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汽車以舊換新補貼12月31日截止 申報無“名額”限制
人民網天津12月25日電 (記者孫翼飛)“聚焦商務中心工作,把推動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與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努力服務廣大市民群眾惠享更多商務經濟發展成果,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在12月2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牢記囑托 善作善成·辦好民生實事”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亞剛介紹了今年以來圍繞民生方面的亮點工作。
發布會現場。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供圖
有效保障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穩定。持續對全市20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108家超市和59家菜市場的每日進銷存及價格進行監測和研判分析,堅持早監測、早預警、早處置。今年春節冰凍雨雪天氣期間,根據氣象、交通條件,組織重點保供企業加強貨源產地和運輸路線調度,協調雲南、海南、四川等南方菜源及時進津,確保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國慶前期,積極應對汛情影響,組織商戶赴內蒙古直運西紅柿、土豆、大蔥等重點茄果類、根莖類菜品進津,赴承德、唐山、涿州等河北產地直運圓白菜、大白菜等重點葉菜進津,加強市場價格波動應對﹔國慶節期間,蔬菜價格持續下降。
持續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在市區兩級商務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列入民心工程的10個高質量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和6個標准化菜市場項目已全部完成,同時還推動20余家菜市場引入便民醫藥、綜合超市、社區食堂、服裝改制等不同業態,滿足群眾各類生活需求。持續完善縣域商業體系,建成鄉鎮商貿中心6個、縣級物流配送中心15個、農產品上行項目12個,進一步促進了農村消費和農民增收。積極推動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支持建設回收網點、分揀中心等基礎設施,推進“互聯網+智能回收”模式應用。截至目前,全市已布設再生資源回收網點3921個,智能化比例達到54.3%﹔建成中轉站260個,分揀中心16座。
全力做好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國家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出台后,先后制定出台了汽車報廢更新、汽車置換更新、家電以舊換新、家居煥新、電動車以舊換新等5個細化實施方案,在國家明確的8類家電產品以舊換新補貼基礎上,另將空氣淨化器、智能馬桶、洗碗機等24類家裝廚衛產品納入補貼范圍,盡可能擴大群眾受益面。為便於群眾清晰了解政策、切實享受實惠,制作了《政策問答》和《一圖讀懂》,設立了政策解答熱線,讓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家喻戶曉。同時,組織400余家企業共2000多家線下門店,以及京東、唯品會等多個線上平台參與活動,並開發建設了“天津市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活動平台”,與“金稅四期”開票通道直連,實現了補貼工作全流程閉環,確保了補貼資金的每一分錢都能用在老百姓消費上。截至目前,共收到汽車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補貼申請11萬余份,家電家居補貼申請69萬余份,電動自行車補貼申請1萬余份,惠及群眾超百萬人。
大力推動消費提質升級。今年是商務部確定的“消費促進年”,共推出近2000場促消費活動,發放政府消費券6400萬元,舉辦了國際汽車展、華夏家博會、珠寶展、茶博會等一批專業展會。積極推動龍湖天津梅江天街、澳康達名車廣場等6家新建綜合體開業,累計盤活泰達薈、悅動廣場、隆悅城等商業設施24處,盤活面積82.6萬平方米。引進了小大董、根號N等超120家首店品牌,推動金街、文化中心等地標商圈引進300余個新業態新品牌首秀活動。“中國最美書店”鐘書閣落戶意風區,成為網紅打卡地﹔在市區舉辦傳統經典車巡展活動,讓市民近距離了解汽車文化獨特魅力﹔舉辦了2024天津米其林食遇美食節、“尋味天津·煙火美食節”等系列特色美食活動,掀起“逛津城品津味”的餐飲休閑消費熱潮。
在答記者問環節中,對於很多人都非常關心申報補貼有沒有“名額”限制,享受今年補貼的申報截止時間是什麼時候等問題,王亞剛做了回答。
今年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所需材料需要在12月31日晚12點前完成上傳並通過審核﹔如有個別材料需補正,最晚需要在1月10日晚12點前完成補充。各位市民朋友隻要能在上述時間前完成相關手續,就能夠享受到今年的補貼,不用擔心“名額”的限制。
另外,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國家還要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天津市商務局將密切對接有關國家部委,扎扎實實落實好國家和我市的相關政策措施,讓廣大市民群眾能夠接續享受到以舊換新政策實惠。
下一步,天津市商務局將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即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有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秉持“商務為民”理念,進一步優化服務、強化保障,緊盯群眾所需所盼,不斷豐富多元化業態供給,把促消費與惠民生結合起來,讓廣大市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更好得到滿足,讓老百姓真正得實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