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求新求變釋放“大能量”

2025年01月07日21:01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求新求變釋放“大能量”

從昔日的工業“鏽”帶到如今的產業“秀”帶,從“跑冒滴漏”的老舊小區到幸福新家園,從“擱淺”多年的閑置資產到城市新地標……2024年,隨著中心城區更新提升行動工作持續深入推進,天津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求新求變釋放“大能量”,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龍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指出,“要堅持走內涵式發展路子,創新城市治理,加強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增強發展潛力、優化發展空間,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升。”

牢記殷殷囑托,不負切切期望。一年來,天津城市更新實踐路徑愈發清晰:惠民生、補短板、謀發展。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審定招標超過29個城市更新項目,19個項目納入城中村改造計劃,建成開放新梅江公園北段以及柳林公園二期……城市“顏值”“內涵”雙提升,百姓身邊的“小確幸”越來越多,天津正奮力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建設新篇章。

工業遺存創新求變 產業與城市“雙向奔赴”

走進天美藝術街區,濃厚的藝術氣息扑面而來,這座廢棄的老舊廠房,如今已成為藝術家們的創作樂園。紅磚牆、鐵藝窗、涂鴉壁畫,每一處都透露著時尚與復古的交融。

“正在舉行的版畫展、藝術市集,讓這裡年味兒‘飆升’,滿滿的福字牆更是喜氣洋洋,各種年味兒十足的文創產品精致又好看,我忍不住買了一些帶回家。”元旦假期,家住河北區的市民王女士收獲滿滿。

作為天津城市更新行動中的一大亮點,天美藝術街區項目展示區開放一年來,已吸引20余萬人次參觀游覽。天美藝術街區項目負責人方柏入說:“項目核心區正加緊建設,預計今年6月開業,它把校園和文化商業街區以及藝術充分結合在一起,是天津美術學院與河北區合作推動地方發展的重要體現。”

搭乘時代的“列車”,喚醒“沉睡”的價值,前身為天津美術印刷廠舊廠區的天津數字出版產業園,“老樹”同樣綻開“新花”。

“在園區盤活的過程中,我們圍繞智慧教育、游戲電競、網絡文學、數字版權四大板塊布局。”天津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天津教育出版社社長黃沛介紹,2024年,園區產業集聚效應陸續顯現,已吸引全球最大的游戲引擎公司Unity中國、教育數字化龍頭企業遼寧向日葵科技、知名網絡文學作家“唐家三少”工作室等36家企業入駐園區。“園區的服務配套區域也在進一步完善,未來將有更多企業入駐園區。”黃沛滿懷信心地說。

擁抱新變化、打造新產業、呈現新業態,這是一場以工業遺存“求變”為核心的城市更新。

歲末年初,好消息接踵傳來:天津第一機床總廠城市更新項目起步區——“津一·PARK”面向公眾開放,首批完成修繕的9棟保留廠房投入使用﹔天津一冷城市更新項目啟動,將打造集多元功能於一體的音樂時尚創意街區,讓“冷資源”釋放“熱效應”﹔總投資2.32億元的環球磁卡產業園提升改造項目開工,集零碳試驗田與體驗式商業為一體,預計年底前全園開放……

時光流轉,產業更迭,當老牌工業城市命運的“齒輪”重啟,一幢幢老廠房也完成了歷史使命,承擔起新的使命。城市更新的過程中,天津通過“騰籠換鳥”“退二進三”等方式,推動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老舊小區逆齡“蛻變” 從“憂居”到“優居”的幸福密碼

2024年的天津,中心城區更新提升行動如同一場深刻的城市變革,讓無數居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質的飛躍。老舊小區的逆齡“蛻變”,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這些變化,不僅體現在外在的“顏值”提升,更在於內在“氣質”的重塑。

平平無奇的小區外牆,搖身一變成了彩繪牆﹔雜草叢生的社區廣場被翻新成運動器械、游樂設施俱全的“海綿花園”。日前,天津首批重點城市更新項目之一的西營門城市更新項目精彩亮相。

“這裡以前臟亂差,改造后環境變美了,設施也完善了。”正帶著3歲外孫在南開區沱江裡社區花園打秋千的居民梁阿姨感慨地說,“我們現在每天都能在這裡散步、健身、聊天,生活特別幸福。”

