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和平:堅定不移推動內涵式向上發展

2024年11月07日16:52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天津11月7日電 (記者孫翼飛)“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部署了天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提出的‘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等改革舉措,對於以現代服務業為‘立區之本’的和平區來說,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今日,在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牢記囑托 善作善成”和平區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和平區委書記姚建軍就該區聚焦“四個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緊扣“十項行動”“三新”“三量”等重點任務,堅定不移推動內涵式向上發展的工作總體情況做了介紹。

發布會現場。和平區委宣傳部供圖

發布會現場。和平區委宣傳部供圖

堅持創新引領,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圍繞和平區“3255”現代都市型產業體系建設,不斷增強科技創新驅動力,匯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創新要素、積極因素,塑造產業發展的新優勢。一方面,做大現代金融,為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和平區有“百年金融”的歷史底蘊,擁有350余家金融機構,以及全市近40%的內資銀行分行和保險公司。和平區將用好國家和天津的金融支持政策,以解放北路金融歷史文化區建設為契機,進一步鼓勵轄區金融機構創新服務產品、參與資本市場,持續擴大“都市型”對外開放,吸引外資銀行、証券公司等在和平區設立分支機構,以創新“金融鏈”服務帶動“產業鏈”發展。另一方面,做強人力資源,為創新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堅持高質量培養人才、引進人才,高效能使用人才、服務人才,依托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匯聚了人力資源企業480余家,服務求職者、創業者、高端人才等各類人員超210萬人次。今年9月,和平區統籌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國企等作用,成立了“人才服務創新聯合體”,以更加開放的人才引進、交流、服務、培養機制,加速集聚高水平創新人才、打造產業鏈協作項目、形成產學研合作成果。

盤活存量資源,積蓄“向上發展”的力量。在和平區近10平方公裡的城區裡,重點推動商務樓宇“筑巢引鳳”、商業載體“煥新升級”、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多措並舉抓盤活。一是突出“精准”,盤活商務樓宇。一樓一策,靶向鎖定招大引強,提升樓宇的產業聚集度、經濟貢獻度。比如,圍繞小白樓國際航運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打造了以萬通中心為代表的7座航運主題樓宇,實現了國際貿易、船舶運輸、貨運代理等全產業鏈條。今年9月,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24中國樓宇經濟北京論壇上,和平區獲評“中國樓宇經濟活力煥新示范城區”。二是突出“新潮”,盤活商業載體。緊盯消費新需求,發展首發經濟、夜間經濟,帶動消費提質增效。比如,南京路上的吉利大廈,承載著許多天津人的記憶,和平區對大廈原有同質化的商業模式進行整體煥新,形成了年輕態、“二次元”等新模式,今年6月重新開門納客,月均銷售額突破千萬元。三是突出“融匯”,盤活文物建筑。融入時尚新元素、融合消費新業態,挖掘用好百年建筑的獨特資源。比如,大理道的樘院,建筑始建於1935年,和平區引入市場化運營團隊,保護開發、修舊如故,讓老建筑呈現新活力,吸引市民游客走進歷史街區,體味小樓春秋、感受古韻新風。

創新文旅實踐,增強融合發展的質效。近兩年,和平區以“津遇和平”品牌文旅活動為主線,充分利用“海棠花+小洋樓”特色資源,推動春日賞花經濟火爆出圈。今年國慶假期,和平區又把音樂會辦在了城區中心的民園廣場,把名劇《日出》的經典片段演在了故事的背景地——金街,沉浸式展現了津派文化的獨特魅力、也繁榮了“假日經濟”。和平區正在按照全市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暨旅游發展大會部署要求,全域布局、全年謀劃:一方面豐富場景,扮靚城區風景。圍繞展現“中西合璧、古今交融、歐陸風情、時尚都市”的獨特風貌,在盤活老建筑的同時,重點打造文旅新場景。今年9月,在首屆中國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上,和平區推動簽約了“天津之心﹒津塔頂層觀光廳”文旅項目,要在336.9米高的環球金融中心頂層,打造360度俯瞰全市的觀光廳。同時,加快推進建有69.6米高鐘樓的五大道公園建設,打造游玩打卡的新地標。另一方面優化供給,提升文旅體驗。在活動上全鏈條“融合”,突出“文旅+商貿”,推動音樂、文博、文創等與旅游緊密銜接,促進文旅產業由“單一鏈條”向全時段、全要素的“復合式多鏈條”拓展﹔依托轄區的潤園、張園等紅色資源,推出沉浸式主題展覽和演出,追尋領袖足跡、賡續紅色血脈。在服務上全方位“寵客”,持續優化交通秩序、城區管理等措施,細化景區志願服務,積極推動智慧服務,讓市民游客感受到和平區有特色、有品位、有溫度。

與此同時,和平區將始終抓牢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這個根本保証,以高質量的黨建保障和平區高質量發展。

(責編:郭維瑾、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