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總投資2.02萬億元 今年重點項目清單發布

● 重點建設項目854個,總投資1.52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209.07億元﹔重點儲備項目275個,總投資4992.26億元
● 投資額10億元及以上項目333個、總投資1.77萬億元,投資規模佔比近九成
● 以社會資本為主的重點建設項目投資佔比超80%
天津市兩會剛剛閉幕,重大項目又迎來喜訊。1月19日,市發展改革委發布1129個、總投資2.02萬億元市級重點項目清單,項目規模穩中有進,結構質量向上向好。站在新年新起點,天津以“四個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為指引,實干篤行、奮楫爭先,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投資、引領高質量發展,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天津實踐注入強勁勢能。
量穩質優 凝心聚力夯實項目硬支撐
重大項目建設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也是引領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發揮好重大項目投資帶動作用。處在沖刺“十四五”收官、謀劃“十五五”發展的關鍵之年,隻有牢固樹立“發展為要、項目為王”的理念,堅持不懈抓項目、穩投資、促發展,才能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今年重點項目清單有何亮點特色?“我們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布局和政策導向,聚焦‘十項行動’和‘三新’‘三量’,組織全市上下全面梳理、深入挖潛,精心選取引領性、示范性、帶動性重大項目,充分發揮關鍵領域重點項目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打造更多新質生產力。”市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處負責同志介紹。今年天津市重點項目共包括重點建設項目854個,總投資1.52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209.07億元,均為在建續建或即將開工項目﹔重點儲備項目275個,總投資4992.26億元,將持續深化項目前期,推進項目盡早開工建設。
規模大、結構優成為今年重點項目的關鍵詞,這些項目聚焦五個重點領域。一是聚焦科技產業協同創新,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應用轉化,加快科技設施布局和創新平台建設,強化集聚效應,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二是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圍繞重點產業鏈關鍵環節加大項目支撐,著力補鏈、強鏈、延鏈,做強產業集群,培育發展新動能,全力保持工業投資穩定增長﹔三是聚焦服務業能級提升,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四是聚焦基礎設施短板補強,積極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加強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切實增強安全保障和防范化解風險能力,補齊城市短板,夯實發展根基﹔五是聚焦人民群眾民生關切,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科教文衛體育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以一批可觀可感的重大項目建設,提高生活品質、兜牢民生底線,增進人民獲得感、幸福感。
向“新”求“質” 產業為先培育發展新動能
縱覽今年入選清單的項目,新質生產力投資動能更加強勁。今年市級重點項目中,投資額10億元及以上項目333個、總投資1.77萬億元,投資規模佔比近九成。天津軟件園起步區、天津西站南片區(京津冀同城商務區一期)城市更新等一批百億級項目加速落地建設,帶動整體含金量有效提升,釋放出以重大項目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科技和產業創新、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項目投資規模約7000億元,為培育壯大優勢產業新集群提供了堅實項目支撐。
生物醫藥產業是天津打造“1+3+4”現代工業產業體系的重點產業之一,也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突破口。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藥企之一,諾和諾德30年來一步步擴大在津經營規模,今年將加速推進總投資40億元的無菌制劑生產廠擴建項目,打造集研發、生產與運營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布局。在凱萊英高端制劑中試及產業化項目、GE醫療磁共振東半球總部天津創新研發中心、青鬆制藥智能化工廠及生產中心、納通天津骨科產業基地等一批龍頭項目的帶動下,優勢賽道領跑力量進一步發揮,全市生物醫藥產業迅猛發展。此外,保稅區生物制造谷、高新區細胞谷、經開區核酸藥物產業園、北辰區京津醫藥谷、東麗區醫療器械產業園等載體和園區日趨完善,將有效支撐產業集聚,助推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綠色石化是天津重要支柱產業。去年11月11日,南港年產120萬噸乙烯及下游高端材料產業集群項目開車成功並打通全流程生產出合格產品,中國石化天津基地乙烯產能達到250萬噸/年,成為中國石化乙烯規模最大的產業基地之一。依托南港乙烯項目,渤化南港新材料基地、新和成南港新材料產業鏈等百億級項目加速落地建設,加速帶動千億級下游產業發展。中海油化工研究院扎根結果,物質綠色創造與制造海河實驗室建成投用,南港工業區科創中心和熟化基地加快建設,中石化北化院、石科院等中試基地先后落戶,石化化工科技創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創服務生態圈初步形成,新質生產力賦能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日益凸顯。
在服務業方面,天津市出台了促進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實施品質化升級、數字化賦能、融合化發展、綠色化專項、國際化拓展“五化”工程,積極培育現代服務業競爭新優勢。在政策的引導下,中海城市廣場、融邦大廈、平安泰達金融中心等商務樓宇項目提速建設,中交智運全國總部基地、中核二四研發中心等總部基地加速落地,京津冀企業總部集聚效應日益彰顯。勸業場、環球磁卡中心等商業載體提升改造,深特廣場三期、國金購物中心等商業綜合體項目煥新升級,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運河不夜城農文旅融合等多元消費場景推陳出新,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個性化、多層次、品質化的消費需求,為打造大消費、大文旅、大商貿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強基固本 以民為先繪就民生幸福新圖景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今年重點項目清單中,天津市安排了一批重大民生改善項目。
