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一批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研究海河歷史文化——
把海河的故事記錄好講述好(講述·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當代華章)
圖一
圖二
圖三
作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水系,海河流域覆蓋八省份,滋養著全國11%的人口,為華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年來,檔案館員、歷史學者、紀錄片導演等一批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與海河相關的歷史資料和人文故事,在各自領域為海河相關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貢獻力量。
——編 者
前不久,天津海河親水平台舉辦了一場橋邊音樂匯演——“橋見海河,邂逅浪漫”,給市民游客帶來一場聽覺盛宴。沿著這條河往東,濱海新區的親海公園裡,市民游客逛著海風市集,享受美食、露營、音樂會,放鬆身心。不遠處,海河與渤海交匯、融為一體。
一條河,蜿蜒流淌,串起今日天津的城市格局,綿延古今,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多年來,一批文化工作者投身海河相關文化的挖掘,以不同視角講述精彩的“海河故事”……
天津市檔案館二級巡視員於學蘊:
“為更多人了解、研究海河提供第一手資料”
天津市檔案館二級巡視員於學蘊(見圖一,本報記者龔相娟攝)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大學讀歷史專業,畢業后來到天津市檔案館工作。海河有怎樣的歷史?海河與天津有怎樣的關系?工作中,她逐漸對這些問題產生興趣,萌生了梳理海河歷史的想法。
於學蘊決定從了解自己的家鄉開始。她小時候每天都能看到一條河,它跟海河有怎樣的關系?家鄉的名字為何叫咸水沽鎮?
於學蘊通過查閱研究檔案資料和地方志發現,海河水系上游支流多,下游干流河槽狹窄,且河道多彎、泄洪壓力大,為疏浚河道,海河曾歷經六次裁彎取直。於學蘊的家鄉咸水沽鎮北洋碼頭村恰好在第四次裁彎取直范圍,北洋碼頭村處在那段大彎的外凸處,所以“拉直”后不受影響,被保留了下來。咸水沽鎮處在海河下游,受海水潮汐影響,海水倒灌入河,使河水變咸,因此得名咸水沽。以前,當地居民在河岸以海水煮鹽為生。
“原來,小時候天天看見的河,竟有那麼豐厚的歷史底蘊。”於學蘊感慨。
既然海河歷史如此豐富,檔案裡必然會有體現。於是,於學蘊開始花更多時間,梳理整理與海河有關的檔案。於學蘊整理后發現,與海河有關的檔案可分為三部分——海河治理、海河航運、洋行貿易中跟海河相關的記錄。其中檔案資料最多的是海河治理,並形成了大量珍貴的水文資料,包括文字、工程藍圖、照片等。
如今,在天津市檔案館,與海河有關的檔案文獻已經達到26萬頁,如何讓它們發揮最大的公共價值?
於學蘊說,天津市檔案館堅持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近些年對部分破損檔案開展修復、除酸、數字化等工作。“如果某一段檔案沒了,對后人來說,這段‘歷史’可能就沒了。”於學蘊說,天津市檔案館正在整理出版與海河相關的史料,“為更多人了解、研究海河提供第一手資料,為開展河道治理、了解生態環境變化作出自己的貢獻。”
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羅澍偉:
“研究海河的歷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天津的變遷”
對今年86歲的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羅澍偉(見圖二,受訪者供圖)來說,海河的故事不隻存在於歷史檔案中,還存在於他的記憶中。他是海河治理的見証者、參與者。
