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養菊人 用心傳菊藝
中國菊藝大師葉家良在花圃裡照看菊花,他及團隊培育的菊花吸引著眾多觀眾。姚文生 攝
金風送爽日,又逢賞菊時。連日來,在水上公園舉辦的2024天津市第58屆精品菊花展成為靚麗的津秋風景。菊花千姿百態、競相綻放的背后,是水上公園花圃裡一對馳名全國的養菊師徒——中國菊藝大師葉家良、全國綠化勞動模范陳欣的悉心照料。津門養菊人,用心養菊的同時也在傳承菊藝文化。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菊”情有獨鐘。葉家良少年時與菊結緣,如今年屆古稀仍與菊為伴,對一株株菊花如數家珍,菊的故事、菊的魅力隨他朴實的話語流淌開來。
葉家良說,養菊十分奇妙。比如“育種”,因為菊花的基因比較復雜,兩種菊花雜交授粉后,“孩子”的顏色和花型變異並沒有一定之規,而這也正是養菊的迷人之處。他向記者介紹,以前花型有20多種,后來則發展為龍爪型、鬆針型、蜂窩型等30多種。40多年前他剛到水上公園工作時,園裡隻有90多個品種,經過一番搜羅之后,也不過約200個品種,現在,已有約700個品種。
沽水錦霞、平沙落雁、古剎金剛……各式菊花的名字貼切而文雅。“比如這株菊花剛開花的時候是紫色,之后顏色越開越淡,花瓣也越來越長,像垂下的露珠,所以我給它起名淡妝垂露。”葉家良說。
菊花的清新雅麗,源於養菊人帶著泥土芬芳的辛勤付出。單說澆水一項就十分辛苦。養菊需要用水壺人工澆水,一壺水重達十幾斤,花圃裡數千盆菊花澆一遍需要數百壺水。陳欣心疼師父,累活搶著干,放棄了數不清的休息時間。
此前,“津派文人養菊傳統栽培技藝”被列入南開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葉家良和陳欣是這項技藝的傳人。“文人養菊”作何解釋?葉家良認為,其關鍵在於人與菊的息息相關。有些具有野生性的花卉品種,野生往往比盆栽長得好。但菊花是純園藝品種,沒有野生性,所以離不開人的“伺候”,假若在用土、施肥、澆水等方面有些許照顧不當,品種特征就會表現得不明顯。
“不過,不論養的多麼弱,菊花也絕不會讓人失望。”葉家良直言,“有的花卉品種,如果養不到位就不開花或開花時間短。可是菊花隻要到了季節,就一定會開花,就算品種特征沒表現出來,它也會開得很好看。由此可見,菊花很守信,這是它的品格。如果人對它精心呵護,它也會給人燦爛的回報。而且菊花不畏寒冷,是人的榜樣。看上去是人在養花,其實花也在養人,是一種心靈交融。”
養菊不是孤芳自賞。為市民普及菊花養護知識、悉心指導市民養菊,養菊人身體力行傳播菊藝。不過,在指導市民養菊的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小插曲”。陳欣告訴記者,比如有的獨本菊菊苗在栽培過程中,一個枝條上長出了三個花蕾。這時,一定要去掉兩個花蕾,否則營養分散,會影響開花效果。可是,養菊新手往往不舍得掐去多的花蕾。“面對這樣的情況,必須要舍,有舍才能有得。”陳欣的話,道出了養菊中的人生道理,而養菊的市民也知道了養菊人的不易,更感受到了修身養性的菊藝魅力。(記者 劉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