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天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徑與引擎
因為有了人工智能,工藝排布達到最佳狀態,聯想天津創新產業園下線一台筆記本電腦僅需9秒﹔因為有了人工智能,被5G、大數據、數字孿生技術武裝的天津港插上“智慧翅膀”,綜合效能提升40%以上,成為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因為有了人工智能,天津市金橋焊材集團數字化車間所需員工減少70%以上,生產效率提升4倍……
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堅持政策先行、技術為先、產業發力、應用牽引,全方位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能級,天津在努力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上一路奮力前行。2023年,全市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人工智能正加速賦能推進天津新型工業化,成為天津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路徑與全新引擎。
人工智能技術底座鞏固夯實
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把建設制造強國同發展數字經濟、產業信息化等有機結合,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筑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從現代產業體系的內涵和外延看,數字經濟一定意義上就是新質生產力在生產要素組織和配置層面上的表現形態,因此,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必然要求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的主引擎之一,這也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應有之義。”天津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雙告訴記者。
如果說數字經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那麼人工智能就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戰略抓手。
為了這個重要戰略抓手,天津大力發展軟件產業,產業規模從2017年的1352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722億元,6年間翻了一番,年均增速超過15%,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000家,收入過億元企業110家,從業人員10萬人以上,逐步形成了龍頭企業帶動、優勢領域支撐、應用需求牽引的產業發展新格局。2023年,天津軟件產業實現收入3119億元,同比增長14.6%,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為了這個重要戰略抓手,天津舉全市之力將信創產業作為主攻方向,規劃建設“中國信創谷”,把信創產業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打造第一產業鏈。
目前,天津產芯片性能位居全國前列,國內六大自主CPU芯片品牌中,天津擁有基於ARM架構的飛騰CPU和基於X86架構的海光CPU兩大主流品牌,已適配全部主流操作系統。全國兩大操作系統之一的麒麟操作系統連續8年位列中國Linux市場份額第一。數據庫佔據國內半壁江山,全國四大數據庫中,天津擁有南大通用、神舟通用兩大品牌。信息安全基礎不斷夯實,360集團總部落戶天津,打造“城市安全大腦”。
為了這個重要戰略抓手,天津加速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建設5G網絡基礎設施。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7.3萬個,加快推動自貿區、工業園區、企業廠區等重點區域的5G網絡深度覆蓋。城市家庭千兆光網覆蓋率、500Mbps(兆比特每秒)及以上用戶佔比等關鍵指標長期保持全國第一,入選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固定寬帶用戶下載速率、移動寬帶(4G/5G)用戶下載速率保持快速提升,分別位列全國第二、第三。
目前,天津已打造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CPU—操作系統—數據庫—整機服務器—外設終端—超級計算—信息安全”產業鏈條,是國內人工智能產業布局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優質企業加快聚集,聯想天津創新產業園、華為天津總部、中芯國際大二期等重大項目加速投產,成為天津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雲聖智能無人機、伽南人形機器人、蘑菇車聯智能車等一批新應用、新業態持續涌現,人工智能企業梯度培育格局加速形成。
全市已投產數據中心34個,算力總規模達到5300P(1P約等於每秒1000萬億次計算速度),國家超算天津中心的百億億次超算“天河三號”完成規模部署,為我國大飛機、航天器等重點研發任務作出突出貢獻。充分用好算力資源,“360智腦”“蜜度文修”“天河天元”等通用大模型,“海河·諦聽”、天士力“數智本草”、菲特“菲凡”等垂類大模型在天津持續涌現,與現有操作系統、軟件、智能硬件的互通互嵌度不斷提升。
天津部署“天翼雲”“聯通雲”“移動雲”等一批大數據和雲計算平台,騰訊數碼、中國電信天津分公司、天津翔明等4個數據中心入選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創新平台建設取得新進展,獲批建設全國首批國家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創新平台相繼落戶天津,有力提升天津人工智能基礎研究能力和水平。
人工智能賦能效應持續顯現
“我們大力推進智能應用賦能行業走深向實,去年一年建成海油工程、天津藥研院、長征火箭等16家5G全連接工廠,其中11家入選工信部2023年度5G工廠名錄,在直轄市中排名第一﹔在工信部第六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中,全市9個項目榮獲全國性獎項,其中‘打造5G全連接工廠 賦能石化企業數字化轉型’項目榮獲總決賽二等獎﹔自5G商用以來,我市在制造業、智慧城市、能源、港口、醫療等重點行業領域已經形成了500個5G應用場景項目。”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通信發展處負責人介紹。
這些成績背后,是我市自2018年即出台智能制造專項資金政策,累計支持8批近3000個項目,培育出了中科曙光、中汽數據、宜科自動化等21家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累計建成一汽豐田新工廠、丹佛斯、海爾等316家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其中11家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2023年,天津兩化融合指數達到108.5,居全國前列,全市累計有1400余家企業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全市關鍵工序數控化率63.9%,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企業比例60.2%,均居全國前列。培育通用半導體、愛瑪科技、玖龍紙業、天津鋼鐵等200個上雲上平台應用示范項目,大大提升了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上雲應用水平。
目前,天津獲批建設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是國內唯一擁有雙先導區的城市。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我們要在強化人工智能賦能能力、強化新型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強化集成服務能力、強化軟件產業發展能力上夯實基礎,以數實融合全面賦能產業煥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尹繼輝說。
尹繼輝介紹,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天津將實施產業基礎提升行動,推進核心芯片和底層軟件攻關,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夯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基礎。實施支撐平台搭建行動,建設自主、開放的人工智能算力、算法、算據服務平台,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實施智能終端擴增行動,豐富智能傳感器、機器人、整機服務器等產品供給,滿足重點行業發展需求。實施跨界融合深化行動,支持垂類大模型研發應用,在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深化與智能網聯車融合發展,深耕自動駕駛、車路雲一體化等新技術新應用﹔推動在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領域應用,提升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商業火箭和衛星智能化水平。(記者 吳巧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