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年蘆台大集 聞著年味兒了
蘆台大集距今已有約350年歷史,最早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間,農歷逢三、逢八開集,目前已是天津規模最大的農村大集。記者了解到,蘆台大集已經發展到1000多個攤位,今年蘆台大集開展春節系列活動,不僅在農歷三、八開集,其他時間段也安排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在原有基礎上增設35畝地塊區域,加開“逛寧河 趕大集”主題年貨集,民俗表演、非遺體驗,百姓春晚等活動,系列線上線下活動年味兒十足。
非遺絨花火了
在“文化市集”區域,木版年畫、剪紙等非遺產品展示不僅讓游客飽眼福,還能在游覽中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底蘊。
“這盆小柿子跟真的一樣,過年擺家裡多好看。”在非遺絨花展位前,手工的盆栽和插花引來了眾多游客,一盆形如柿子的盆栽絨花賣88元,剛開集不到兩個小時就銷售過半。攤位上的李建明大姐告訴記者,她們是悅港灣社區居民組成的“花樣年華”婦女小組,團隊有30多個人,最大80來歲,最小的也有60來歲了,大家平日裡一起利用業余時間做非遺手工,現在展示的兩款非遺絨花她們分別做出了32套,為了趕出這批活兒,她們前幾天每天馬不停蹄,從做小花蕾、組裝到裝盆,十來個人一整天才能做出4盆左右,一棵盆栽上面有50個小柿子,每個小柿子都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李建明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承發展了幾千年的非物質文化財富,它既是歷史的見証,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脈,更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精髓,她們的婦女小組還會將更多的非遺手藝學起來,參加更多的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非遺文化的魅力,也希望以后能用更加創新和時尚的手段傳播和推廣這些傳統技藝。
老外也來逛大集
“哇,外國人也來逛大集了!”一名八九歲的小男孩一邊驚訝地喊著,一邊禮貌地和對面走來的外國游客招手打招呼,這名游客立刻停下腳步,和男孩打招呼合影留念。這名外國游客是來自天津外國語大學的留學生斯維塔,斯維塔是俄羅斯人,來中國學習中國文化,這是她第一次來到蘆台大集,剛剛看到了剪紙、宮燈,以及舞龍舞獅、雜技、變臉等非遺相關的表演,在這裡能感覺到濃濃的年味兒。
現場,還有寧河區的書法家田寶軍為大家寫福字。站在一旁的一名外國小伙子目不轉睛地學習著老師在寫書法時的運筆,不時還用手比劃模仿,田寶軍一邊寫字,一邊指導他如何掌握寫毛筆字的要點,福字寫完,田寶軍在福字兩旁又添上“寧河第一福 福滿人間”,隨后印上印章,將喜氣洋洋的福字遞給面前這名洋學生。
記者了解到,這次天津外國語學院共有40余名留學生來逛大集,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現場體驗了制作豐台木版年畫、剪紙、葫蘆燙畫等非遺手藝,大家還興致勃勃參與了有獎問答、猜謎等活動,得到了春聯、福字、糖果、雞蛋等小禮品的獎勵,這次逛大集對他們了解中國文化很有幫助。
蘆台大集 今年內容更豐富
記者從寧河區宣傳部門了解到,今年,寧河區在蘆台大集光明路口處安裝了兩座主題牌坊,增加蘆台大集辨識度,在大集街道兩側及35畝商業地塊內設置了7處網紅打卡裝置,突出“兒時的記憶”主題,將方言、美食、老物件等本地特色通過這些裝置展出,營造多個具有寧河本土文化內涵的網紅點位,配合“集章打卡送好禮”活動,吸引外地游客前來打卡游玩。
從今年元旦至2025年2月12日(元宵節),非農歷三、八集日期間,利用35畝商業地塊,開展“逛寧河 趕大集”主題年貨節活動,分別設置年貨商品展銷區,如春聯、吊錢兒、燈籠、天津本地及其他地區特色商品等,還增加了互動體驗區,如套圈、打氣球、吹糖人、做糖畫等﹔在特色小吃區,專門引入50余種全國各地網紅小吃﹔蘆台春、義聚永、二鍋頭等品牌白酒也都出現在寧河老酒品鑒展銷區﹔寧河特色商品及非遺展示區,如河蟹面、肉燜米飯、馬二燒雞、岳龍紅瑤紅薯等。
為方便市民前來逛大集,今年,蘆台大集還開通了天津站、西站、文化中心站、濱海龍都站、財經大學地鐵站5條“1元直通車,寧河趕大集”定制公交專線,方便市民來趕大集,感受這裡的“文化味”和“煙火氣”。(記者 張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