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濱海—中關村加速推進“北京研發天津轉化”

2024年08月09日09:32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濱海—中關村加速推進“北京研發天津轉化”

  服務京津先進技術成果落地轉化,8月8日,中國技術交易所天津先進技術交易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於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以下簡稱濱海—中關村)正式揭牌成立。中心的挂牌運營將進一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創新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進一步支持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

  中國技術交易所是由國務院批准,北京市政府、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共建的技術交易服務機構。這樣一個交易所在天津挂牌運營先進技術交易服務中心將為增強京津科技研發轉化能力帶來哪些助力?中國技術交易所總經理助理劉利軍介紹,中心將依托中國技術交易所專業服務、平台渠道和資源優勢,結合濱海新區在能源化工、裝備制造、大健康等優勢產業的技術需求和應用場景,以中心為平台,為區域拓展北京高校院所優質創新資源,構建京津兩地常態化創新合作機制。

  “區別於傳統通過招商進行研發成果轉化的模式,借助中心搭建的平台,我們可以直接將北京及全國高校院所的優質科技成果,通過專利轉讓、許可、技術入股等交易模式引入濱海新區,與這邊的企業需求或產業發展形成對接合作,並進行育成孵化。”劉利軍說,“揭牌首日,中心就舉辦了濱海新區首屆技術經理人培訓班,隨后也將持續開展科技成果路演對接、人才培訓、概念驗証等轉化服務活動。”

  此外,結合進一步支持天津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心還計劃探索復制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政策,在濱海—中關村與經開區管委會共同開展“知識產權先使用后付費”政策試點,引導北京、天津的優質科研成果在濱海新區開展成果轉移轉化。

  “北京高校院所研發資源非常豐富,中心的設立一方面可更好地推廣轉化北京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也能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與區域相關產業發展的供需匹配,進一步打通北京科技研發與天津先進制造的融合通路,讓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應用。”天津經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趙繼超說。

  實現“北京研發、天津轉化”不僅需要搭建專業化平台,打造契合科技企業發展的創新載體也同樣重要。

  距離中國技術交易所天津先進技術交易服務中心不遠,在濱海—中關村核心位置,我市首個成規模新型產業用地(M0)項目——濱海—中關村北塘灣數字經濟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也加緊建設。在產業園為北京理工大學量身定制的新能源與高性能制造實驗室中,大型天車設備已安裝完畢,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進行著首批3D打印設備的安裝調試。

  “3月底,產業園建筑面積17.4萬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就已完成主體結構建設。目前,二次結構已完成80%,近期,我們和園區組建的工作專班正為意向入駐企業進行內部空間及功能設計,盡可能滿足企業實際的產業化需求。”項目建設方北塘灣(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強說。此外,產業園內,綜合服務樓、員工餐廳等配套也已進入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階段,將於今年年底陸續投入使用。

  對於濱海—中關村來說,新型產業用地項目(M0)補齊了園區零工業用地短板,還將企業實際需求與土地、空間的關系更為契合地匹配對接。濱海—中關村辦公室主任陳強說:“我們的目標是將其建成‘北京研發、天津轉化’的最佳承載平台,形成具備京津冀協同特色的‘類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

  作為京津兩市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示范園區,截至目前,濱海—中關村累計注冊企業超5400家,累計為1000余家北京科技企業提供科技創新和應用場景支持,交出了一份承接轉化高分答卷。

  隨著越來越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平台與載體成功搭建,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在濱海—中關村持續加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我們將以中國技術交易所天津先進技術交易服務中心挂牌運營、新型產業用地項目(M0)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體制機制創新,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突出園區鏈接北京科技創新資源和天津先進制造業研發優勢,當好服務區域科技創新的‘橋頭堡’。”陳強說。(記者 萬紅)

(責編:張靜淇、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