為防止渤海潮水倒灌,1958年,天津制定了“清濁分流、咸淡分家”的海河改造原則,要在海河干流入海口處建一座防潮閘,羅澍偉參與到建閘工程中。“運石頭需要獨輪車。一開始不會推,經常連人帶車都翻倒。”羅澍偉說,大家分工配合、肩扛手推,日夜奮戰,手腳磨出泡是常事。防潮閘建成后,在防御水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它的仿古風格建筑還成了市民游客參觀游覽的景點之一。
大學畢業后,羅澍偉來到天津市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工作,潛心天津史研究。在他的許多研究天津的著作中,都大篇幅提到了海河。
“天津緣水而生,因河而興。海河與天津的歷史文化密不可分,研究海河的歷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天津的變遷。”羅澍偉說,海河滔滔,舟楫往來,天津作為歷史上的交通樞紐,貨物在這裡貿易,文化在這裡交匯,“天津依河傍海,地理上的開放性,塑造了城市的包容性。”
退休后,羅澍偉依然在持續關注海河的變化,並熱心講述海河的故事。
有一次參加國家圖書館的文津講壇,講完天津歷史后,羅澍偉問大家對天津的印象,一位觀眾說:“我們去看過海河的夜景,天津是一座特別美的城市!”羅澍偉聽了很開心,向大家介紹:“海河干流河槽窄,兩岸建筑近,設計者利用這一特點,將燈光的明弱度設計得很有層次,河、橋、船、建筑、燈光、倒影,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在天津工作生活近70年,羅澍偉見証了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他說,海河不僅見証了一座城市的發展變遷,也變成了流光四溢的美麗風景線……
《海河》紀錄片導演路樹強:
“用鏡頭呈現海河的優美風光、燦爛文化”
海河之美,通過紀錄片導演路樹強(見圖三,受訪者供圖)的鏡頭,向觀眾生動地展示出來。“如果要拍天津,必然要拍海河。”路樹強說。
前幾年,路樹強與同事沿著海河流域奔走3年,拍了一部名叫《海河》的紀錄片。“我們想做一部有關海河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的紀錄片。”3年裡,他們跋山涉水,北至內蒙古金蓮川草原,南至河南安陽,西至山西大同,東至渤海灣,拍攝採訪點位多達260多個,涉及故事的主人公50多位,拍攝了1400多小時的素材,也收獲了很多難忘的經歷。
為了拍攝海河的源頭,路樹強和同事分組查閱典籍、詢問專家,根據《中國河湖大典·海河卷》和地方縣志確定的方向,驅車來到山西發鳩山一帶。
到了當地,一時找不到方向,團隊路遇一位老人帶著兩個孩子,正在梯田上收玉米。路樹強向老人打聽是否聽說過靈湫廟,老人往遠處一指,脫口而出:“往那邊走,有個碑,就在那兒。”路樹強仔細詢問得知,老人恰巧就是靈湫廟的守廟人。
順著老人指引的方向,一行人找到了靈湫廟。廟宇不大,坐西面東,史料表明,廟裡供奉的是精衛,所以又叫精衛廟。廟宇前清泉汩汩,廟宇后是連綿的發鳩山。“想到這裡就是海河的源頭,頓時覺得時空都凝固了。”路樹強隨后想起,海河河畔的天津火車站,穹頂壁畫就是“精衛填海”。“從海河源頭精衛廟下的一汪清泉,到海河河畔的精衛壁畫,故事就這樣勾連了起來。”路樹強說。
像這樣傳奇的“海河故事”,在路樹強的紀錄片裡還有很多。記錄海河的四季,尋找木船模型“邦搖”的主人,對話博物館的負責人……“我們要把海河的故事找出來、記下來、保存好、講述好,構成一個自然與人文彼此映照的敘事體系,用鏡頭呈現海河的優美風光、燦爛文化。”路樹強說。
記者手記
深沉的熱愛 赤誠的情懷
雖然採訪對象身份背景不同、工作內容各異,但他們在聊到海河時,都用不同的表述表達了同一個觀點——要跳出海河看海河。海河不隻有一段干流,它有豐富的扇形支流﹔不只是天津的海河,它是壯美中國畫卷的一部分﹔不隻有自然的風光,也是了解歷史和文化的一扇窗。
多年來,他們秉持“跳出海河看海河”的理念,瞄准“把海河的故事找出來、記下來、保存好、講述好”的目標,通過各種方式,傾情講述那些生動而厚重的故事,讓更多人認識、了解這條河流的歷史與文化。這些努力的背后,是一份對海河深沉的熱愛,更是一份赤誠的家國情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11日 第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