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馬氏花絲鑲嵌技藝非遺傳承人馬賽——

採金為絲 妙手編結

人民日報記者 龔相娟
2024年06月13日12:23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視頻:崔新耀

【絕活看點】

90后馬賽潛心研究花絲鑲嵌制作技藝,他設計的作品被用於古裝影視劇中的道具、春晚舞台演員的配飾、中式婚禮服裝的頭飾等。今年3月,他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鄉村工匠名師。

馬賽在制作飾品。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馬賽在制作飾品。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0.18毫米細的金屬絲能做什麼?在天津市市級非遺馬氏花絲鑲嵌制作技藝傳承人馬賽手裡,經過拔、掐、堆、壘、填等花絲鑲嵌工藝技法,一件件精美的飾品便出現在眼前,讓人感受到金屬“細如發,薄如紗”的精美,感嘆中國傳統工藝之巧。

花絲鑲嵌,又稱細金工藝,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金銀錯工藝,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採金為絲,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為一絕。花絲鑲嵌是兩種技藝的合稱。”馬賽介紹,“花絲”是花樣絲的簡稱,是以金、銀、銅等延展性強的金屬材料為原料,先將材料制成細絲,再運用掐、填、攢、焊、堆、壘、織、編等手法,將細絲做成千姿百態的造型﹔鑲嵌工藝則以銼、錘、打、擠、鑲等技法,將金屬片做成托或者爪子形狀,再將珍珠、寶石等鑲嵌上去,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手繪后,根據圖形鏨刻出主體。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手繪后,根據圖形鏨刻出主體。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以鳳形耳墜來說,全程要經過幾十道工序。”馬賽說,手繪后,根據圖形鏨刻出主體。“鏨刻得好不好,要看形態是否鮮活、線條弧度是否流暢、紋路細節是否有層次感和立體感。”鏨刻部分完成后,就要制作掐絲花絲部分,然后進行鍍金、鑲嵌,最終完成作品。

最精細的部分是“流蘇”配件的制作。馬賽介紹,流蘇採用的葉片整體長約1.5厘米,最寬處大約1.2厘米,在小拇指指甲蓋大小的葉片內,要鏤空填充20多個“6”字形“卷頭紋”。“看似簡單,卻最考驗耐心。熟練工也得花費大概1個小時,才能做成一片花葉。”馬賽說。

第一步,先拔絲,這是花絲工藝的基礎。馬賽先用高溫火槍把銀料化成銀塊,再軋成條狀,塞入拉絲板的孔眼,捏住慢慢拉拽,從粗孔到細孔,必須逐步進行,經過多次拉拽,最終拔成一根0.18毫米的細絲,僅比一根頭發絲稍粗一點。這種拔好的細絲被稱為素絲。

隨后,將兩股素絲交織在一起,用木板搓制成麻花絲,再把搓好的麻花絲,用鑷子掐成“6”字形紋。每個以此類推,直到數量夠用為止。

馬賽在制作花絲鑲嵌飾品。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馬賽在制作花絲鑲嵌飾品。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接著是“填”,把掐好的卷頭紋由上到下填在掐絲邊框裡。填好后,用膠水粘接,然后用噴槍焊接固化。“焊接考驗的是對火候的把握,火候大了會將整件作品焊熔,毀掉作品。”馬賽說,由於焊接過於穩定結實,無法產生搖曳生姿的動態美,所以不少飾品的連接處不適用焊接工藝,可以採用捆綁技術。

最后一步是鑲嵌。根據飾品整體需要,鑲嵌上珍珠、綠鬆石、紅瑪瑙等裝飾。

根據飾品需要,鑲嵌上綠鬆石、紅瑪瑙等裝飾。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根據飾品需要,鑲嵌上綠鬆石、紅瑪瑙等裝飾。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小的配飾少則幾個小時多則一兩天就能做成。”馬賽指向鬧蛾扑花冠、上陽鳳冠等文物復刻作品說,“但這種工藝繁復的‘大件’,創作周期很長,前期要查閱相關歷史記錄和圖片,有時還要去博物館觀看原物對照,慢慢打磨修改,一件作品要一個多月才能完成。”

截至目前,由馬賽制作的飾品,大大小小算起來已經有上百件。他設計的作品被用於古裝影視劇中的道具、春晚舞台演員的配飾、中式婚禮服裝的頭飾等。

馬賽制作的飾品。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馬賽制作的飾品。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除文物復刻外,馬賽還在不斷嘗試自主設計創新,去年由他設計的“蓮華盛世大鳳冠”參加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並獲得“百鶴獎”。

“作為非遺傳承人,看到這幾年傳統服飾、新中式服飾等國潮元素廣受年輕人歡迎,我很欣慰。未來我們要繼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精美的傳統飾品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馬賽說。

(責編:崔新耀、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