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全景式展現京津冀三地產業協同成果和經驗

《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十周年報告》在津發布

2024年10月25日16:20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天津10月25日電 (記者陶建、李丹)10月25日,京津冀產業協同專題工作組在天津發布《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十周年報告》,從三方面全景式展現三地產業協同的豐碩成果和實踐經驗。

區域產業實力持續提升

一是經濟總量不斷躍升。十年來,三地經濟總量連跨5個萬億元台階,2023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4萬億元,是2013年的1.9倍,年均增長5.8%。其中,產業協作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支撐,三地工業增加值由2013年1.7萬億元提升至2023年2.43萬億元,累計增長43%。

二是產業結構持續升級。北京重點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為引領的“2441”高精尖產業體系,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天津加快構建以智能科技產業為引領的“1+3+4”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建設進入快車道﹔河北著力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九大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建設成效明顯。十年間,三地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產業突破萬億,成為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三是重點項目支撐有力。一批具有標志性和影響力的產業協作項目紛紛落地。其中,北京發揮高端產業帶動作用,推動燕東集成電路生產線、小米汽車工廠等項目全面投產﹔天津積極承接非首都功能,通用技術集團機床工程研究院、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等落地建設﹔河北發揮資源和場景優勢,推動阿裡張北大數據、京車造車基地等大項目建成投產。

四是優質企業活力迸發。梯度培育優質企業,共同打造一批市場主體,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累計培育國家級單項冠軍1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1450家,分別佔到全國的8%和12%以上﹔新增A股上市企業322家,獨角獸、潛在獨角獸企業達到233家,數量佔全國近四分之一。

“六鏈五群”培育見行見效

一是協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深度參與編制並推動出台國家層面“十四五”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實施方案,立足區域產業特色和比較優勢,以“六鏈五群”為協同發力點,加快產業成龍配套、成鏈成群。強化產業協同機制共建。三地健全黨政主要領導定期會商、分管領導統籌協調、工信部門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形成“國家+省市+部門”三級推進體系。產業“織網”密集活躍,遴選一批協會、聯盟等“織網人”,市場化開展資源鏈接、產研合作、項目招引等對接服務,每年組織產業撮合活動近百場,加快政府“定鏈”向市場“成鏈”轉變。

二是鏈式效應進一步強化。建立跨區域“鏈長制”,聯手繪制6條重點產業鏈圖譜,聯合印發實施產業鏈圖譜落地行動方案,全力推動產業協作“施工圖”變成“實景圖”。“卡點”攻關有序推進,產業組和科創組握手對接,加快打通產業-科技供需對接通道﹔組織實施兩批京津冀高精尖產業筑基工程項目揭榜,聯合實施車規級芯片、人形機器人等一批產業攻關項目﹔巡航控制、車載操作系統等一批“卡點”已基本實現國產技術規模應用。“堵點”招商成效凸顯,逐鏈印發六鏈招商方案,建立跨區域、跨部門聯合招商機制。今年以來舉辦京津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等聯合招商活動30余場,寧德時代、航天五院商業衛星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地。

三是集群能級進一步提升。梯次培育五大先進制造業集群,京津冀生命健康、保定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兩個集群已成功晉級“國家隊”,集群產值規模均佔全國比重20%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網絡安全)產業集群規模佔全國比重超五成,匯聚國產四大CPU發展路線中的三種,與麒麟、統信兩大國產操作系統和上百萬款軟件產品全面適配。安全應急裝備集群在預測預警、防控防護等領域形成領先優勢,高端防護裝備、特種機器人等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集成電路集群產值規模佔全國比重超過五分之一,舉國體制創新成果最多,制造工藝自主可控水平最高,供應鏈保障能力最強。

重大應用場景加速涌現

一是“點”上實現重大突破。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形成攻關合力,涌現出一批顛覆性技術和重大原創成果。北京推出全球首個純電驅擬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天工”,發布全球首個新一代量子計算雲平台“夸父”﹔天津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二氧化碳到澱粉的從頭合成,“天鯨號”“天鯤號”刷新了海洋裝備領域多項世界紀錄﹔河北高精密擺線針輪減速器打破國外壟斷,巨型風電葉片研發生產能力國際領先。

二是“線”上加速聚鏈成勢。圍繞產業配套需求,推動資源要素跨區域整合和優化配置。共通一條路,協同制定標准統一、結果互認、跨域連通的自動駕駛示范政策,推動京津塘143公裡高速自動駕駛干線物流測試場景全線貫通並對外開放,在全國率先實現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跨區域場景應用。共保一條線,京津共同建設南港電子化學品基地,綠菱氣體、旺海科技特種氣體等項目投產,保障區域集成電路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三是“面”上深化聯動合作。共建園區載體,共抓成龍配套,共推場景示范。共建一批園,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京津冀信創小鎮、“機器人+”產業園等一批示范園區落地建設。共造一輛車,規劃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打造一小時汽車零部件配套圈,小米SU7等車型熱銷,天津120余家關鍵零部件企業為小米、理想等北京整車企業配套,河北220余家企業進入京津整車廠供應鏈。

(責編:孫一凡、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