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上“雲”下沉 天津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

2024年11月11日08:30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上“雲”下沉 天津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

如何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群眾看病就醫更有“醫”靠?

聚焦百姓“急難愁盼”,近年來我市深耕細作提升就醫體驗,把健康惠民舉措落實到“最后一公裡”——

健全“智慧醫療”服務和支撐體系,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新模式打破時空和地域的限制,讓百姓就醫更從容更便利。

將更多的醫療機構納入醫聯體,推進緊密型區域醫共體建設,組建各種專科聯盟,把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留在基層。

智慧醫療 勾勒“尋醫問藥”新圖景

張女士家中老人牙齒鬆動無法正常進食,因為有基礎病需要預約市口腔醫院心電監護門診拔牙,可搶不上“號”讓她犯了難。

束手無策之際,張女士發現該院挂號軟件新上線“候補預約”功能,點擊預約后當天就接到院方的電話。

張女士說:“我聽到預約成功的消息特高興,如今有了互聯網‘加持’,醫療服務越來越人性化,看病就醫更便捷了。”

市口腔醫院門診辦公室胡春媛護士長介紹,今年該院通過信息化手段,在現有預約挂號平台上創新推出“候補預約”功能,一方面助力解決患者搶不到“號”的困擾,另一方面更好地了解患者就醫需求,動態調整醫生出診,增加號源供給。

“我們首先對患者線上預約后退掉的回流號源重新分配,患者點擊‘候補預約’后,平台會通過按時段、按醫生、按科室三個維度實時調配分發號源。” 胡春媛說,“‘候補預約’實現了按段分配、按缺補位,科學調控患者退回的空號,降低了異常干預號源等不穩定因素對門診流量的影響,提高號源的再分配和利用效率。”

不僅僅是提供預約方便患者到醫院就診,圍繞看病就醫這項“大民生”,我市衛生健康行業將信息化手段延伸到藥品配送、線上復診、遠程心電監測等方面,讓數據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用“互聯網+醫療健康”構建起一個個便民惠民醫療模式,勾勒出一幅幅“尋醫問藥”新圖景。

目前,我市二級以上醫院全部實施智慧門診和智慧住院建設,為患者提供多渠道預約挂號、線上支付、檢驗檢查結果推送等便民惠民服務。今年9月,“津醫保”App已實現全市三級醫院全覆蓋,向患者提供預約挂號、線上醫保結算、繳費記錄查詢、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便捷化服務。

這些建在“雲”上的醫療健康服務,精准對接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解決的不僅是就醫難題,還有患者的照護負擔。

在傳統醫療模式中,眼病患者術后得回醫院換藥,這對雙眼包扎的患者來說可是大難題。

為幫助患者解決這一難題,天津醫大眼科醫院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由經驗豐富的護士組成“互聯網+護理服務”團隊,通過線上平台接收患者換藥預約,在預約時間段攜帶所需醫療器械和藥品上門服務。

日前,該院護士崔緒入戶為雙重瞼術后的患者郝女士完成了“傷口護理換藥”服務。郝女士高興地說:“我術后雙眼包扎行動不便,家裡人也沒時間陪我去醫院,護士能上門換藥真的太方便了,真心為這項智慧護理服務點贊!”

手機點一點,護理送到家。自2019年起,我市啟動實施“互聯網+護理服務”,重點鎖定高齡或失能老年人、康復期患者和終末期患者等行動不便人群及其他有居家護理需求的特殊人群。

迄今為止,全市已有19家三級醫療機構、5家二級醫療機構、75家基層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服務項目拓展至55項,服務患者總人次正在持續增加。

當前,我市正在持續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向縱深發展,加快推動檢驗檢查結果共享互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慢病管理、統一結算平台等互聯網便民惠民信息化項目建設。

分級診療 讓基層百姓更有“醫”靠

以人民為中心,以健康為根本,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

近年來,我市醫療改革不斷深入,具有鮮明天津特點的分級診療服務網絡逐步完善,通過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讓更多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日前,寧河區的李女士因為胸悶久咳到附近的廉庄鎮衛生院看病,做完CT檢查后很快就得到了區醫院醫生通過遠程診斷出具的報告。

“以前跑趟區醫院得大半天,沒想到現在區醫院大夫從網上就能看片子,而且還有專家來坐診,感覺真方便。”李女士說。

2023年,我市首個緊密型區域醫共體——寧河區緊密型區域醫共體正式成立。圍繞“緊密型、一體化”重塑醫療系統運管體系,寧河區以區醫院為龍頭總院,區中醫醫院、區婦幼保健院等為協作單位,18家街鎮衛生院為基層分院,逐步構建形成“1+N+18”的緊密型區域醫共體,初步實現區域醫療“一張網”。

“醫共體內各家醫院積極落實分級診療與雙向轉診,逐步做到非重症、非急診患者首診在街鎮衛生院﹔總院治療的患者進入康復階段或病情平穩后,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轉向各分院進行后期治療。制度的落實與實施促使醫共體內患者就診平均時間縮短了30%,住院患者人均費用下降了7.3%。”寧河區醫院患者服務中心主任方芳說。

衛生健康事關群眾福祉,關乎民計民生。穩步實施分級診療,就是要讓人民群眾從改革中得實惠,通過改革使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不斷提升。

在全面推進涉農區緊密型區域醫共體建設的同時,我市還根據患者跨區域就診病種及技術需求情況,由專科能力強的大型醫院牽頭、其他醫療機構為成員,以專科協作為紐帶打造多機構、多合作形式的專科聯盟。

以兒科專科聯盟為例,牽頭醫院為市兒童醫院,成員醫院達120家。這是我市合理利用兒科優質資源,讓更多患兒就近、盡快就醫,有效破解兒童“看病難”的重要抓手。

日前,市兒童醫院在聯盟成員醫院——東麗醫院成立了兒童呼吸疾病診療基地。基地門急診,住院病區均由市兒童醫院下沉幫扶團隊同質化管理﹔設備、藥品均按該院呼吸科配備,一並引進該院院內制劑。

兩院之間打通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實現上下轉診無縫化對接,將危重病、疑難病、罕見病上轉到上級醫院,將處於恢復期、穩定期、康復期的患兒轉診至基層醫療機構,讓東麗區及周邊患兒就近享有市兒童醫院同等診療服務。

患兒盈盈因肺炎入住該基地病房,下沉幫扶專家孟冬梅主治醫師及時診斷並適時調整治療方案,基地護士長張春燕帶領護士悉心照護,盈盈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截至目前,全市已組建15個城市醫療集團、10個緊密型區域醫共體,今年上半年實現遠程會診、影像、檢驗等遠程醫療服務19余萬人次﹔建立胸痛、糖尿病、兒科、骨科、腫瘤等25個西醫專科聯盟和24個中醫專科聯盟,通過建立轉診綠色通道、開展遠程醫療、派遣醫師出診、調撥院內制劑等形式,推進以市帶區、以鎮帶村和區鎮一體、鎮村一體,大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讓群眾就近就便享有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

今后,我市還將在持續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上下功夫,探索推動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等醫聯體模式協同發展,統籌建設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等資源共享中心,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實際的專病早診、早治分級診療路徑與全病程管理工作模式。(記者 徐楊)

(責編:孫一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