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營商環境看天津丨海域立體分層設權 全國首個防波堤風電項目獲批

人民網記者 孫翼飛
2024年07月28日17:35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海上風電、海底電纜、跨海橋梁建設……隨著海洋開發利用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海域空間資源的稀缺性日益凸顯,在同一海域,有時難以避免重疊用海。

近日,華能天津港東疆北防波堤風電項目正式獲批,成為全國首個獲得用海批復的防波堤風電項目,這也是天津首次採用立體分層設權方式批復用海申請。通過大膽探索實踐海域立體分層設權,天津不斷豐富政策“工具箱”,充分釋放海域資源要素潛能,推動海域管理模式實現從“平面”到“立體”、從“二維”到“三維”轉變,培育壯大海洋新質生產力,塑造海洋型開放新優勢。

項目建成后效果圖。 華能(天津)清潔能源有限公司提供

項目建成后效果圖。 受訪者供圖

乘風起勢綠電來

從市區出發一路向東,在陸海交界處,長長的天津港東疆北部防波堤延伸入海。它和遙相對應的天津港防波堤延伸工程像兩條有力的臂膀,將天津港東疆海岸環抱起來,為港口阻擋風浪。

“我們的風電項目將建在東疆北部防波堤堤身南側,總投資約3.7億元。這兩天辦完了用海使用權的不動產登記手續,申請用海空間層為水面,用海總面積約8.3公頃,目前已正式開工。”華能(天津)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鄧范明介紹,未來,在5公裡長的防波堤上,計劃建設7台風機,總裝機容量5萬千瓦,建成后將通過綠電交易方式,助力東疆“零碳港區”建設。

作為打造東疆“零碳港區”的重要載體,該項目實現了陸域國產大型風機防腐防鹽霧技術在防波堤上的首次應用,實現了重力擴展基礎與海上高樁承台基礎之間的場景化應用,搭建了東疆“零碳港區”再電氣化的應用場景,為全國范圍內百萬千瓦等級防波堤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提供了實踐樣本。

在建成后效果圖上,7台風機按照“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顏色一字排開,每台風機一個顏色。“除了風力發電帶來經濟和生態效益,我們還計劃把項目打造成東疆區域的新地標。”鄧范明說。

“華能天津港東疆防波堤風電項目是近年來我國首個防波堤風電項目,該工程在港口的既有防波堤基礎上,綜合利用開發海上風電工程,在沒有新增佔海的情況下,有效實現了存量資產的盤活和賦能利用,開創了海上可再生能源開發的新模式。”天津理工大學港航發展與工程技術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喚醒“沉睡”海域空間

天津市轄海域面積2146平方公裡,擁有豐富港口資源、油氣資源、鹽業資源和旅游資源。在保障海洋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實現海域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成為規劃資源管理部門面臨的課題。

“海域資源也得精打細算地用。”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域資源分布具有明顯的立體特征,水面、水體、海床、底土均分布著不同資源,但是在傳統管理模式中,海域空間卻是平面的。

比如,一片海域的使用權批給一家養殖企業,魚蝦養殖隻用了水體部分,水面上的空間、海床乃至海床下的底土都處於閑置狀態。因此,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採用立體分層設權,就可以同時供其他用海活動使用。

此前,天津海域管理一直沿襲傳統“平面化”模式,海域空間資源的立體性和多功能性未得到充分發揮。隨著近海傳統海洋產業和新興海洋產業用海需求持續增大,海域空間立體開發和綜合利用的現實需求十分迫切。

以海域資源高效利用為出發點,天津努力喚醒“沉睡”的海域空間。

2024年5月,天津印發《關於試行海域立體分層設權的通知》,穩妥有序推進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工作。政策明確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怎麼分層”“怎麼論証”“怎麼審批”“怎麼監管”等關鍵環節,從設權空間范圍、海域使用論証、用海審批、產權登記、海域使用金征收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標志天津海域管理由“二維平面化”向“三維立體化”轉變,項目用海立體分層設權從此有了“操作手冊”。

激活“藍色經濟”新引擎

隨著對海洋資源的保護利用規劃不斷完善,持續提升用海要素的保障和配置水平,天津海域管理思維從單一到立體,從粗放到精准,走出一條新路。

近年來,天津編制了《天津市海洋空間規劃(天津市海域海島保護利用規劃)(2021—2035年)》,全面構建天津海洋空間發展新格局﹔做好用海要素保障,成功完成約130平方公裡“未批已填”類歷史圍填海圖斑全部解鎖備案,推動約1000公頃已填成陸區域實施項目落位建設。

“天津通過在海域立體分層設權等方面的一系列創新探索,增加了可供海洋產業發展的有效資源,為海洋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天津理工大學港航發展與工程技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域空間立體開發和綜合利用,有利於海洋資源的集約利用,為海洋產業的發展拓展了空間。在既有海洋設施基礎上開展綜合開發利用,可有效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有利於實現產業間的融合發展。

今年5月,《天津市2024年營商環境質量提升行動方案》中提出:出台海域立體分層設權政策。推動海域管理模式從平面二維向立體三維模式轉變,實現海域資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

下一步,天津市規劃資源局將進一步推動海上風電、跨海橋梁、海底隧道、海底電纜管道、溫(冷)排水五類項目用海實施立體設權,繼續研究和深化節約集約用海政策,完善規劃、審批、登記等相關管理制度,探索海域空間資源資產化管理機制,助推海洋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現代海洋城市建設邁上新台階。

(責編:孫翼飛、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