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質生產力發展動力澎湃
天開高教科創園(以下簡稱天開園)首批入駐企業天津靈境智游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春節前夕正式上線了“奇妙趣游”小程序。春節假期,許多年輕人通過小程序在線打卡蓋章,深度體驗古文化街的人文歷史。“企業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為天津打造了一份數字化文旅地圖,讓古文化街‘活’起來,‘動’起來。”靈境智游總經理張楠告訴記者。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天津以天開園為載體和抓手,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自主創新成色越來越足,新產業新動能加快形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澎湃動力。截至2023年年末,我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均突破1.1萬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3.49%,居全國第三。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新質生產力的源頭活水
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
今年1月,天津大學馬雷教授及其科研團隊攻克了長期以來阻礙石墨烯電子學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打開了石墨烯帶隙,這一突破被認為是開啟石墨烯芯片制造領域“大門”的裡程碑。“這次的突破性成果意味著我國在電子元器件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馬雷說。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天津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源頭活水。
合成糖可謂天津市最“甜蜜”的科研成果。繼首次在實驗室實現從二氧化碳到澱粉的人工全合成后,不到兩年時間,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天津工業生物所)又實現了從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
“種植農作物可能需要一年時間,現在以二氧化碳為原料,不依賴農作物種植,直接人工合成糖隻需17個小時,糖的獲取時長從‘年’提速到了‘小時’。糖合成的效率為0.67克每升每小時,比已知成果提高10倍以上。”天津工業生物所副研究員楊建剛告訴記者。
以人工合成糖為代表,天津市重大創新平台建設持續提質增效:國家超算天津中心獲批籌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台”,自主研制CAE(計算機輔助工程)軟件入選“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完成噸級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中試平台建設……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天津馬力十足。
由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聯合研發的新一代8通道腦電採集國產芯片去年在津研發成功。該芯片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突破了腦機接口技術基礎元器件“卡脖子”難題。目前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等六大海河實驗室全面入軌運行,會聚兩院院士74位,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正在逐步打造成天津版“國之重器”。
天開園 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沃土
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質優。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將科技創新成果及時轉化並應用到具體產業上,科創園區就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沃土。
“我們企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對資金的需求比較大。這筆資金將用來建設團隊和開發產品,進一步加快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步伐。”從成立天津恩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到拿到1100萬元股權融資,天津大學副教授王議鋒僅用了半年時間。
恩特能源是天開園引進的第一批優秀企業之一,專注於高端新能源裝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由王成山院士主導的“天津大學儲能平台”孵化,投資機構的融資為企業發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針對科研成果不敢轉、不願轉、不會轉,以及企業發展缺資金、缺場景、缺人才、缺配套等問題,我們建立了項目優選、梯度培育、診斷分級、融通發展、賽馬比拼、轉出成長等六項機制,打造政務、科創、金融、商務、知識等五類高品質服務,探索形成具有天開特色的生態模式。”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為幫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天開園撬動各類機構與企業對接合作,創新資源與天開園的“握手”通道更加順暢,優質項目競相入駐。世界首款腦機接口專用編解碼芯片、全球首例非人靈長類動物介入式腦機接口技術、水系規模儲能電池關鍵材料和電芯等一批成果在天開園落地轉化。截至1月31日,天開科技廣場入駐企業415家,其中師生、校友企業306家,佔比73.7%。
圍繞科技創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創服務生態圈定位,我市發布34條高含金量政策及一系列配套實施細則。去年全年累計為平台公司、入駐企業、優秀人才等兌現政策支持資金2.36億元,“真金白銀”為園區發展賦能添力。
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科學家段峰與天津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胡浩豐,都拿到了天開園高端科技人才的認定証書和100萬元的獎勵資金。“政策兌現力度非常大,讓我們對企業未來充滿信心。”胡浩豐說。與他們一同被認定為首批高端科技人才的一共56人,均來自天開園落地企業。
新春伊始,天開九安海河海棠50億元科創母基金簽約發布,著力組建創投基金群助力天開園高質量發展,為新質生產力的加速釋放提供金融支撐。
自開園以來,已經有1300余家企業在此落地生根。如今,天開園已經成為天津創新創業的新熱土、城市發展的新地標。科技、產業、人才、金融的強力支撐,正在將科創資源的“聚寶盆”轉化為推動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創新型企業 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生力軍
新質生產力的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在新領域新賽道培育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去年11月,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免疫細胞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治療產品,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成為我國白血病治療領域首個CAR-T細胞治療產品。“這是中國白血病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我們將繼續努力讓更多患者獲益。”合源生物首席執行官呂璐璐博士說。
細胞治療被認為是創新藥領域極具潛力的細分賽道。濱海高新區作為京津冀特色“細胞谷”的重要承載地,目前已集聚細胞領域創新型企業40余家,在原始創新、產業轉化、先行先試、檢驗檢測、科學監管等方向實現全面布局。
走進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展廳,一個個小小的芯片給參觀者帶來了巨大的震撼:在一個不足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布局了幾十億個晶體管,其難度相當於在一根頭發直徑十萬分之一大小的地基上蓋高樓大廈。依靠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2023年飛騰實現營業收入超19億元,同比增長18%,芯片累計銷售量突破750萬片。
在濱海高新區信息安全產業園,飛騰與麒麟軟件比鄰而居,共同組成了信創產業的“雙子星”。過去一年,信創“雙子星”依然閃耀:飛騰新一代高端嵌入式CPU榮獲2023年中國IC設計成就獎和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金獎﹔麒麟開源桌面操作系統入選2023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在領軍企業的帶動下,“中國信創谷”產業規模超過800億元,聚集了飛騰、麒麟、曙光、海光、360科技等領軍企業,信創產業生態企業超過1000家,確立了以基礎硬件、軟件系統、信創+服務為核心的產業鏈條。
“細胞谷”和“中國信創谷”是我市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注腳。天津市持續優化“雛鷹—瞪羚—領軍”梯度培育機制,做大做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底盤”。截至2023年年底,我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均突破1.1萬家,雛鷹、瞪羚、科技領軍企業分別達到6230家、460家、343家,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生力軍。
企業創新活力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更加強勁。2023年,天津市科技領軍企業營業收入達到620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6.88%。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營收超過1.45萬億元,重點產業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比重達45.1%。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正在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記者 張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