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攜手華為
“人工智能賦能人才培養行動計劃”發布
5月19日,南開大學攜手華為公司發布“人工智能賦能人才培養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的第一篇章——“人工智能教育教學篇”。
該“行動計劃”是南開大學依托自身優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制定並陸續推出的,以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培養智能時代公能兼備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行動計劃”分為“人工智能教育教學篇”“人工智能技術設施篇”和“人工智能管理服務篇”。
“人工智能教育教學篇”主要包括三大任務:構建立體化、多層次、全覆蓋的人工智能課程體系,搭建全方位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平台,開展多類型人工智能教育教學研究。其中,在課程體系方面,南開大學精心打造了130余門人工智能課程,實現從“通識基礎”到“專業進階”再到“多元拓展”的漸進式培養模式,著力提高學生人工智能素養和智能時代終身學習的能力。
產教融合平台方面,南開大學將繼續深化與華為的產教合作,在建設南開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的基礎上,持續聚焦計算機、軟件工程、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等信息技術領域,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教學資源建設、師資培訓,強化學生創新創業和實踐能力培養,旨在造就一批能夠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卓越工程人才。同時,將人工智能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支持師生開展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創業實踐。此外,充分發揮人工智能領域知名學者的引領作用,圍繞培育“通識、通智、通用”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目標,加強與華為等人工智能頭部企業協同合作,共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聯盟,為培養人工智能人才創造良好環境。
教育教學研究方面,南開大學著手建立人工智能教育教學研究機制,成立通識課程、專業課程、交叉課程、產教融合虛擬教研室,聘任首席專家﹔統籌全校人工智能教育、科技、人才優勢,聚焦關鍵要素建設,系統推進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學校學科齊全的優勢,匯聚全校人工智能優質師資,組建跨學科高水平師資團隊﹔構建面向所有學生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程群和面向各學科(專業)學生的“人工智能+X”學科交叉課程群﹔系統打造“人工智能+微專業”及人工智能輔修專業、輔修學位等多層次人才培養項目,全面促進跨專業學習,推進交叉復合型人才培養。(記者 姜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