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錨定綠色低碳發展目標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在8·15全國生態日來臨之際,昨天,市發展改革委舉行天津市綠色低碳發展成果發布會,介紹我市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舉措、新成效。這也是今年全國生態日我市主場活動的第一場,本周各區、各有關部門將組織開展30余場生態日相關活動。
“當前,在全國綠色低碳發展的大潮中,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統謀劃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行動,一體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和碳達峰碳中和,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大都市。”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孫文秀在發布會上說。他介紹了今年以來我市在壯大綠色動能、生態環境治理、空間布局優化、能源結構轉型、生態價值實現五方面的最新成效。
瞄准綠色低碳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今年以來,我市錨定綠色低碳發展目標,以新舊動能轉換為重要抓手,推動重點領域存量產業向好發展、新興經濟加速崛起。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市工業領域新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46家,新培育市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0家。農業領域,新建高標准農田49.6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1萬畝。交通領域,新增更新100部甲醇增程式新能源公交車,出租汽車新能源佔比達到67.5%。建筑領域,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項目133個,總面積489萬平方米。
更新換新激發增長新動能。上半年,全市已完成設備更新2.76萬台(套),實現設備投資166.6億元,同比增長18.31%。全市家電產品銷售額達到54.3億元,同比增長15.6%。500余家生產制造企業納入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供給端企業名錄庫,年產值約5000億元。204家租賃公司可高效服務企業設備更新工作,資產規模達1.95萬億元。
此外,我市上半年出口二手汽車2.03萬輛,出口額5.26億美元,同比增長2.3倍。二次方二手商品電商產業園引入50余家全國二手電商頭部企業來津注冊,上半年實現銷售額近2.5億元。
環境持續改善 碧水藍天成為常態
“綠色”作為城市發展的靈動底色,碧水藍天成為津城常態。
今年以來,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持續深入推進。上半年,我市引灤入津黎河橋、沙河橋斷面水質均達到Ⅱ類。子牙河(紅橋區)段、中新天津生態城岸段分別獲評全國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我市對21家獨立熱軋、81家熱浸鍍鋅、210余家焊接鋼管企業進行治理升級改造﹔組織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自行監測,已完成8個村整治任務,開展26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更新發布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安全利用率連續保持100%。
城鄉人居環境得到持續提升。上半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城市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7%以上,全面實現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已完成農村戶廁提升改造1248座。
優化空間布局
加快建設“植物園鏈”
隨著城市空間規劃布局持續優化,我市綠色生態屏障藍綠空間佔比達到65.6%,綠色屏障區一級管控區森林(綠化)覆蓋率達到28%、陸域自然保護地面積佔陸域國土面積比例指標達到8.59%、濕地保護率保持50%。
生態修復工程加快實施。截至目前,我市濕地重點修復工程已基本完成,七裡海生物多樣性監測系統建設完成並通過驗收。綠色生態屏障區建設持續推進,完成植樹造林425畝,官港森林公園、東麗湖生態區等運營試點接待游客達到102萬人次,實現經濟收入5500萬元。海洋生態修復工程持續推進,中新天津生態城南灣濱水區生態景觀建設項目基礎施工已完成。
此外,我市還加快推進“植物園鏈”建設,新梅江公園(北段)項目建設進度完成90%以上,柳林公園(二期)運動區和濱河區生態區總體形象進度完成60%以上。口袋公園已建成開放25個、進場施工36個。
向“新”向“綠”
能源結構轉型穩步推進
產業結構向“新”而行,能源結構向“綠”轉變。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落實國家“雙碳”戰略,能源轉型穩步推進。累計完成煤電機組節能改造391萬千瓦、靈活性改造497萬千瓦。全市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規模達到800萬千瓦,是2020年的2.8倍。成立國內首家省級綠電綠証服務中心,上半年完成綠証交易5.47萬張,對應綠電0.547億千瓦時,有力支持新能源消納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節能降碳取得實效。我市對新建高耗能項目和重點領域實施“全覆蓋”專項節能監察。上半年,全市能源消費量下降0.2%,萬元GDP(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9%,超額完成“十四五”節能進度目標。
加快“兩山”轉化
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我市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使之在持續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的同時,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
據介紹,截至目前,我市已經基本完成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完成海洋生態系統生態產品總值試算。試點開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中新生態城生態產品總值較開發建設之初增加了約16倍。
我市持續創新綠色金融產品,陸續落地全國首單“雙質押登記”碳配額貸款、全國首單租賃企業可持續發展挂鉤債券、全國首筆“藍色債券”、全國首單“碳中和”資產支持票據等。上半年,共發行綠色債券13隻,發行規模49.52億元。持續推動綠色租賃創新發展,東疆綜合保稅區出台全國首個融資租賃綠色評價機制,落地首筆採信綠色租賃評價機制發放的綠色貸款。
此外,我市積極組織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科技重大專項”,聚焦能源、負碳、應用示范和未來示范4個方向,公開征集技術需求。支持開展“碳計量監測設備和校准設備的研制與應用”“高強鋼筋再生混凝土全裝配式橋梁結構體系研發與減碳評估”等核心技術攻關。今年以來,已經在全市范圍內遴選推廣30項綠色低碳技術。(記者 陳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