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北辰區季庄子村季核亮——

扎根泥土 育蔬菜良種

人民日報記者 龔相娟
2024年04月17日08:29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視頻:崔新耀

一身洗舊的工裝,干活動作麻利,一雙磨損的黑布鞋上全是泥土……

從壟溝裡走出來的老季抬起一隻腳:“這是新鞋,剛穿一個星期,鞋底就磨成這樣了。”

老季名叫季核亮,出生於天津市北辰區季庄子村,今年53歲,現在是天津市耕耘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記者在種植基地見到他時,晒到發亮的古銅色臉龐讓他顯得比同齡人年長些。

1993年,季核亮從天津農學院畢業后去了一家研究所,主要從事蔬菜良種選育、銷售工作。

到了2002年,季核亮卻要辭職返鄉,一家人都蒙了,季核亮有自己的想法:“每次放假回家,發現父母和鄉親們種地很辛苦,撒下菜種,成活率卻不高。自己就是研究種子繁育的,為什麼不能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讓大家少一些艱辛、多一些收入?”

一開始怕家人擔心,季核亮就找了個離自家較遠的地方注冊公司、開始創業。

建大棚、育種、研究、改良……“開始沒錢雇人,啥活都得自己干,既要跑菜地,又得跑市場。”季核亮說。

季核亮

季核亮在田間育種。受訪者供圖

第一年,公司發展頗有起色。第二年,季核亮擴大規模,跟朋友合作建了5個大棚。

為了讓種子適應不同環境,他跑到雲南的一個小山村,建了塊育種基地,研究種子耐高溫、高濕的情況。那時,一年中有1/3的時間他都在出差,腳底磨出泡是常事。

有一次出差途中,季核亮接到電話——“大雪把大棚壓塌了!”他連夜趕回,直奔大棚,搶救了一部分,萬幸的是,新研發的種子活下來了。從此以后,他決定把育種基地“搬”回老家,方便管理。

“繁育新品種難,市場推廣更難。光靠嘴皮子沒用,要有好質量別人才相信。”經過試種檢驗后,季核亮研究的蔬菜新品種在雲南、貴州打開了銷路,一顆顆種子在西南地區生根發芽。

初試成功后,季核亮打算再次擴大規模。這次,建多少個大棚,研發哪種蔬菜的新品種,不能盲目。

多跑多問多考察后,他決定先跟種子經銷商簽合同,了解他們的需求量,再跟農戶簽合同確定種植量,走訂單農業模式,以此降低風險。

種子繁育的風險很多,除了栽培管理期間的風險,還有新品種研發風險,種源流失、病虫害、自然災害風險等。

尤其是新品種研發周期長,“如果不了解行業前沿動態,新品種推出后得不到市場認可,那就全砸了。”季核亮拿公司銷量最好的菜花種子舉例,過去緊實型的受歡迎,現在是鬆散型賣得好,這就需要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研發方向。

此外,種子質量風險也要嚴格防范。“純度是關鍵。”季核亮解釋,“要看育種基地周圍一定距離內,是否有同科、同屬的植物,防止串粉。”

季核亮在田間育種。受訪者供圖

季核亮在田間育種。受訪者供圖

目前,季核亮帶領科研育種團隊選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蔬菜品種100種以上。公司擁有組培實驗室1個、二代節能溫室16座、授粉大棚16座,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記者在試驗田裡邊走邊看,隻見每一畦菜花地頭都插有一根小細棍,上面挂著標簽,標簽上寫明蔬菜品種、訂單農戶姓名、種植地點。

“過去不少蔬菜種源得靠進口,現在我們可以實現出口了。”季核亮蹲在地頭看著菜花感慨,公司研發的種子已銷往周邊七八個國家和地區。“下一步,我們還要繼續在質量、市場上發力。”

(責編:崔新耀、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