意。不知不覺間,一抬眼“果匠草莓基地”的牌子立在眼前。“起名果匠,難不成要把匠人精神在草莓種植中發揮到極致?”記者暗自揣測間,51歲的梁天譯迎了出來。

梁天譯習慣別人喊他老梁,靠著情懷和熱愛,這位不是農民的“新農人”在距離和平區的家大約40分鐘車程的地方,開辟出一片綠意盎然新天地。

草莓長勢正旺,一些已經成熟了,顆粒飽滿,鮮艷欲滴。老梁一邊指導助手採摘,一邊聊他的“種植經”:“這裡45個暖棚的草莓,全部按照有機標准種植,種苗引自日本,育苗在河北省承德。”

“我種草莓,要的就是品質,天然健康、口感好。”老梁的執著,讓他付出了更多的辛苦:從定植期、緩苗生產期,到花芽分化期、開花期、坐果期,再到膨果期、成熟期,草莓“一生”的重要成長階段,老梁一個都不會錯過。溫度、濕度、光照……45個大棚,一天下來,老梁也不知要轉上幾個來回。

當然,他的執著也給他帶來了不錯的回報。因為草莓品質好,大客戶紛至沓來。經常是草莓還沒成熟,就被提前搶訂一空。採訪當天,記者遇到陪同夫人過來採摘的殷先生。殷先生說,他算是老梁的老客戶,打了多年交道,吃這裡的東西放心。“每次過來,都會多買些,吃完了再來,就當郊游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轉變,更加注重品質和健康。”草莓口碑好,不愁賣,讓老梁有了增產的想法。“華明街道很支持,目前正在幫忙協調聯系增加種植面積。”老梁說。

“著力打造‘華明農品’優質品牌,實施區域內種植、養殖品種升級,更新優良品種,延伸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打造精品農產品……”分管農業工作的華明街道人大工委專職副主任鄧淑英告訴記者,此前,華明街道出台過一項“華明農品”三年實施計劃,就是要通過三年培育推廣,實現華明街域“華明農品”精品農產品全覆蓋。

未來,還將以發展“華明農品”精品農產品為依托,以一二三產業相融合為支撐,結合各村特色產業,打造集觀光、採摘、休閑、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農業旅游項目,推進農業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立足全域城市化大背景,大力發展都市農業,打造‘華明農品’精品農產品、建設都市農文旅帶,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東麗區華明街道黨工委書記馬超表示,他們會不斷探索鄉村振興的“華明路徑”。

軍糧城火龍果

依托好品質構建綠色消費集群

找到田姐家的火龍果暖棚,記者頗費了一些周折。田姐家的15個火龍果暖棚都建在東麗區軍糧城街道恆揚農林設施農業園內,這片農業園佔地規模就有161249.78平方米,約合241.87畝。

田姐大名田淑華,今年55歲,10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嘗試大棚種植紅心火龍果,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越做越紅火。

走進暖棚,田姐正忙著給火龍果樹修剪枝杈,最后一批果實已在上個月採摘完成。“它們算是剛生產完,正‘坐月子’呢,得小心侍候著。”田姐打趣地說。

田姐家的暖棚不算大,一棚大約產果4000斤,果實全部自然成熟,不催熟﹔口感好,咬上一口又香又甜,汁水很足。

“品質”,也是田姐口中常說的一個詞,透露出她內心的堅守。“讓北方百姓吃上自然成熟的、好吃的南方水果”,田姐說,這是她種植的初衷。

好品質,自然有好口碑,田姐家的火龍果每年幾乎都是不出棚,就被搶訂一空。“哪的客戶都有,不少是像我一樣追隨了好多年的老客戶,從頭跟著吃到尾。”一旁的張姐忍不住插話說。她叫張俊琴,田姐的一位大客戶,山東商會的。

“火龍果樹,5月開花,7月成熟,一直可以採摘到12月底。”除了售賣果實,田姐也搞採摘,整個採摘期,客流不斷。

現在田姐家的火龍果種苗也成了搶手貨,不少人慕名而來,向田姐購買種苗,求教技術。田姐不保守,隻要願意學的,她都用心教。一家養老院,也過來跟田姐買種苗,說是給老人打造一個特別的休閑區,田姐一聽二話不說,種苗全送。

火龍果賣光了,記者以為,這段時間會是田姐最清閑的時光,沒想到她正在忙著做一件大事:擴產能。在東麗區農業農村委的牽線搭橋下,田姐又在臨近的大宇庄園拓展了30個暖棚,目前已栽好種苗。

“我的想法是種到100個棚,打造火龍果研學基地,讓孩子們親身體驗火龍果成長的過程。”田姐說。

“其實,我們一直在全力推動街裡的產業提檔升級。”東麗區軍糧城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孟慶東說,下一步,將促進設施農業向農業旅游產業轉型,在產品質量、產業運營、營銷推廣上下功夫,逐步推廣有機稻米、稻田蟹、火龍果等農產品生產經營,建成一批集休閑、觀光、消費為一體的綠色消費集群,促進產業發展“接二連三”。

東麗區農業農村委

全力打造“三品一標”農產品

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培育“專、特、優、精”的高效農業單品,做大做強品牌農業,以農業品牌化助力鄉村振興,加快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發展,這在東麗區已成為從政府到企業、再到農戶的共識。

東麗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劉家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東麗區農業農村委將圍繞打造“三品一標”農產品,從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四方面做文章,為東麗區特色農產品提供政策指導與技術服務。

在品種培優方面,結合特色農產品生長所需要的土壤等環境,對接農學院與農科院專家,指導當地種植戶改良現有品種,試種適宜該地土質的優質高產新品種。

在品質提升方面,加快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普及生物有機肥等減肥減藥措施,推進耕地安全利用,改善土壤地力,推進生產產地環境的清潔化,帶動優質農產品生產。

在品牌打造方面,積極幫助歡坨西紅柿等綠色農產品申報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認証,在此基礎上,再組織申報“津農精品”品牌,積極探索地理標志農產品創建途徑與措施,同時通過舉辦歡坨西紅柿節、胡張庄葡萄文化節及農民豐收季節慶活動,進一步擴大東麗區特色農產品影響力,延伸拓展產業鏈條。

在標准化生產方面,以推進全產業鏈條的標准化生產為宗旨,在種植戶中推廣普及、指導培訓各環節標准化生產技術,結合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建設要求,加強對種植基地產前、產中、產后監管。

“通過‘三品一標’創建,把我們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叫響,把特色農業產業做大做強。”劉家和信心滿滿地說。(記者 張清)

(責編:孫一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