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津沽共繪新“楓”景 推進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

2024年08月09日09:49 | 來源:今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津沽共繪新“楓”景

  記者從天津市委政法委獲悉,今年4月以來,天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市委政法委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採取“聽、看、問、查、訪”等形式,加強調研督導推動,確保全市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

  遍地開花 碩果累累

  近日,一位咨詢人撥打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自述其親屬因交通事故意外去世,詢問如何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理賠,並想了解天津市關於撫恤金的具體政策。接線員解答咨詢人的法律問題后,為其轉接至12333社保服務熱線,由相關工作人員回答撫恤金具體政策。“滿意”,咨詢人李先生評價。

  這一問題的快速解決得益於天津市“熱線聯盟”的話務“一鍵轉接”機制。“熱線聯盟”於今年6月1日正式啟動運行,首批成員單位包括天津市高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療保障局、市政務服務辦、市總工會、團市委,覆蓋了10部群眾常用熱線電話。通過“一鍵轉接”,實現電話的互轉互通,從而讓熱線服務更加便捷、更加快速、更加優質。

  目前“一鍵轉接”電話4.95萬余件,聯動解決了大量群眾反映的難點問題,實現了對重大突發問題、緊急事項線上受理與線下處理同步,在服務群眾、維護安全穩定上實現了部門聯動、問題聯解、資源聯享、平安聯建。

  不僅是“熱線聯盟”,我市推進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碩果累累。在東麗區,“亞楠調解室”遍地開花,打通了區、街道兩級矛調中心延伸至社區的“最后一公裡”。寶坻區選取鈺華街道原筑社區為試點,著力打造集平安社區、法治社區、和諧社區、無訟社區於一體的新時代“楓橋式”示范社區。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原筑社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率達100%,實現了“小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

  全市各街鄉鎮全部實現“三所聯動”

  據介紹,今年4月,市委政法委牽頭制定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專項工作方案》,全力推進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工作,組織實施四級平台建設、信息系統、熱線聯盟、降低萬人起訴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融合機制等重點工作。

  四級平台建設全面啟動。市委政法委組建市級平台工作專班,建立了運行機制,16個區委政法委均已搭建區級工作平台。全市249個街鄉鎮均已實現“三所聯動”平台合力解紛機制運轉。5473個社區村依托警務室、法律服務室、調解室實現了“三室聯建”工作。

  人民調解組織規范化建設持續加強。全市5934個人民調解組織,名稱、印章、標識、徽章、程序、文書“六統一”完成率100%﹔全市22593名人民調解員,《人民調解員聘書》發放率達100%﹔每個街鄉鎮對接一個律師事務所、每個社區村對接一名律師工作已落實﹔全市已建立535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其中“公調”“訴調”“訪調”等調解組織363個,婚姻家庭類55個,商會調解類38個,勞動爭議類28個,知識產權類18個,交通事故類14個,物業管理類10個,消費糾紛類6個,醫療糾紛類1個,保險糾紛類1個,旅游糾紛類1個﹔打造282個品牌調解室,人民調解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

  融合聯動工作機制逐步完善。市委政法委會同市高級法院深入調研分析我市訴源治理短板,提出具體工作建議。市高級法院、市司法局動員調解組織、調解員入駐法院調解平台,參與訴前調解,今年以來訴前化解糾紛共12.96萬件,同比上升238%。

  政法力量下沉有序開展。截至目前,全市政法機關組織3213名在職政法干警包聯街鄉鎮、社區村,深入基層開展工作﹔發動228名退休干警積極參與基層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記者 張家民 通訊員 韓震)

(責編:張靜淇、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