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信息

萬千氣象看天津 稅惠助力“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2024年07月09日09:29 |
小字號

老字號,承載著歷史記憶,更彰顯著工匠精神與文化自信。在天津,老美華、狗不理、萬紫千紅、桂順齋等一批耳熟能詳的老字號正在煥然新生。天津市稅務系統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舉措,助力“老字號”企業傳承守正、歷久彌新,持續釋放潛力、煥發活力。

“傳承+創新”注入“新活力”

隨著消費需求的快速變化,老字號“轉身”不易,但更多的老字號“不啃老”更“不服老”,歷經浮沉仍舊求新求變,正在通過不斷地探索開辟新賽道。

有著113年歷史的老品牌萬紫千紅,承載了幾代人對於國貨護膚品的記憶。歷經百年,萬紫千紅至今還保留著純手工罐裝潤膚脂小鐵盒的傳統技藝。近年來,該品牌不斷適應市場形勢,加大設備更新和產品線延伸,持續推出的梔子花香型潤膚脂、水柚梨花香沐浴露等新產品受到很多人喜歡。乘著國潮風興起的東風,萬紫千紅還不斷在深挖品牌文化內涵上下功夫,創新研發了以楊柳青年畫為題材的“天津伴手禮”。“去年,我們的經典產品銷售了800萬盒,今年我們一場電商直播就銷售了15萬盒,老字號的發展離不開創新,也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支持。天津市萬紫千紅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善庚表示,“稅務部門主動對接,深入企業講解相關政策,幫助我們熟悉網上辦稅流程,給我們提供了很大幫助。”

市場是溫情的,造就了家喻戶曉的百年品牌,同時市場也是冷酷的,面臨轉型的老字號不止一家。桂順齋作為糕點老字號,最近他們也推出了眾多明星產品,策劃了很多時尚活動。據了解,桂順齋始創於1924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近年來,我們投資了1.2億元,購置了53畝土地,設立了餅干、沙琪瑪、麻花(蛋糕、中式糕點)五條自動化生產線,全部採用了國內一流的生產設備。建立研發團隊,創新年輕化的轉型產品,今年我們推出了新穎別致的伴手禮系列,深受廣大年輕人喜歡。”天津市桂順齋科技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尹秀聖介紹說,“稅務部門為了解決我們在生產、銷售等方面的問題,主動提供輔導服務,梳理我們企業適用的一些優惠政策,講解享受優惠政策的申報流程,對我們幫助很大。”

“特色+電商”謀劃“新機遇”

近幾年,在互聯網消費新業態的帶動下,老美華、狗不理等一系列天津老字號品牌紛紛轉戰電商平台,以種草、直播等方式打響了網絡市場口碑。天津稅務部門持續關注老字號企業轉型發展,多措並舉,優化服務舉措,拓寬宣傳渠道,不斷為老字號企業打開消費新模式注入新動能

“天津老美華”始創於1911年,是享譽全國的百年鞋履服飾老店,其主打的手工布鞋全國聞名。近年來,該品牌積極與時代接軌,不斷開拓電子商務銷售渠道,不僅在天貓、京東、微信商城等電商平台開設自營旗艦店,還在抖音等直播平台開始了線上帶貨,將傳統匠人技藝與現代潮流時尚相碰撞,研發打造爆款單品,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布鞋,喜歡布鞋。“在直播間,我們不僅介紹上架的商品,更是將百年老美華的品牌文化進行宣傳,喚起了直播間顧客的回憶,取得了特別好的共鳴效果。”天津老美華鞋店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表示,“去年一整年,我們老美華鞋店和服飾公司在電商平台的銷售額達六千余萬元,這讓我們非常開心,期間,稅務部門對我們的幫助不可或缺。”據了解,國家稅務總局天津市和平區稅務局定期走訪天津老美華等老字號企業,積極了解企業產品研發、商品生產銷售情況,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輔導模式,及時、精准、便捷地向企業宣傳稅費優惠政策和解決實際操作疑問,為老字號創新銷售發展模式增添信心與底氣。

“歡迎家人們加入咱們狗不理直播間,我們將給您帶來豐富的美味......”每天打開抖音,總能看見狗不理直播間主播們熱情洋溢的介紹。作為天津“風味三絕”之一,享譽海內外的狗不理包子是天津傳統美食的一張亮麗名片,借助電商平台,小小的包子早已走向大江南北。天津狗不理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狗不理累計享受各項稅費優惠180余萬元,在電商賦能和稅收優惠的雙重驅動下,企業更有信心把“中國味道”傳承下去。

“非遺+文旅”推動“新發展”

“全國數長蘆 長蘆數塘沽”,歷史上,塘沽因鹽而聞名,這裡地勢平坦,日照充足,為鹽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歷經700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天津長蘆海晶集團以傳統制鹽業為基礎,利用其有利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開發了鹽田特色旅游項目,投資建設的天津海悅鹽韻文化園成為最新網紅打卡地,園內設有鹽韻館展廳、“創夢海晶”文化牆、精神堡壘、紅色遺址區、研學授課、氣象科普區、鹽田體驗區多個板塊,打造出了集七彩鹽田、鄰海打卡、趣味鹽學等體驗於一體的海景特色工業游。“這些年來,我們公司享受到了多項稅費優惠政策,借助稅務部門的加持助力,我們對發展更有信心了。”天津長蘆海晶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李麗表示。

人物、山水、花鳥......一把葫蘆,一個故事。傳統非遺葫蘆烙畫,以干葫蘆作“紙”,電烙鐵為“筆”,融合國畫、素描、針刺等技藝,即可烙繪出一幅幅獨具特色的精美作品。“葫蘆產業是我們太平鎮的特色文化產業,近幾年,我們將葫蘆產業與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相結合,通過開發葫蘆產業沉浸式旅游項目、開辦葫蘆烙畫技能培訓班等引導更多年輕人感受‘非遺’文化魅力。”太平葫蘆烙畫傳承人徐林成介紹說,“期間,稅務部門一直全力支持我們,輔導我們享受稅費優惠政策,讓我們更有信心保護好、傳承好葫蘆烙畫這門傳統手藝。”

天津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天津歷史文化悠久,傳統技藝和非遺品類繁多,全市稅務部門將持續聚焦老字號轉型發展需求,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持續創新辦稅繳費服務,以稅惠紅利和貼心服務,助力老字號和非遺技藝煥發“新活力”。

來源:天津市稅務局

(責編:韓昱君、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