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季節來臨 陰陽轉化期養生正當時
明日迎來冬至節氣。冬至過后就要開啟“數九”進程,這意味著一年當中最冷的“數九寒天”來了。除了氣象學上的重要意義,冬至在傳統文化中也是一個關鍵節日,它是二十四節氣循環的起點,故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天津中西醫結合醫院南開醫院副主任醫師趙金生提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轉換時刻,也是養生的好時機。
宜“賴床”但要有度
冬季晝短夜長,氣候寒冷,應該順應天時,適當調整作息時間,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不過,早臥晚起是相對而言,一般認為較平日早睡、晚起半小時就足夠了。長期臥床並不利於養生,反而還會造成人體氣血瘀滯、氣機逆亂。
注意重點部位保暖
著裝上要去寒就溫,及時添加衣服,尤其要注意頭面、腰背、腳部的防寒保暖。寒從腳下起,腳離心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抵御寒冷的能力較差,更易受寒。除了穿著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每晚睡前還可以用熱水泡腳,舒筋活絡,促進氣血運行。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保持腰背部溫暖,可防感冒、固腎強腰。
進補要因人而異
冬至時節,氣候寒冷,飲食調養也當養“藏”,雖然有“冬至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但要因人而異,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所以“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萬不可盲目“進補”。飲食以補陽、補精、補腎為主,可以吃一些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枸杞、發菜等。驅寒就溫是冬至飲食調養的另一重要原則,可適量多吃一些羊肉、河蝦、韭菜、肉桂等食物。除此之外,還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的作用。
運動要掌握時度
冬季寒氣較重,人體氣血相對凝滯,運動要宜緩宜微汗。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運動的時長和程度,並結合冬季裝束多、陽氣易郁積體內的特點選擇一些強度不大的運動,使身體發熱、微微出汗最好,還可促進機體氣血通暢。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保健運動場地要求小、運動量適中、安全性高、老少咸宜,是適宜在冬季進行的鍛煉。青年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增加肌肉力量練習,切勿因為天氣寒冷而久坐不動。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活動,特別是在戶外運動,更要注意室內室外溫差,以免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記者 庄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