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來自天津武清的京津冀產業一體化“脈動”:“鏈”在一起 協同創新
作為武清區發展數字經濟的主陣地,高村科技創新園可滿足首都經濟圈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產業算力需求。照片由武清區委宣傳部提供
一塊板材,短短幾分鐘,搖身一變,就被塑造成了有型的汽車零部件。出廠后60分鐘,即出現在北京奔馳、小米汽車、理想汽車的總裝車間裡。
這是來自京津冀的“零部件總動員”,參與者是來自三地的200余家汽車配套廠商。在天津市武清區,一塊板材在汽車產業鏈上的“協同之旅”,每時都在發生。
2023年,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門首次發布了六大跨區域產業鏈圖譜,三地將在氫能、生物醫藥、工業互聯網、高端工業母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領域構建區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的新體系。
從共修一條路、共架一座橋,到攜手共育產業鏈,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力軍,武清區不斷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從經濟接軌“深一度”,到產業協同“一條心”,“1+1+1>3”的協同效果正在逐漸顯現。
產業協作 握手對接
“今年我們要在地鐵智能設備研發上進行攻關,有沒有願意一起同行的伙伴?”
“有!我們的科研團隊裡正好有一個智能人體安檢的新成果。”
在武清區舉辦的一場“校企緊握手”專場對接會上,企業“發球”,科研機構“接球”,來自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5所高校的科研團隊面對“通武廊”三地70余家企業的需求,圍繞物聯網、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多個領域的20余項最新專利成果推介分享。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試驗田”,“通武廊”三地已攜手走過7年。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到發布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從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到三地協同聯動、競合共生,“通武廊”早已從“各自發展”變成“聯合作戰”。
產業一盤棋,協同是關鍵。同質化競爭、發展中的差異,是阻礙“一體化”的痛點和難題。如何突破?
夏日如火。武清區京濱工業園像一顆紐扣釘在了“通武廊”交界處。三地政府有關部門匯聚於此,謀劃“通武廊”重點承接平台對接合作,共同梳理產業發展的堵點、卡點,共謀深入推進協同發展的良策。
“政府要做好資源的整合者。‘通武廊’三地建立了握手通道,區域內企業間對接力度不斷加大,產業上下游也在打通,區域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不斷加速。”武清區發改委副主任董偉說。
優勢互補,握指成拳。隨著京津冀產業協同的不斷深化,在武清區,京津冀、“通武廊”之間的對接會、通氣會、協調會、招商會、調研會愈加頻繁。季會商、月調度、周溝通的工作機制,推動著京津冀產業協同進入共謀增量的新階段。
去年全年,武清區協同北京經開區、北京臨空經濟區等開展產業握手鏈接活動9次,區內200余家關聯企業與京冀500余家優質企業對接互動,交易額突破275億元,新增北京產業鏈、供應鏈配套企業36家。
探趨勢、覓商機、尋方向、促交流,在推動區域產業協同協作中,越來越多的北京企業落戶武清區,一個產業吸引了數百家配套企業同時集聚,一些產業集群也實現了“從0到1”“從1到N”的飛躍,武清區產業發展布局有了亮眼的“上新”。
走進高村科技創新園,這個不足2平方公裡的園區已是京津冀地區距離北京核心區最近、規模最大、算力最強的專業智算產業聚集區,是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優質“算力底座”。
面對大數據時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快速演進,針對北京“擺不開、放不下、離不遠”的現狀和訴求,武清區積極打造優質載體平台,進一步做好要素保障,布局規劃了智鏈和數鏈細分領域。
“我們布局了雲數據應用主題園區,著力打造高效服務北京的‘熱數據+智算力’應用,打造有效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算力之城’,力爭年底可支撐智能算力突破萬P(算力單位)規模。”高村科技創新園總經理杜瀛濤說。
目前,園區已成功接入國家網絡骨干節點(北京直聯點),可實現京津算力網絡“同城化”“零延時”,充分滿足京津冀地區智慧物流、金融交易、車聯網、供應鏈AI大模型等領域實時算力大規模高密度的運算需求。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產業協同發展中,武清區做好“自己的事”,也在盡力做好“共同的事”。
以鏈為媒 聚鏈成勢
造一輛汽車,車燈、座椅、車身、變速箱、輪轂軸承——武清產的﹔蓄電池、行李架——河北產的﹔玻璃升降器、空氣濾清器——北京產的……
2023年9月,京津冀三地聯合發布了《京津冀汽車產業鏈圖譜》,三地瞄准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共鑄“一條鏈”,共造“一輛車”。
作為全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區域之一,近年來,武清區抓住契機,精准定位,推動產業發展在協同中發生了嬗變。最初的疏解之地,如今已深深融入京津冀產業鏈、創新鏈的打造、升級之中。
