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讀報告話民生:“民生清單”干貨滿滿 奮力書寫溫暖“答卷”
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每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列出的民生舉措,都是代表委員格外關注的內容。
加大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建設社區型養老服務綜合體30個、示范型老人家食堂30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11所,新增學位1.62萬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加快構建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些沉甸甸的民生“大禮包”不僅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也為津城百姓勾勒出2025年的幸福圖景,凝聚起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的磅礡力量。
新增學位1.62萬個
不斷做優教育服務供給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我市將促進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新建改擴建中小學11所,新增學位1.62萬個。“我們將積極應對人口數量和結構變化,從學位供給、資源配置、內涵建設等方面著手,不斷做優教育服務供給。”市人大代表、市教委主任荊洪陽表示。
據介紹,我市將結合人口結構變化趨勢,建立學齡人口學位預測預警制度,推進學校新建、改擴建,新增義務教育學位9600個、高中學位6600個。分區施策,打通使用各學段教育資源,加強跨學段動態調整和余缺調配,鼓勵優質學校挖潛擴容。深入實施基礎教育提質擴優、優質資源輻射引領等項目,辦好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同時,加快普通高中多樣特色發展,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強內涵、促多樣”工作思路,聚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優勢學科與特色課程建設、教科研能力提升、辦學影響力提升等重點任務,持續推進30所“品牌高中”項目學校建設。圍繞健全教師補充激勵機制、提升教師隊伍能力素養、強化辦學條件保障、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等任務,持續加強35所普通高中“強校工程”項目學校建設,擴大優質普通高中資源總量,帶動城鄉普通高中協調發展。在建好首批5所綜合高中基礎上,擴大綜合高中試點區、試點校。加快推進10所科技高中、3所藝術高中、2所體育高中建設。
扎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我市將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升公共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市政協委員、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潔表示,近年來,我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基層全科診療服務持續優化,中醫藥服務便民惠民。
“2025年,我市衛生健康工作將按照‘強龍頭、打基礎、抓重點、謀長遠’總體思路,扎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李潔說,“我們將筑牢基層‘網底’,大力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加強基層全專結合服務能力建設﹔促進‘三醫’協同,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提升疾控能力,完善重大傳染病常態化防控體系,形成快速響應、有效處置的公共衛生新防線﹔優化醫療服務,推進城市醫療集團及專科聯盟建設,積極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醫學高地,扎實開展兒科、精神衛生服務年活動,保障兒童健康成長,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推進中醫專科聯盟建設,探索組建‘區域+專科’模式中醫醫療集團,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
精准“滴灌”和個性化服務
幫扶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我市將加大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既要健全機制體制,又要做到精准‘滴灌’。”市人大代表、天津城建大學黨委書記史慶偉說。
他表示,從政府部門角度,要加快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和精准高效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拓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成才渠道,開發更多有利於發揮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促進市場化就業,夯實基層導向的就業公共服務基礎,推行數字賦能的就業公共服務模式,建立全國性的就業信息資源庫,實現數據共享。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平台,高校也要不斷優化就業服務體系,建立脫貧、低保、零就業家庭、較長時間未就業畢業生等重點群體信息庫、就業導師師資庫,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場域,對學生就業進行針對性幫扶指導,實現精准“滴灌”和個性化服務。
“2025年,我們將不斷完善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創新思維和就業能力﹔推進學校、政府、企業合作機制,將企業進校‘攬才’與學校‘送才’進企相結合,提升‘訪企拓崗促就業’有效轉化,做到就業精准幫扶。”史慶偉說。(記者 張雯婧 徐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