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著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豐碩成果 “三化”賦能煥發新活力
2024年是天津開啟新型工業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這一年,有450多個工業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567億元的594個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加快建設。前11個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8%,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增加值同比增長4.1%,上拉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8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九成,達到92.2%。
習近平總書記春節前夕在天津視察時指出,天津作為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要發揮科教資源豐富等優勢,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要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起抓,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牢記總書記囑托,天津工業主動作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化”聯動發展,著力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在筑牢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的產業支撐這一“時代問卷”中精彩作答——
高端化 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
對我市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天津中能鋰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強來說,新質生產力就是研發走在行業前端。
“我們開發的鋰離子電池預鋰化技術和固態電池鋰負極技術分別代表了鋰電池在提升現有技術效率和開發新一代技術方面的兩大發展方向。我們的目標是要做下一代鋰電池負極材料的引領者。”陳強信心滿滿,“目前全球進行下一代鋰電池研究的電池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凡科研所需的鋰負極材料,其中95%由我公司提供。”
中能鋰業開發的鋰離子電池預鋰化產品是獨家產品、全球首創,目前在鋰電池頭部企業已經導入﹔研發的超薄超寬鋰-銅復合帶、無支撐超薄超寬鋰箔等固態電池新型鋰負極均為全球首創。“我們的產品已用在某企業新能源汽車上,一次充電,行駛突破1000公裡。”陳強自豪地說。
支撐這種自豪的是企業的338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00項。“2024年,我們還承擔了國家重點科研攻關項目,成為全國鋰行業唯一參與研發的企業。”中能鋰業董事長陳堅介紹。
像中能鋰業這樣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增強產業自主可控能力,已然成為天津企業共同追求的目標——
9條產業鏈上的62家重點企業聯手19家高校、13家科研院所、170余家成員單位,共同建設17家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形成龍頭企業牽頭、大學科研院所支撐、終端用戶參與的協同創新模式,構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對接聯動新機制﹔
通過“揭榜挂帥”“賽馬”等方式,我市龍頭企業在氧化鎵半導體材料、CAR-T細胞藥物、非侵入式腦機交互等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我市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77家,位列全國重點城市第三,企業牽頭或參與的集成電路化學機械拋光關鍵技術與裝備等20個項目在今年全國科技獎勵大會獲獎。
今年以來,我市實施工業企業包聯幫扶,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協助企業做好規劃。“全市累計走訪服務企業7520余家次,解決問題2043個。加快‘小升規’企業培育,規上企業突破6000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楊冬梅介紹,“市區兩級工信部門今年以來累計組織產業鏈對接活動427場,促成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成果489項。”
今年前11個月,全市在鏈規上工業企業3256家,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82.3%,比2023年提高2.5個百分點﹔其中信創產業鏈增加值同比增長24%、航空航天產業鏈增加值同比增長23.5%、車聯網產業鏈增加值同比增長23.2%。
“堅持制造業高端化發展,我們除了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不斷壯大新動能‘底盤”,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筑牢全市工業發展‘基座’,加快構建以智能科技產業為引領的‘1+3+4’現代化產業體系外,還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實施未來產業培育發展行動,啟動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腦機接口、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方面重點發力。”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尹繼輝說。
智能化 數實融合賦能產業煥新
“同樣生產焊條,過去需要100人,提升改造數字化車間后,隻需要20多人,降低70%以上,生產效率提升了4倍,由過去每秒生產6米焊條提升至每秒30米。”在機器轟鳴聲中,天津市金橋焊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心焊絲事業部負責人劉偉大著嗓門對記者說。
如果說金橋焊材是應用數字化轉型而成功搶佔新競爭制高點的話,那麼天津朗譽機器人有限公司則是搶抓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中的商機,專注於為客戶提供以智能物流技術、工業物聯網和大數據中心等技術做支撐的重載智能物流管理系統,解決超重、超長、超大物料的智能化運輸問題,在重載AGV領域做到了全球領先。
“繼今年600噸重載AGV下線,再一次打破全球單車載重紀錄,負載1000噸重載AGV正在研發中。前三季度營收已超去年全年。”朗譽機器人董事長任志勇說。
統籌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加速“智改數轉網聯”,我市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建成5G基站7.87萬個,在國內率先實現行政村5G覆蓋率100%,固定和移動寬帶下載速率分列全國第二、第三,入選全國首批雙千兆城市,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全國領跑﹔啟動雙萬兆試點建設,新升級開通5G-A基站超300個,全市5G全連接工廠超過20家。
“我市牽頭培育的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集群剛剛成功上榜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該集群已成為國內新一代信創產業布局最為完整的產業集群。”楊冬梅介紹。
持續擴大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規模,累計培育350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濱海新區、武清區先后成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全市兩化融合指數達到108.5,居全國前列。
人工智能加速賦能新型工業化,“天河天元”“360智腦”“海河·諦聽”大模型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落地並形成行業應用。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系列CPU芯片總銷量突破1000萬片,飛騰CPU譜系齊全、自主性強、安全性高,為從端到雲的各型設備提供了核心算力支撐。中汽數據“自動駕駛虛擬仿真測試雲平台”、依脈人工智能醫療科技“多模態智能中醫輔助診療系統”等10個項目被評為工信部人工智能揭榜優勝項目。中電雲腦“非侵入式高精度腦電採集計算芯片”等5個項目入圍未來產業揭榜計劃。
綠色化 擦亮新型工業化生態底色
在新天鋼集團天鋼公司廠院內,露天的生化水處理站內,正在被淨化處理的生活用水由於水泵的驅動卷起一個個漩渦。“每天工廠產生的1500噸至2000噸生活用水經過生化水處理站處理,被100%回收利用,從而實現了生活污水零排放。”天鋼公司動力廠副廠長張利國對記者說。
天鋼公司水資源重復利用率達到98.58%,噸鋼取水量、廢水回用率、水重復利用率等各項水效指標均優於規定的數值,先后榮獲全國“水效領跑者”“天津市節水型標杆企業”等稱號,12月10日,又入選工信部2024年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典型案例名單。
與天鋼公司一牆之隔的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10月17日被評定為環保績效A級企業,近期又進入國家級綠色工廠公示名單。“我們引進純氧燃燒技術,在國內首次應用在168機組大型熱軋鋼坯環形加熱爐上,實現氮氧化物減排90%以上,天然氣節約28%以上﹔實施分質供水改造,精准分質處理和科學分質供水,實現生產廢水處理后100%回用。”天津鋼管環境管理部部長張泉海介紹。
綠色低碳是新型工業化的生態底色,也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近年來,我市完成“鋼鐵圍城”“園區圍城”這兩個“圍城”的治理,“一企一策”開具重點企業個性化綠色轉型“藥方”﹔加快綠電市場建設,成立國內首家省級綠電綠証服務中心,2024年度交易量同比增長1.7倍﹔推動資源利用循環化轉型,完善京津冀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產業鏈,主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持續保持在98%以上,工業用水效率保持全國先進水平﹔推動生產制造綠色化轉型,完善綠色制造梯次培育和動態管理機制,培育綠色制造和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制造示范單位203家,居全國主要城市前列。(記者 吳巧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