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行走一線】天津:草莓飄香產業興

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
2024年04月10日09:33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清明節后,乍暖還寒。

走進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街道小馬杓沽村種植戶李山的草莓大棚,頓感暖意融融,濃濃果香扑面而來。

清明小長假過后,李山大棚裡的草莓被游客摘掉不少。看到現在的“一片綠”,李山的笑意喜上眉梢:“節前還是紅乎乎的一片,供不應求。”說話間,李山電話響起,他告訴欲前來採摘的游客“抓緊,趁現在還有。”

李山大棚裡的草莓正值收獲季,令人垂涎欲滴。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李山大棚裡的草莓正值收獲季,令人垂涎欲滴。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每年春節前夕到“五一”期間,草莓迎來收獲季節。在這100來天,李山每天都早早來到棚裡,一壟一壟地看,晚上還要再看一遍,“兩遍看下來,這一天賣了多少,心裡基本上就有數了。”

李山的草莓現在售價25元一斤,春節前還得再翻一倍。一個面積為一畝地的草莓大棚,一年能給李山帶來20萬元的收入。“游客吃了我家草莓就不吃別家的了,咱們品種好!”李山一邊擺弄剛剛育好的草莓苗,一邊介紹道,自己種植的草莓品種叫“隋珠”,口感純甜,香氣濃郁,就是產量略低,需要多用點兒心。

到了5月底,李山會拔掉眼前的這棚草莓苗。然后,在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對大棚進行高溫殺菌。“到時棚裡最高溫度能達到60度,把地養一養,8月底再把現在育好的新苗栽上。”種植草莓需要耐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心照料,“好在轉年開春就又能賣錢了,再多辛苦也值。”

2011年,李山的父親李貴祥成為村裡第一批種植草莓的人。當時,李山想擺脫農民的標簽,跑到外地倒騰小買賣。“老爺子不出家門,卻年年比我賺得多,我就回來了。”2018年起,李山跟著父親學習草莓種植技術,成為村裡第一個種植“隋珠”品種的人,也是第一個做直播賣貨的草莓種植戶。現在,對於自己“新農人”的身份,李山感到很榮耀。

談到草莓種植,李山(右一)和父親總是笑呵呵。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談到草莓種植,李山(右一)和父親總是笑呵呵。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在一公裡之外的大馬杓沽村,“有機草莓”亦帶熱了“採摘經濟”。

剛剛發走幾十箱草莓,從煥清快速擦了擦腦門上的汗,又趕緊招呼前來採摘的游客。積累了12年種植經驗的從煥清,有5個大棚,是附近遠近聞名的草莓種植大戶。今年63歲的叢煥清,趕時髦、愛鼓搗,不僅寄走了全村第一箱裝有草莓的快遞,還研究出了新品種,申請了專利。

從煥清(左一)幫游客採摘草莓。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從煥清(左一)幫游客採摘草莓。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看到從煥清種植草莓賺到了錢,鄰裡鄉親紛紛上門討教技術,從煥清也總是傾囊相授。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僅在大馬杓沽村和小馬杓沽村,就有將近一半村民在從事草莓種植工作,兩個村合計100多個草莓大棚,年產值近2000萬元。草莓種植不僅是漢沽街道的主要產業,更成為天津發力鄉村振興的一張靚麗名片。

此前,很多草莓種植戶種的是普通農作物。被問到現在為啥選擇種草莓?一位種植戶給出的答案是:草莓好啊,紅紅火火,甜甜蜜蜜。

(責編:孫翼飛、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