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京津冀﹒深融丨“鏈”上發力 創新轉化帶來產業騰飛格局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十年夯基壘台、落子布局,京津冀產業協同成果不斷落地開花,北京從曾經的“大而全”轉向“高精尖”,天津以“引得來”鞏固“發展好”,河北用“接得住”實現“升級跳”,區域協同活力競相迸發。
以搭建產業協作平台為抓手,京津冀三地積極推進園區合作建設,高水平推進天津濱海、寶坻、河北保定中關村合作園區和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建設,構建起協作緊密的區域產業生態,逐步形成了“北京研發、津冀轉化”的空間布局。
“今天,是我們廠房開工建設的日子,順利的話,今年7月就能投入使用。”驅車1個小時,和晟嘉信(天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谷洪群從北京抵達天津中關村高端醫療產業園。
和晟嘉信(天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裝配調試工廠開工現場。企業供圖
“我們初步規劃將研發中心放在北京,將裝配調試工廠放在天津,把加工制造放在河北。”望著眼前往來穿梭的工程車輛,谷洪群談起到天津寶坻建廠的原因,“我們之所以選擇這裡,最看重的是地理優勢及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的產業集群環境。依托生物醫藥這條重點產業鏈,我們已經開始布局並推進醫療器械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的業務。”
十年間,京津冀三地聚焦高精尖產業發展,不斷強鏈補鏈延鏈,加快引領區域產業升級和轉型。聚焦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生物醫藥、電力裝備、安全應急裝備五大現代產業集群,加強產業集聚與合作﹔聚焦氫能、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高端工業母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六個現代產業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技術協同創新策源地、工業互聯網平台賦能高地、新技術應用示范高地和高端制造集聚區,構建區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新體系,產業協同從“轉移承接”逐漸轉向“重點產業合作”。
“下一步,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將在提質增效、提升承載能力、完善生態體系方面重點發力。高標准建設十大服務平台,加快推動科技城二期14條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強化金融賦能,運用更多的市場化方式引聚要素和資源。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為企業積極對接北京科研院所,建立更多的創新聯合體。”寶坻區副區長、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黨工委書記王浩說。
(本文由天津市委網信辦指導出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