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行走一線丨天津:筑好“暖心巢” 托起“安居夢”

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
2024年06月02日19:11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保租房有保障,現在歸屬感倍兒強!”老家在西北的劉宇鵬,天津話說得很溜,是正兒八經的“新天津人”。

2021年,劉宇鵬從天津美術學院一畢業,就住進了位於河北區中山路的有巢公寓。頭一次住保障性租賃住房,一開始,劉宇鵬腦袋裡充滿疑問:房子質量如何,安全性怎麼樣,物業服務能跟上嗎……

如今,3年過去,劉宇鵬當初的顧慮早已消除。有巢公寓的管家式服務,讓劉宇鵬根本不想“挪窩”,“回老家和父母住一起,都沒這麼舒服”。

為劉宇鵬這樣的青年人提供溫馨舒適的“一間房”,不僅彰顯出城市溫度,也是打造“人民城市”的必然要求。截至目前,天津共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243個、8.72萬套(間),讓青年人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傳遞出城市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信號。

服務提質 新居民收獲歸屬感

“新買了個頂燈,但我不會安裝。”劉宇鵬的求助電話打出去一會兒,維修師傅就拎著工具箱上來了。

電筆輕輕一撬,拿下開關面板,檢測每一根接線的端口……維修師傅動作麻利,安裝好燈后,又順便幫劉宇鵬檢查了一下電路。劉宇鵬看了看表,從撥打電話到檢查完電路,總共不到10分鐘。

有巢公寓維修師傅給劉宇鵬的房間檢查電路。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有巢公寓維修師傅給劉宇鵬的房間檢查電路。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上哪也租不到這麼好的房子!”這句話,劉宇鵬反復說了好幾次。一樓就是自己入職的畫廊公司,上班不用趕時間﹔距離學校僅200米,一些專業問題可以隨時回學校請教老師﹔樓下就是公交站,去哪都方便……“不知道是不是擔心我們運動量太小,公寓還設有免費的健身房。”劉宇鵬笑著調侃起自己身材,“這是在保租房裡‘養’出來的‘幸福肥’。”

每天早上,劉宇鵬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拉開窗帘,先遠眺外地人必打卡的“天津之眼”摩天輪,再俯瞰曲折蜿蜒的海河,一天的好心情也就此開始。雖然住的是保租房,但劉宇鵬看到的風景,和周圍幾萬元一平方米的豪華河景房別無二致。

有巢公寓免費開放的茶歇區。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有巢公寓免費開放的茶歇區。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有巢公寓的管家式服務為劉宇鵬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現在,他一邊工作,一邊考研。“我的房間22平方米,一個月才1400元,除了電費什麼都不用管。”有時,劉宇鵬犯懶,還會聯系公寓管家打掃衛生,一次費用100元,比市場價便宜一大半。

“我們的管家團隊一共有8人,每個樓層都有自己對應的管家,771間租賃住房沒有一個‘漏’下的。”有巢公寓項目負責人姚晨介紹,在項目的1至5層,還有近5500平方米的自帶配套商業“有巢裡”,目前已有教育機構、餐飲等多業態商業入駐,租戶日常需求基本上都能“原地解決”。

現在,為了讓更多年輕人快速找到自己的“一間房”,天津已通過網站、住房租賃服務監管平台和多個APP發布運營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情況。

“當然了,還有我這種老租戶的口口相傳。”劉宇鵬嘿嘿一笑。

按需定制 園區企業降本增效

幾天前,天津開發區聯誠企業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聯誠”)又招來一批新員工。

作為公司員工住宿管理負責人,陳芳熟練地抄起電話,聯系樂璟天海生活社區的對接人:“還要和上次一樣的房間,具體需求稍后發您。”幾小時后,新入職的幾十名員工住宿問題全都解決妥了。

聯誠是一家勞務公司,用工需求龐大。在樂璟天海生活社區作為保障性租賃租房投入使用以前,每逢為入職員工安排住宿,陳芳總是很“頭疼”。“性別、年齡段都要做好區分和協調。”前些年,隻要一有空,陳芳就跑到公司周圍民宅看房,“民宅房間有限,被安排到離公司遠的員工就總有情緒。而且員工需要倒班,會影響民宅居民休息。”

聯誠所在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眾多,汽車及高端裝備制造、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主導產業雲集,隨著企業的蓬勃發展,職工住宿問題日益凸顯。為改善這一狀況,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對建造年代較早的天海公寓進行翻新,改造成為現在的樂璟天海生活社區。這樣一來,不僅職工減輕了租房壓力,園區還留住了人才。

樂璟天海生活社區的房間整潔明亮、溫馨舒適。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樂璟天海生活社區的房間整潔明亮、溫馨舒適。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目前,已有168家企業的2200多名員工居住在樂璟天海生活社區。“平均一個人每月住宿費用隻有400元,我們省了不少錢。”陳芳掩飾不住喜悅,“水、電、燃氣、供熱,全都執行民用價格,社區還幫我們給員工搞活動呢!”

樂璟天海生活社區開展迎春活動,營造節日氛圍。受訪者供圖

樂璟天海生活社區開展迎春活動,營造節日氛圍。受訪者供圖

還有幾天就是端午節了,樂璟天海生活社區運營方負責人周志偉一直琢磨,怎麼讓大伙兒樂呵一下。“包粽子吧,傳統又實在。”“我覺得縫香包也不錯,能挂在家裡。”“弄個國學知識競賽吧,年輕人都喜歡。”社區幾個運營人員,你一言我一語,熱烈討論起來。

自打樂璟天海生活社區投入使用以來,各種活動從未間斷,“小確幸”變成了居民的“大幸福”。

盤活存量 優質房源不斷“上新”

5月16日,隨著天開西青園西翼人才公寓投入試運營,一座閑置的工業廠房也迎來蝶變新生。

天開西青園西翼人才公寓外觀。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天開西青園西翼人才公寓外觀。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此前,位於西青區精武鎮學府工業區的原眾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工業廠房車間閑置多年。“一走進去,灰揚得老高。”精武鎮副鎮長王昭明仍清晰記得前期改造調研時的場景。

將原本是框架結構的工業廠房改造成保障性租賃住房,並非易事。每一層都要一間一間地做隔斷,每一層都要重建水電、供暖和消防系統,每一間都要設立生活區、辦公區、衛生區……“工程量很大,也很瑣碎。”王昭明說。

這一點,劉暢最有體會。圍牆壞了要補,道路破損得修,景觀綠化也得跟上……身為天開西青園平台公司工程建設負責人,劉暢天天盯著施工進度,身上常常一身灰土。

“那段時間爭分奪秒,施工的聲音每天從早一直響到晚,3000平方米的改造面積,我們半年就完成了。”在劉暢的手機裡,有幾百張照片,記錄著這座舊廠房變廢為寶的過程。望著曾經破敗不堪的閑置廠房變身嶄新的人才公寓,劉暢說,自己再辛苦也值了。

天開西青園西翼人才公寓內部改造完畢,等待租戶入住。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天開西青園西翼人才公寓內部改造完畢,等待租戶入住。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攝

天開西青園西翼人才公寓的建成,是天津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籌集渠道的一個經典案例。不管是低效利用的非居住存量房屋,還是閑置的經濟適用房、公租房,都可以拉進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隊伍”。思路活了,一個個保障性租賃住房存量也就跟著“活”了。

“下一步,我們將大力規范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通過多種方式有效擴大項目籌集儲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多樣化、多元化需求,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讓無論是生活在城市裡的老居民,還是新市民、外來務工人員,都能切實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溫暖。”天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黨委書記、主任藺雪峰說。

(責編:孫翼飛、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