走進位於京濱工業園的海納川海拉(天津)車燈有限公司,智能化的生產設備高效運轉,一個個汽車大燈經過多道自動化工序后被運往物流車間,再經過一系列檢測,發往距離公司僅40公裡的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
海拉車燈是北京奔馳的配套企業之一。在武清區,已經聚集了新偉祥、日進、海斯坦普等150余家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關聯的企業,超過75%的企業為北京奔馳、小米汽車、理想汽車等北京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配套服務。2024年上半年,完成產值120.87億元,同比增長11.4%。武清開發區、汽車產業園和京濱工業園三個國家級和市級產業園區已成為武清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發展的核心載體。
“今年以來,我們的訂單量持續增加,給北京奔馳研發的新產品即將立項,新產品上線至少每年為我們新增產值1個億。”海拉車燈廠長薛德勇說。
借助武清區京濱工業園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海拉車燈落戶8年,公司年產值從最初的9000萬元躍升到去年的8.9億元,不但與產業鏈上下游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而且通過精准的產業鏈對接,進一步拓展了在京津冀地區的業務范圍。
窺一斑而知全豹。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浪潮中,海拉車燈只是武清區眾多企業中的一個縮影。
圍繞加強區域產業體系融合,武清區圍繞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聚焦生物醫藥、智能制造、汽車零部件、智能算力等重點產業,推動建立產業聯盟,探索品牌共建、“飛地”共營、招商共促、利益共享等合作新模式。
以鏈為媒、聚鏈成勢。在京津冀產業協同中,武清區正在向全方位、深層次拓展。目前,區內現有北京產業鏈、供應鏈各類配套企業254家,已深度融入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
創新協同 加速整合
一個沒有摩擦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摩擦,在生產、生活中隨處可見。摩擦發生往往伴隨著磨損。超滑,一項讓人類有望擺脫摩擦困擾的新技術,可以將摩擦系數降至接近於0。
今年3月,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學院院長雒建斌團隊,將全球領先的超滑技術帶到了武清區。隨著清潤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2500平方米的獨棟研發大廈、6萬平方米的工廠園區動工興建。在這裡,技術團隊將進行超滑前沿技術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孵化。
未來,清潤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將以智能工廠為牽引,面向產業鏈企業進一步拓展合作,將其打造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海洋裝備測試平台。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科技要素流動愈加順暢。站在科研與產業的交匯點,武清區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更多原創性和顛覆性科技成果從科研院所走進企業、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由“書架”走上“貨架”。
最近一段時間,天津蔚景數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史亦楊忙得不亦樂乎,公司與某大型能源企業項目的談判進入到了關鍵階段。
“我們應用可信計算技術為項目提供安全保障,自主研制的‘主動免疫綜合防護系統’可以實現計算的同時進行安全防護,確保信息系統的計算結果始終符合預期,數據不被篡改,從而做到‘攻擊者進不去、非授權者拿不到重要信息、竊取保密信息者看不懂、篡改信息者改不了、系統被攻擊癱不成、攻擊行為賴不掉’。”史亦楊說。
坐落於高村科技創新園的蔚景數科聚焦數字經濟,聯合北京工業大學成立的可信計算北京重點實驗室,將其國內領先的技術成果進行落地轉化。該公司軟、硬件產品主要應用於國家重要信息系統、能源領域場景、工業控制場景、農業場景和智慧交通場景等,已經為國內100多家政企用戶提供安全可信的防護服務。
“我們將網絡空間安全關鍵技術、可信計算以及安全策略與京津冀產業相結合,走出了一條服務京津冀產業的自主產品創新路徑。”史亦楊說,目前公司正在為天津市的新能源項目、各類流程和離散制造業以及智慧城市安全管控等項目提供相關服務。未來,他們將把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作為核心驅動,圍繞數據要素安全、網絡信息安全等開展資源整合,把更多科技成果向天津轉移轉化,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扎根天津,服務全國。
據統計,近年來,武清區成功撮合49家高校院所與武清企業實施產學研合作103項、落地轉化項目77項,推動清華大學超滑、北化工產學研基地、北交大超導電氣、北科院北科營養源、天大合成生物產業集群、南開大學生物醫藥轉化基地等一批優質項目落地,加速構建“京津研發、武清轉化”格局。
“鏈”上發力,協同創新。隨著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武清區產業結構加速向中高端邁進。一幅產業協同、科技創新的嶄新圖景徐徐展開,未來可期。(記者 張立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