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牌科技大顯身手 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
從“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自古至今人們從未停止對月球的探索。日前,“嫦娥六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國人無不為之自豪。這其中,有“津”牌科技大顯身手。“月球著陸器與月球表面相互作用的關鍵技術和應用”項目,榮獲2023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其實,提升原始創新能力,離不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作出部署,更加激發天津科技工作者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進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決心。讓我們來看看他們如何在“上天入地”中科技報國、為民造福。
航天器降落在月表,分硬著陸和軟著陸兩種,前者是航天器以快速直接沖撞月球表面著陸,但巨大撞擊會對其造成毀壞。我國嫦娥系列採用國際最先進的軟著陸技術,但在著陸中,航天器發動機噴出的高溫、高速、高密度氣體沖擊月表,會形成羽毛狀的流場——“羽流”,它能使月表“塵土飛揚”甚至形成月坑,影響著陸穩定性。如何將二者間相互作用的影響降至最低,至今是世界難題。
“早在2008年我們啟動此次獲獎項目。當年很多復雜技術在國際上尚未攻克,沒有資料參考,且嫦娥航天器的軟著陸方式與國外均不同,還是全球首次月背登陸。”帶領天津大學空間力學團隊攻克該項目的崔玉紅教授形容唯有越是艱險越向前。功夫不負有心人,十余年間項目成果無數:在國際上首次發明上萬平方米月球表面形貌模擬方法和相關技術,建成國際首個及最大模擬月貌試驗系統,發明國內首個斜面模擬低重力試驗方法……更讓崔玉紅驕傲的是,諸多成果為今后國家探月工程、火星探測和載人登月等深空領域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核心技術。
天津科技工作者也為科技“入地”不懈努力。如今,城市發展讓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成為必然趨勢,但地鐵、地下商業綜合體、下穿隧道等越發密集,鄰近項目難免互相影響,沉降、位移、塌陷等頻發,成為城市建設的突出問題和難題。
“目前國內外普遍採用水泥加固土體等被動補救,但土是復雜的,無法精准預測出它向哪兒動、動多少,很難把變形控制在毫米級。”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鄭剛教授十多年前開始鑽研地下工程建造中的安全精細控制,在此領域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13年起,他帶領團隊啟動“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環境變形影響主動控制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無數次推翻方案,我們終於設計出一種囊體擴張控制技術:把特殊材料制成的囊預先埋入地下,裝上傳感器等測量動態數據,智能控制系統根據數據自動增減注入囊內的液體,使其根據土的變形調整膨脹幅度,主動精准控制變形。”他說。
“市中心婦產醫院和平院區建設時要安裝X光機等放射設備,需在地下挖一個12.5米深的基坑。但地鐵3號線距它僅9米,傳統方法無法精准控制變形,深坑極有可能影響地鐵運行。”團隊成員之一、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刁鈺說,是囊體擴張控制技術讓地鐵隧道位移被有效控制,保障二者互不影響,且囊的材料還可降解,最終工程節約費用500萬元,工期縮短30天,“我們把技術向全國推廣,現在成功用於全國13個省市100項重大地下工程,獲得直接經濟效益33.63億元,對行業科技進步起重要推動作用。”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明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方向、路徑和措施。我們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在戰略規劃、政策措施、重大任務、科研力量、資源平台等方面發揮統籌作用,構建協同高效的決策指揮體系和組織實施體系,推動新型舉國體制在津深入實踐,把體制優勢更好轉化為科技創新治理效能,凝聚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市科技局局長朱玉兵說。(記者 史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