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調研行
“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佳話再續新篇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企業紛至沓來的關鍵。作為項目落地的頭一道門檻,行政審批無疑是衡量營商環境優劣的“試金石”。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促進政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態化推進機制”。
近年來,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公室(下稱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先行先試,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上大膽試、勇敢闖,一路向“優”上“新”,便民、利企、促發展。
濱海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一層自助幫辦區。人民網記者 符園園攝
一次優質的政務服務能帶來什麼?
答案是撬動7000萬元投資。
2021年,埃克森美孚(天津)石油有限公司(下稱埃克森美孚)計劃新增一條1升潤滑油灌裝生產線項目。該公司對項目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抱有疑慮,向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尋求幫助。
審批人員與各相關部門聯合“會診”,2小時完成備案﹔召開3次線上交流會梳理難點和堵點……埃克森美孚被這種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的服務深深打動,隨即決定將投資額從4500萬元追加到7000萬元。
埃克森美孚全球潤滑油業務北亞太區總裁張鬆彬表示,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全力扎根濱海新區發展。
這是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用心用情做好服務的生動縮影。以“不為不辦找理由,隻為辦好想辦法”為初衷,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正積極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轉變。
“互聯網+政務服務”辦事更高效
工作人員演示排水許可証辦理流程。人民網記者 符園園攝
“點擊進入智能審批—城鎮污水排水管網許可辦理頁面,填寫排水量和排水類型,然后勾選承諾書。”打開濱海新區政務幫辦平台網站,幫辦人員向人民網記者演示排水許可証辦理流程。
幾秒鐘后,電子版許可証辦結。整個操作流程絲滑順暢,即使首次辦理也僅需幾分鐘,讓現場記者直呼“太方便了!”。
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副主任王遠介紹,這是近年來著力打造的“智能審批+智能監管”模式,通過共享監管部門的數據信息,以“數據踏勘”代替傳統人工踏勘,大大提升審批效能。
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抓手,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花式“上新”:“一套材料辦審批”、隻填一張表單証照聯辦、醫療機構到期換証“零材料、零跑腿”辦理……126個高頻事項在線幫辦、委托進件服務,69個事項實現24小時線上智能審批,12類39項証照聯辦“一件事”業務上線運行。濱海新區政務服務正從“能辦”向“好辦”轉變。
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已推出138個“一件事”主題場景。“審批時間平均壓減80%以上。”王遠表示,“一件事一次辦”,企業的獲得感更強了。
涉企法律服務一件事專區。人民網記者 符園園攝
增值化服務也是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大力推動的改革目標之一。涉企法律服務一件事專區、濱城人才首站、首貸續貸服務中心……在濱海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的“企業賦能服務區”,企業可享受到涉及金融、人才、法律等各類衍生服務,涵蓋企業發展周期的方方面面。
“政府送服務” 企業更暖心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是涉及部門最多的跨部門審批服務事項,審批流程一度被戲稱為“萬裡長征圖”。
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充分發揮先行先試的優勢,大力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接連推出“拿地即開工”、樁基先行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分階段聯合驗收、編制工程建設“明白紙”實現精准報件、開發上線工程建設項目智能導引系統等創新舉措,將改革向縱深推進。
“上午才拍下地塊,2小時就拿到了施工許可証。3月份動工,8月底竣工投產,整個周期節省了大概3個月。”天津義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下稱天津義達)行政經理賈陸洋說起公司項目建設難掩激動,“政府實打實的在為企業著想,壓縮審批時間就是在為我們創造效益。”
2022年,天津義達購置了寨上街營城工業聚集區地塊建設新廠房,總投資6000萬元,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4500萬元,年利稅約230萬元,帶動就業近百人。
作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天津義達在有意向簽訂土地成交合同時,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就按下了“服務鍵”,派專人對接提供管家式服務,理順審批報件的難點……由“企業找服務”變為“政府送服務”。
“主動對接、靠前服務極大地幫助了企業壓縮開工時間,提高效率。”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審批一室主任薄文福是該項目的經辦人。他介紹,在“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下,基本實現簽訂土地合同當天就發放施工許可証,為企業節約用時大概3到6個月,目前已有38個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
同樣受益的還有利安隆(天津)制藥有限公司(下稱利安隆)。2023年12月底,利安隆拿到了濱海新區首個分階段辦理的樁基部位建筑施工許可証,將工程進度提前了2到3個月。
利安隆安全總監王麗媛贊嘆道:“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優質的營商環境至關重要。這是公司第三次投資,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增強了公司扎根濱海的發展決心。”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改革前,從立項到拿到施工許可証大概需要300多天,現在是97天。”薄文福說。
向改革要動力、活力和效力,以審批制度的“減法”換來的是市場活力的“乘法”。在國家、市級營商環境評價中,濱海新區辦理建筑許可指標均名列前茅。
企業贈送的錦旗。人民網記者 符園園攝
回顧起項目審批辦理過程,賈陸洋直言深感“貼心、暖心”,這也是眾多企業和群眾的心聲。走進審批人員辦公室,記者被牆上挂滿的錦旗深深震撼。一次次高效服務換來企業和群眾的衷心認可,滿牆的錦旗見証了彼此的“雙向奔赴”。
2014年,天津市濱海新區打響了全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當頭炮。如今,“一枚印章管審批”的改革佳話再續新篇。
薄文福是這場變革的親歷者、見証者、實踐者。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他依然干勁滿滿:“服務完每一個項目,看到申請人的滿意就是我們最大的快樂。”
(宋麗雲、張桂貴、楊牧、劉葉婷、符園園、陶建、崔譯戈、彭昱凱、馬蒂奧、代曉靈、楊僧宇、孫一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