中交二公局西營門城市更新項目項目經理段超告訴記者:“我們將閑置餐館改造為社區適老中心,設置了多功能活動室、治療室、接待室、照料間,同時,對閑置活動場館進行建筑立面提升、內部裝修,改造成為社區幼兒臨時托管中心。”此外,項目還注重產城融合,將打造20萬平方米的智能制造產業園區、27萬平方米住宅項目、8萬平方米的地鐵上蓋商業綜合體項目以及體育公園等新模式、新業態。

在城市的另一端,河北區靖江東裡是一個擁有40來年樓齡的老舊小區,也是金鐘河大街南側片區首個完成提升改造的樣板小區。隨著城市更新項目的推進,這裡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70多歲的徐鐵志在這裡住了大半輩子,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看著小區一點點變“老”。路面坑窪不平、牆皮老化脫落、下水道堵塞,這些“頑疾”曾是社區難以言說的痛,如今,停車位優化了、充電樁安好了、路面重新鋪裝了,城市“窪地”舊貌換新顏。

“我好像也跟著它一起變‘年輕’了,由舊車棚改造的社區書吧和食堂煥然一新,每天在家門口就能吃到實惠可口的飯菜,還能在書吧裡免費看書,生活真是太愜意了。”2024年,該片區又有8個小區陸續啟動提升改造,提到現在“觸手可及”的幸福生活,徐鐵志和居民們贊不絕口。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百姓冷暖,枝葉關情。一項工程,牽系千萬百姓的“幸福賬單”。2024年,我市3萬余套城市危舊房屋實施改造、為老舊房屋加裝電梯76部、實施5000戶“冬病夏治”戶內改造、新建提升50個口袋公園、打造10個高質量“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成6個標准化菜市場……天津正以“微更新”“微升級”“微改造”為抓手,讓百姓幸福感“成色”更足。

“時代符號”蝶變煥新 以文為魂重塑城市新地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城市記憶。

在天津的中心城區,有一群老建筑見証了天津的滄桑巨變,也承載了無數天津人的情感與記憶。如今,這些“時代符號”正在經歷著一場場蝶變煥新,以全新的面貌重新煥發光彩。

漫步在河西區柳林路海河之畔,一處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群掩映在樹叢之中,閑置已近20年的天津市總工會第二工人療養院(以下簡稱“二療”),作為海河柳林設計之都城市更新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意之城產業運營服務中心,於2024年完工亮相,並陸續投入使用。

“二療”始建於1956年,過去一直是工人的療養休憩之所。“本著‘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原則,我們專門對門窗的恢復配色問題進行了多次嘗試,最終經過8次現場調試,才呈現出如今這種既顯年代感又很自然的綠色。”天津柳林街區城市更新產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建通介紹。

老建筑煥新,新的不僅是外表,更在於內核。“二療”的盤活可謂海河柳林設計之都城市更新項目的一個縮影。經過“蛻變”新生的“二療”,將充分發揮其“助力產業集聚”的功能,樹立柳林區域產業IP,構建產業輻射帶動格局,為區域內其他項目的盤活提供借鑒意義和示范引領作用,助力柳林區域提質升級,更好更快地向“新”起航。

跨越了一個世紀風雨的天津勸業場,歷經了百年滄桑巨變。2024年10月,國家文物局2024年重點文物建筑保護研究示范項目“天津勸業場大樓保護修繕工程”正式啟動。根據規劃,勸業場老廈將被打造成“歷史博物館”,用以保留珍貴的歷史記憶﹔新廈將通過內部精細化設計,充分展現津派文化及當代社會的活力與繁榮。

“新勸業場將引進四成以上文化類業態,包括定制化文化體驗、當代文化演藝業態、數字科技場景等,為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據津融集團負責人介紹,勸業場在盤活利用過程中,把文化傳承與創新置於核心地位,將成為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商業新地標,預計年底建成投用,屆時將重現“最潮社交場”的歷史景象。

“2024年,我們聚焦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升質量,注重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工業遺存、風貌建筑、閑置空間等存量資源價值,圍繞盤活存量、盤而有效積極探索,利用‘沉睡’資源打造停車場、產業園區、商業樓宇等,補齊民生短板,推動城市功能、品質不斷提升。2025年,我們將持續深化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謀劃好目標任務、工作思路、重大舉措、重點項目等,確保今年工作形成良好開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黨委書記、主任藺雪峰表示。(記者 李楊)

(責編:陶建、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