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質量人才賦能濱城高質量發展
濱海新區舉辦“智匯濱海”人才節暨濱城人才峰會
人民網天津10月21日電 (記者張桂貴)10月19日,2024智匯濱海人才節暨濱城人才峰會召開。國內外優秀的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走進人才公園,沿保稅區美麗西湖畔共賞濱城人才成果展等活動,一同回顧今年創新創業大賽盛況、聆聽院士專家主旨演講、見証濱城產才發展生態發布等,將濱城“雙招雙引頂天立地、創新熱潮鋪天蓋地、創業盛勢驚天動地”的火熱氛圍充分展示出來,為人才創新驅動濱城高質量發展交上滿意答卷。
2024智匯濱海人才節現場。濱海新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營造新質生產力迸發的“雨林生態”
作為人才節的核心環節,今年濱海創新創業大賽聚焦“8+8+8”現代化產業體系,細分160余個領域,分設領軍、創客、境外和揭榜領題賽,首設京津冀協同貢獻獎、伯樂獎,總獎金超3000萬元,最高獎金150萬元,支持人才從創意到創新再到創業,賦能濱城產業煥新。大賽突出未來產業和交叉產業,吸引了來自海內外超1000所高校、4000余名人才的激烈角逐,近200名人才脫穎而出,獲得獎項,一大批優質的項目逐步落地,為濱城引領產業浪潮新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揭榜領題賽依托各產業(人才)聯盟,通過“企業出題、政府發榜、人才攻關”形式,征集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6個領域張榜需求16個,項目計劃總投入2.5億元,引導專家人才從科研“實驗室”走進產業發展“主戰場”,推動科技成果與有效需求精准對接,經過激烈角逐最終5個揭榜方案脫穎而出。今年首次舉辦境外賽,吸引來自21個國家(地區)、237所高校的369名人才參賽,160個原創性、獨創性、引領性的海外高科技創新創業項目同台競技,最終12名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塑造英才齊聚的“濱才品牌”
峰會通過“享-禮才盛典”“聚-合力之勢”“啟-智創濱城”“觀-展覽風採”“禮-遇見未來”五個章節,將人才公園巡覽、人才成果展、產才發展生態發布、創享“薈”主旨演講等活動串珠成鏈。
“近年來,我們連續舉辦人才節,持續擦亮‘智匯濱海·領航未來’人才品牌。搭建人才集聚平台,把有創業夢想的人才引進來,把拔尖創新的人才選出來。創設‘濱城人才首站’,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舉辦特色活動禮遇人才,讓人才與濱城‘同呼吸、共命運’,互相成就,共同成長。”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經過多年持續不斷的磨礪與經營,創客人才賽今年迎來了報名項目的量質齊升。自6月啟動以來,人氣爆棚、創意濃濃,吸引了超2000個團隊、近4000人參賽,較去年增長26%,其中,區外的項目近40%,佔比翻兩番,形成了“高端人才引領、創新項目涌入、大批人才集聚、產才互促共融”的生態模式。領軍人才賽也得到了全方位升級。濱海新區自2015年出台《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暫行辦法》以來,至今已評審9批、共229名領軍人才,涉及創業、創客、科技創新和企業經營管理四類,累計資助1.805億元。今年領軍人才賽推薦人數增長到95名,達到歷史新高,最終31名優秀領軍人才脫穎而出,每人至少獲得50萬元獎金資助。
打造永不落幕的“人才港灣”
為了讓人才得到更好的發展,讓創新創業項目更好地落地,濱海新區堅持制度創新、理念更新、機制革新,圍繞“1+3+4”主導產業布局,截止目前新區已經成立19個產業(人才)聯盟。在創享“薈”上,作為天津市海洋裝備產業聯盟的盟主,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章領說:“濱城作為全國領先、技術先進的海洋裝備制造研發基地,科教資源豐富、產業基礎扎實、生產要素齊全,是產業人才的天然的蓄水池、磁力場。海油工程將繼續帶領盟內企業精誠合作、攜手前行,共譜新篇。”而在峰會現場,濱海新區第20個聯盟——天津光電產業(人才)聯盟也正式揭牌成立。“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加強各會員單位間的交流合作,推動光電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拓寬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銜接渠道,助力光電產業發展壯大。”市科協有關負責人說。
與產業聯盟(人才)的目的相同,通過此次人才節,各開發區強強聯手一起為新區招才引智完善產業鏈。在峰會現場,各開發區重點企業代表發布了“人才創新場景”,包括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提供天河監控運維一體化平台和系列算力產品,基於自主算力智能基礎研發環境適配優化,聚焦醫療、港口、環保、公共服務等垂直領域應用落地﹔天津中科聞歌科技公司基於多模態數據操作系統、認知與理解大模型,將傳統依賴常識及經驗的人工決策提升為數據智能驅動的AI輔助決策,實現面向復雜場景的中醫預問診商業平台的落地,等等。
“濱海新區將以人才峰會舉辦為契機,聚焦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任務,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最后一公裡’。”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要為來濱人才搭建干事創業和筑夢圓夢的舞台,引導人才項目在濱落地和快速發展,為創新創業項目持續賦能,讓有創新夢想的人能夠心無旁騖有信心又有激情的投入到創新事業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