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開園“搶房”記
作為天津市重點打造的科技創新園區,天開園吸引著無數灼熱的目光。
在這裡,每一寸土地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每一家企業都懷揣著夢想與希望。創業者們紛至沓來,希望能在這片創新熱土上扎根發芽,茁壯成長。與此同時,一場沒有硝煙的“搶房大戰”也在激烈上演。
這不僅是一場對物理空間的爭奪,更是對天開園豐富科創資源的搶灘登陸。
一場速度與決心的較量 “搶房大戰”中的幸運兒
天津長河測控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河測控),這家專注於高精度高品質科裡奧利質量流量計及其衍生裝備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高科技企業,算是天開園“搶房大戰”中的幸運兒。前不久,創始人張亮亮帶著他的團隊成功“搶”到園區內一處優質辦公載體。
憑借十年磨一劍的技術積累,他們研發的科裡奧利質量流量計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精度甚至超過了老牌巨頭艾默生。去年底,企業迎來即將量產的關鍵時刻。然而投入量產需要資金,更需要一個合適的辦公場地。經投資機構天津科創天使投資有限公司的介紹,天開園進入了張亮亮的視野。
“天開園的區位優勢、產業配套和服務質量都讓我們非常滿意。”張亮亮說,“在天開園,不管什麼手續、流程,工作人員都能講得很透、很清楚。”
今年8月,長河測控正式注冊天開園。“選擇辦公場地的時候,天開集團的服務專員告訴我要等一等,年底如果有企業騰轉,就有辦公場所空閑出來。之前如果有合適的,也可以隨時看。”張亮亮說。
9月的一個周五,服務專員發來鞍山西道啟航大廈裡的一處辦公場地視頻,張亮亮覺得挺不錯,想著周一去看房,可還沒到周一,房子已經被其他企業“秒”了!
10月,服務專員再次聯系張亮亮——由於上一家企業騰退,天開廣場4號樓的兩間辦公室空出來了。這一次,張亮亮沒有絲毫遲疑,當天就決定要下這兩間辦公室。然而,就在他出差一周回來准備簽合同走流程時,才得知其中一間辦公室又一次被搶簽了!最終,他僅簽下了剩下的一間。
“說實話,開始沒想到有這麼緊迫,覺得不是著急的事兒,后來才意識到人都是用腳來投票的,大家願意來,肯定有來的道理。”張亮亮感慨道。
11月11日,企業正式進駐4號樓。走進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張亮亮的臉上滿是喜悅。在他看來,天開園不僅提供了優質的辦公場地和科創服務,更匯聚了豐富的科研力量和上下游企業資源,這對企業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寶藏。
一場空間與資源的爭奪 “搶”房子也是“搶”未來
與長河測控的幸運搶灘相比,天津怡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怡雲科技)的“搶房”經歷則更加曲折。
作為天津城市職業學院教師與天津美術學院校友共同創業的項目,怡雲科技聚焦一站式智慧康養產教融合解決方案的研發與推廣。去年12月注冊天開園后,由於沒有合適的場地,他們入駐了天開廣場7號樓的眾創空間。
“天開園真是‘一房難求’。”總經理方曉琳說。她回憶,企業最初入駐眾創空間的時候隻有3個工位,隨著企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員工數量增加到了40余人。盡管工位越來越多,但一個獨立的辦公場地始終讓他們心心念念。“經常是騰出來一個房子,四五家企業來‘搶’,每個企業都很優質,競爭非常激烈。”方曉琳笑著說。
“搶”房子,也是“搶”資源、“搶”發展、“搶”未來。
方曉琳對此深有體會。她告訴記者,注冊一年來,依托天開園的平台賦能,公司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績:加入了由民政部唯一直屬高校——民政職業大學牽頭的全國民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智慧養老專委會、中國康復輔具器具協會養老專委會、全國養老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等行業頂尖專業組織﹔參與了養老職教藍皮書和供需預測報告、智慧康養專業課程標准、國家級智慧康養教學資源庫和36門覆蓋中職、高職、本科智慧康養專業教材的編制工作﹔在天開園舉辦了全國智慧養老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大會及康養智能裝備展……
“最近又有一處辦公場地騰空了,好幾家企業正在申請入駐,我們也是其中之一。”方曉琳相信,隻要練好企業“內功”,不斷提升企業實力,總會在“搶房大戰”中脫穎而出。
在等待的過程中,方曉琳也深刻體會到了天開園創新創業的熱潮涌動和“鄰居”企業們拔節生長的精彩節奏,這讓她更加堅定了在天開園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一場企業與園區的雙向奔赴 5萬平方米載體被“喚醒”
“搶房大戰”中,主要圍繞無線通信技術開展業務的天津縱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縱行科技)是新加入的成員之一。
作為11月剛注冊的企業,縱行科技創始人李卓群表示,還沒有正式入駐天開園,但已經感受到了激烈的競爭態勢。“我們選好了天開廣場2號樓作為辦公場地,因為這棟樓裡有很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溝通方便,也有利於開展合作,但具體的房間還需要排隊等待。”李卓群說。
他坦言,自己對天開園充滿信心,“這裡的科創氛圍,讓我想到了美國硅谷,我覺得在這裡能夠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發展空間。”
李卓群看中的還有天開園的服務生態。在他看來,天開園與各家投資機構的關系非常緊密,深度的金融合作能夠對企業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此外,天開園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也領跑全國。
眼下,作為一家實打實的天開園企業,縱行科技已經展現出非凡的“天開速度”和“天開效率”:招聘員工、拓展客戶等工作已全面啟動——“預計明年一季度就能有訂單落地”。
自誕生起,天開園便將科技創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創服務生態圈作為三大功能定位。截至11月底,天開園“一核兩翼多點”累計注冊企業超2500家,入駐企業超1300家,其中天開廣場注冊企業800余家,入駐辦公400余家。
作為天開園核心區載體,天開廣場已然蝶變為科技成果轉化的大本營,科創企業不斷涌入,辦公載體需求也日益緊張。
“天開廣場辦公載體目前已基本處於飽和狀態,我們也採取了多種舉措來緩解這一問題。”天開集團招商部副部長劉斌介紹,“一是繼續盤活啟航大廈、物華道10號等載體資源,提供至少5萬平方米的功能載體,預計最快明年初項目就可正式入駐﹔二是在充分保護初創企業的基礎上,提級准入和騰轉機制,通過考核等市場化手段進行自然騰轉﹔三是與各區聯動,向天開園‘兩翼多點’進行疏導等。”
何以“搶房”?不過因為這裡已成為創業者的“樂土”。正如一位創業者所言:“政策、資金、人才、配套、服務……放眼京津冀乃至全國,很難找到像天開園這樣為科創企業提供如此支持和集中賦能的科創園區。”
這裡不一定是創業者夢開始的地方,但一定是他們圓夢的地方。這樣的天開園,哪個企業不想來佔據一席之地呢?(記者 劉宏偉 胡萌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