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聚焦“一核兩翼”和三地協同 深化京津冀衛生健康合作共建共享

2024年05月09日20:39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天津5月9日電 (記者陶建)“推動京津冀衛生健康協同發展走深走實,是市委、市政府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今天,在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市衛生健康委主任王栩冬介紹了市衛生健康委聚焦“一核兩翼”和三地協同,深化衛生健康合作共建共享開展的工作。

聚焦承接北京優質醫療資源“一核”輻射帶動效能,京津同城化取得新成效。北京協和醫學院天津醫院項目一期(血液病醫院團泊院區)已投入使用,床位1000張,建成亞洲單體最大的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心。市環湖醫院牽頭創建了環湖—協和—同仁顱底外科中心,成功實施20余例超高難度及復雜顱底手術。依托市兒童醫院組建中國罕見病聯盟天津協作組,加強與北京協和醫院合作,促進實現罕見病早診早治。濱海新區政府與北京大學醫學部深化合作共建市第五中心醫院,使患者不出濱海新區就能享受國內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聚焦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翼”建設,提升健康服務能力取得新突破。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增強互動,“通武廊”三地衛生健康委簽訂協議,區域醫療衛生實現緊密合作。與雄安新區合作扎實推進,持續組織選派人才支持雄安新區建設,2023年以來,從天津33家優質醫療衛生機構選派83名專家進駐雄安新區安新縣,開展門急診診療3.7萬人次,實施新技術17項,堅持“輸血”與“造血”並舉,提高雄安新區醫療衛生專業技術能力和綜合水平。

聚焦實現“三地”衛生健康全領域協同,共建共享取得新成果。首先是重大合作項目成效顯著。天津市腫瘤醫院秦皇島醫院獲批第五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並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石家庄醫院建設﹔天津市一流專家團隊已進駐兩家醫院,輸出技術、人才、管理,為當地百姓提供更優質診療服務。其次是醫療服務同質化水平不斷提升。首屆京津冀醫療質量控制管理會議在津召開,天津加入京津冀地區臨床檢驗結果互認的醫療機構已達89家,互認項目50項﹔加入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醫療機構達73家,互認項目30項,有效避免重復檢查,提供同質化服務。再次是京津冀醫聯體建設有序推進。天津重點推動31個京津冀醫聯體建設,組織牽頭醫院向成員單位派出專家開展臨床帶教,並安排當地醫生進修或遠程培訓,實現雙向轉診、遠程會診,共享優質醫療資源。最后是公共衛生協調聯動,第八屆京津冀衛生應急綜合演練在津舉辦,較好提升跨區域、跨部門綜合指揮和協調聯動能力。

王栩冬介紹,下一步,市衛生健康委將繼續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更好地加強三地聯動協作,增進民生福祉。

一是在唱好京津“雙城記”中展現新作為。積極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加快實施市疾控中心建設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項目,打造天津醫療衛生服務高地。同時,與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証中心深入開展戰略合作,提高醫學考試標准化、規范化、同質化、信息化水平,強化引領示范。

二是在支持“兩翼”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探索新舉措。對接北京城市副中心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促進“通武廊”在醫療服務、公共衛生等領域深入合作,推動區域衛生健康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對接雄安新區需求,每年從天津衛生健康機構中選派不少於40名專業人才進駐新區安新縣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和衛生監督機構,加強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市眼科醫院和安新縣醫院等醫聯體建設,支持安新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三是在落實京津冀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中再謀新思路。在推進京津冀醫療、中醫藥、疾病預防控制、衛生應急與監督、科研人才、信息化等全領域交流合作的基礎上,全力做好四項重點工作,即:做實協同工程,繼續支持北京協和醫學院天津醫院二期、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石家庄醫院、天津市腫瘤醫院秦皇島醫院等重大醫療衛生項目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擴面惠民項目,實施擴大三地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范圍等惠民項目,同質化增強醫療質量安全﹔創新聯動模式,以北京、天津各區和河北各地市為單位,創新打造三地基層醫療衛生體系“1+1+1”協同發展平台,推動成立京津冀醫養結合聯盟,高品質助力三地居民老有所醫﹔深耕醫療合作,以與滄州市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落實落地為示范,探索與地級市醫療合作樣板,引領衛生健康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責編:陶建、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