天津市積極推進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均衡供給。作為全國首批國家醫學中心(中醫類),中醫一附院國家醫學中心項目聚焦針灸、推拿和中醫臨床學科傳承創新,建設臨床診療中心、研發攻關中心、醫學研究轉化中心、人才培養中心、公共衛生中心和國際交流合作中心,打造中醫藥領域重大創新策源地和新質生產力培育地。天津大學中心醫院(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東麗院區新址擴建項目已實現封頂,預計將於今年竣工后投入運營,建成后總床位數1200張,更好滿足海河東岸人民群眾對防病治病的需要。天津鵬瑞利醫院作為全國首家獲批的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與康復醫院、腦科醫院及護理院,共同構成從綜合到專科的全鏈路醫療體系,提供全面且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靜海區協和醫學院天津醫院、津南醫院二期擴建工程、寧河區醫院改擴建、濱海新區市第五中心醫院新擴建及改造工程等項目也正在加快建設,建成后將有力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區域均衡布局。
教育是百姓關心的大事要事。為打造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教育體系,天津市持續優化高等教育辦學條件,啟動工業大學、師范大學、理工大學、財經大學等高校學生宿舍建設項目,更好滿足學生在校學習生活需要﹔加快民航大學二期項目建設,優化辦學布局、拓展辦學空間,助力民航高素質專業人才培養。職業教育資源供給,推進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新校區建設,建成后可入駐學生1萬人﹔啟動建設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擴容職業教育資源,為專業技能培訓提質。加強基礎教育優質資源輻射引領,塘沽一中新校區、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靜海外國語學校、南開中學中關村科技城學校等優質教育載體將於今年建成投用。
圍繞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項目支撐愈發堅強有力。地鐵4號線北段(小街站至西站站)、地鐵7號線(賽達路站至鼓樓站)預計於今年下半年實現通車,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織密有效串聯了百姓出行生活。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項目穩步實施,配套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實現同京濱鐵路、M2、雙湖、Z2等軌道交通相互連通。南疆港區國能天津二期碼頭、大港港區渤化液體散貨碼頭等項目啟動建設,大港港區10萬噸級航道提升、天津港集疏運專用貨運通道,有力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相互支撐、整體發展。京濱城際、津濰高鐵計劃2027年建成,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擴建施工提速,津滄高速公路(靜王路收費站—九宣閘)改擴建工程啟動,力爭在2027年全部建成通車,高鐵高速齊頭並進。
一批城市更新項目也加快推進。聚焦商旅文綜合發展,南門外大街商圈北部片區城市更新、東麗商場片區城市更新等項目加快實施,推動傳統商圈提質增效﹔聚焦科創學圈建設,天拖片區城市更新、天美藝術街區城市更新等項目建設提速,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聚焦區域發展轉型,第一機床總廠及周邊片區城市更新、設計之都核心區柳林街區城市更新等項目有序實施,推動產業業態升級﹔聚焦群眾生活條件改善,西青區地鐵2號線卞興站周邊片區城市更新、金鐘河大街南側片區城市更新等項目有序實施,不斷提高城市承載能力、提升城市品質,讓人民群眾盡享高品質生活。
賦能增效 社會資本激活經濟發展新活力
近年來,天津市持續激發社會資本投資活力,規范高效用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聚焦城市更新、收費公路、污水處理、能源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謀劃儲備空天信息產業園、西營門城市更新產城融合一期、G95唐廊高速、咸陽路污水處理廠二期、德力西電池及組建研發生產基地等一批支撐性項目。同時,加強民間資本推介,天津市已有61個、總投資996.35億元項目列入國家向民間資本推介平台,位居直轄市第一。
據了解,在今年重點項目中,以社會資本為主的重點建設項目投資佔比超80%,政府投資帶動放大作用進一步凸顯,社會資本投資意願和積極性進一步增強。
中電科藍天產業園項目總投資額達100億元,重點布局航空航天電源系統、核心材料、分布式微網電站等業務,為星網工程、深空探測、臨近空間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提供支撐。一期項目建設以發電、儲能、能源管理為三大支柱的規模化智能化產線,打造宇航電源系統的完整產業鏈,項目建成后,將滿足每年千顆商業航天衛星宇航電源市場需求。
玉湖冷鏈(天津)交易中心總投資約30億元,規劃建設貿易集配區、倉儲冷庫區兩大功能區和“高端食材體驗區”“大宗商品拍賣區”兩大交易區,以冷鏈交易、倉儲物流、加工服務、貿易結算、智慧園區等功能為核心,打造國家級冷鏈食品流通產業樞紐基地,運營后預計年交易額超300億元。
如何加快推動這些重點項目建設?“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兩會精神,堅持‘軟建設’與‘硬投資’並重,存量挖潛與增量招商並舉,全鏈條抓好重點項目謀劃儲備、開工建設。”市發展改革委分管負責同志表示,今年將持續在政策爭取上下功夫,用好中央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搶抓“兩重”“兩新”以及專項債券等政策擴圍契機,針對性加強項目儲備,提早做熟項目前期、提升項目質量,讓政策紅利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動力。在調度管理上下功夫,依托全市重大項目智慧管理平台,建強市領導、市、區三級調度體系,統籌調度29個百億級項目、91個年度計劃投資5億元以上的“短名單”項目,加力推動政策資金項目和標志性重大產業項目,台賬式、清單化推進項目建設。在服務推動上下功夫,加強重點企業調研服務,宣傳解讀支持政策,圍繞綠色石化、航空航天、海工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開展產業鏈撮合對接,專題推動解決影響項目建設的堵點問題,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在項目謀劃上下功夫,以產業項目和社會投資為重點,再謀劃一批富有科技含量、環境質量、就業容量、稅源增量的項目,夯實“穩”的基礎,凝聚“進”的勢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記者 陳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